摘要: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生活污水等排放量日益增大,对河道流域污染日趋严重。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基本都得到有效治理,但农村污水处理力度明显不足。本文介绍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治理现状和趋势,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理对策,以尽快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河道污染问题。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对策
我国城镇化率虽然逐年增高,但是农村地域也是越来越大,农村人口基数还是很大,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数千万吨,农村河流污染越来越严重。大部分河流源头都流经农村,河流上游受污染,下游一般都难于治理。美好乡村是每个村民的愿景,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再只是生活物质的满足,也是对生活环境的满足。农村河流环境保护需要良好政策和每个人的参与。
1 污染现状
农村河道水质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粪便、垃圾,而生活污水是其主要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厨房污水、家庭清洁污水、生活洗涤污水、冲厕污水、雨水冲刷生活垃圾以及养殖畜禽污水等。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有:个体排放量小,总体排放分散,污染面广;污染物种类复杂,但污染水质指标主要包括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这6项;厕所排放污水水质较差,大多无化粪池,直接排放河流。目前有大量农村生活污水未处理,最终流向干净河流,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直接威胁水环境健康,故加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目前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
2 治理现状和趋势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计划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累计达到全国建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经过整治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相对于城市集镇污水,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率普遍都偏低。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农村污水处理得到一点措施,但污染速度过快,总体上,农村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乡村的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环保人才。
3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般情况,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对于全国众多农村来说是巨大的投入。农村污水处理缺少资金,并且,治理设施的长期维护也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这使得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于投入资金。
3.2 统一治理的难度大:目前,我国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加大,某些农村地区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统一治理仍难解决。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和农村人民思想保守,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系统并不完善,污水排放和收集大部分以明沟或暗渠的形式直接排入到河流中或着随着雨水渗入地下。这种粗放型的污水排放,直接污染我国河流水源,渗入地下也易污染居民的地下饮水;污水收集也面临雨水和污水难以分离,收集困难。故要进行污水统一治理的难度较大。
3.3 治理对策难于实施:当前,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意识仍难以深入人心,相关领导者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农村污水治理也摸着石头过河,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农村人民对水流污染已经司空见惯,没有迫切需求治理,也没有信心治理好。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导致和影响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极低。
3.4 环保意识薄弱:农村人民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环保意识薄弱。由于农村教育水平的落后和农村人民文化程度的低下,大部分农村人民对于生活污水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生活污水的治理设施的建设行为难以理解,不够主动配合生活污水的治理,而且,大多数人对此持以观望态度。
4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
4.1 集镇污水处理主要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到集镇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目前农村污水处理方法较多,农村污水处理关键在于收集污水,政府应设立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资金,明确政府的投资主体,因地制宜的选择最佳的污水收集模式,设立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鼓励农村人民将污水排放入内,国家统一处理。
4.2 农村生活污水中基本没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其含有大量总磷、总氮、氨氮等,将其引入农田作为灌溉用水,应用生态工程,建立生活污水-土壤-农作物多层次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土壤对微生物的吸附、分解、迁移、转化及农作物吸收降解作用,以达到消除污染源的目的,实现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及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防止河流流域受生活污水污染。而且含有氮、磷、有机物等富营养化的生活污水通过灌溉农田,既利于农业丰收,又可以解决水资源灌溉不足的问题。
4.3 建立三池、生态塘、氧化塘、一体化等收集处理设施,将生活污水沉降、过滤、吸附、分解、处理到达一定的要求再排放。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大体相同,主要污染物包含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在监测这六个指标中,监测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这四个指标受重视程度最大,同时这四个污染物处理难度为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根据污水指标处理难易程度,先易后难,减少成本。逐年增加对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让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
4.4 增强农村人民环保意识,积极探索生活污水治理机制,制定相应村规来治理生活污水,并实施相关措施以减少污水处理费用,促使农村人民积极参与到污水治理建设中去。大力增强和提高农村人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其节约用水,规范其排放生活污水行为。与此同时,还可建立监督机制以监督和规范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
5 结语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地域较广,农村生活污水污染严重,污水治理问题也日益严峻,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视。虽然我国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已有一定成绩,但治理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资金投入问题、污水排放和收集问题、治理意识问题以及农村人民环保意识问题等。我们应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善污水处理机制,以提高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治华,魏薇.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现状及对策措施分析[J].节能,2019.
[1] 赵颖, 申永康. 陕西省农村排水及污水处理问题的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13(1):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