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 赵欣阳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赵欣阳
[导读] 摘要:当前社会的发展不管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的生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市政工程建设中对给排水项目提高重视,保证项目的运行稳定与质量的合理控制,尤其是管道的安装与施工技术,从而确保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给排水应用服务。
        身份证号:37030319830624XXXX
        摘要:当前社会的发展不管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的生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市政工程建设中对给排水项目提高重视,保证项目的运行稳定与质量的合理控制,尤其是管道的安装与施工技术,从而确保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给排水应用服务。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还会存在相关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到施工图纸的缺陷、管理不到位、技术控制不严谨等等影响,从而给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施工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作为企业需要在施工中对施工技术严格的控制,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应用效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的国力增强和社会进步,在市政给排水管道的修建中已逐步使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机械设备与高效率的技术工艺,这为我国管道的修建提供了速度与质量保证。同时,在管道的施工中还存有某些问题与弊端,通过本文的描述与阐释,希望能为今后的给排水施工创新做出参考和借鉴。
        1、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要求
        1.1选材与接口
        在落实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有关工作时,施工方的首要任务是筛选材质,若材质没有达到建筑规定要求,就不能使用。通常来说,施工方要对管道进行类别区分,区分的标准就是使用场地,例如行车道污水管以及其余地下排水管。行车道污水管的材料是混凝土,它要有一定的承插能力;其余的污水管要根据管顶盖土高度做出更细的划分,施工时通常以4米为界,盖土高于4米就需在施工时选用n级管,高度未至4米时选用其余等级的承插管即可。接口也同样要根据使用场地的不同做出区分,行车道污水管在开展接口工作时要使用沥青油;而其余污水管在接口时选用水泥砂浆即可。
        1.2管道基础
        管道基础的确定要同选材一致,以盖土高度为基础确定具体的管道基础。第一,在铺筑垫层之前,要对土基进行标高、宽度以及平整度复核;第二,如遇地基松动或存有流砂等情况,在加固措施落实后才能进行垫层铺筑;第三,浇筑槽深达2米时,要利用滑槽进行混凝土的倾倒,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第四,在浇筑材料的倾倒时,不能碰撞主体的支撑物。车辆在卸料时,要在槽边安放适宜的车轮限位木,避免车辆发生坠落。此外,为了有效避免基础扰动情况发生,施工方要在槽内设置引水装置,对多余的水进行排泄。
        2、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面临的问题
        2.1设计图纸不全面
        对于市政工程的给排水施工中管道安装需要具备严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设计图纸,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因为设计图纸结合了城市的发展规划以及城市对给排水的要求,却没有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管道安装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最终导致工程施工中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给管道安装的质量与施工进度造成威胁,然后出现对应的经济损失。
        2.2管道在连接中存在错位现象
        针对城市排水系统来说,其排水管道属于重要的连接系统,可以将废水、污水等和排水系统进行连接,由此满足污水排放要求。另外,如果排水管道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排水系统正常运作,甚至会影响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排水管道的连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精准计算和校对,确保管口能够与实际要求相符,提升工程整体质量。但在实际中的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一些施工者未能做好管道测量,使得管道在连接中发生错位的现象。管道错位的形成原因在于工作人员失误所导致,而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如果未达到标准要求,也将会对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带来影响。


        3、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3.1管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作为市政工程中给排水管道安装项目的施工,作为技术人员需要对工程的施工图纸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同时对工程现场做好严密的勘察与分析,进一步确定管道的具体施工位置以及质量要求。从而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与技术种类。另外,对于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还要采取合理的应急预案,还要对方案的编制进行严谨的审查。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到文明施工,对于一些危险源做好预防处理工作,提高周围环境的保护与能源的节约。所以需要及时的对管道安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减少施工中管道出现破损、腐蚀、不合理等问题。
        3.2顶管法施工技术
        第一,施工顺序:进行中心线量测→施工基坑掘进→后背加工→设施装设→管线维护、地下建筑物维护和监视→管道型顶进→施工顶进→顶进过程中监视→顶进完成→查看周边不存在异常后将支护架构拆掉→恢复作业坑。第二,施工关键点:作业过程中应着重监视基坑围护形状的改变情况和位置的移动情况,如果超出规定范围,应对其增大监视力度,并且采用科学的管控举措,若基坑等级为一级,其地表下沉偏差应小于30mm或低于0.15%,围护位移应小于30mm或低于0.2%。
        3.3盾构法施工技术
        第一,施工工序:工作基坑开挖→设备安装→开挖→确定线形→衬砌→注浆。第二,施工要点:(1)作业过程中应对施工面稳定、浆液特点、注浆数量、盾构方向、地点、注浆压力、土压排土量等加以管控。(2)需要对土压进行管控,对于土压型盾构,应注重土的塑流化改善,对于泥水压型盾构,应注重泥浆功能。(3)应注意水土保持,盾构衬砌和周边土地相摩擦,盾构的偏差纠正和方向修订,泥浆浇筑数量、浇筑压力、浇筑速率的管控,盾构挖掘应尽可能减小对周边地层的影响,进而确保开挖面的稳固。(4)应注重对作业者职业病的预防,不可只采用排水、照明等举措,还应恰当运用防震、防尘等举措。
        3.4有效运用管道敷设技术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要合理运用管道敷设技术。首先,有效降低管道的数量。针对一些市政街区狭窄的地区,想要使排水管道敷设更为合理,就要求工作者科学利用地下空间,降低管道的数量。要想降低管线数量,只能考虑雨水管与污水管间的合并,以此可以有效节约地下空间占地面积,进而满足预期效果。其次,实现共用敷设路由的效果。针对管道数量与管径数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实现共用敷设路由的形式能够降低对地下空间的占用率,提升地下空间利用率。所以,工作者应增强对共用敷设路由的重视度,进而更好地增强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
        3.5通球试验
        排水管道选用的是塑料管材质,在施工期间,对排水管道有具体的位置设计。如若施工图纸未设计间距要求时,排水伸缩节间距应控制在4m以内,排水主管应进行通球试验,保障排水管道的畅通性。在通球检测环节中,所选用的球,其直径数值,应控制在排水管道直径的2/3。通球率要求为100%,说明排水管道具有排水能力,视为检验合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活水平。给排水系统性能的关键点,在于管道的施工技术,而给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能力。因此,要加强管道施工技术研究,促进城市给排水系统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俞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的控制措施[J].门窗,2019(24):214.
        [2]李湘云.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管理及养护技术[J].地产,2019(24):80.
        [3]王伟.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92.
        [4]何争光.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228-229.
        [5]余琳.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