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6期   作者: 任新念、黄清泉
[导读] 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和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有着较高的强度和高度

         摘  要: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和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有着较高的强度和高度,能够满足更好的建筑施工质量要求,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抗火抗震性能,提高对于建筑施工资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针对跨度较大或者是高层建筑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整体建筑行业水平。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特点;技术应用要点

1.前言
         随着当前我国高层建筑项目规模与数量的不断增大,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性与结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提高整体项目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改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不断完善和优化及性能。目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应用优势,所以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2.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型钢混凝土结构可以被简单的理解为将钢筋与混凝土进行组合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有着较为优异的强度、刚性、延展性以及良好的抗震性能。和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应用优势突出且明显,因此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着较大发展空间,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建筑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型钢混凝土结构主要是通过在型钢的外围布置钢筋,向其中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这种结构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尤其是能够满足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性能需求。另外,型钢混凝土结构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因为其自身所占空间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建筑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拓宽可能性,在建筑施工中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有效减少了维修费用的支出,避免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
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3.1地脚螺栓预埋处理
         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地脚螺栓预埋件能否正确施工将会直接影响着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所以一定要对其严格把关,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其具体的应用效果和质量。在采取地脚螺栓的预埋处理工作之前,要求对整个现场进行有效的测量放线,加大对精度的有效把控,使其地脚螺栓的位置更加精准,以满足其后续工程开展的要求。
         另外还要对预埋地脚螺栓件进行质量检测,根据当地的施工环境以及相应的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螺栓材料,确保整个固定支架安全稳定安装,防止因自身质量不合格而出现脱落等质量安全隐患问题,出于安全考虑,还能够利用钢筋网进行加固处理。在确保地脚螺栓预埋件完成安装之后,还要对其稳定性进行二次检验和加固,为了避免后期外界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涂抹黄油等材料来对预埋件进行保护处理,确保其最终应用效果。
3.2型钢柱的吊装
         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型钢柱一般来说是十字型或圆形截面,这种形状能够有效利用塔吊或起重机的优势来减少连接,通常采用的是开坡口进行焊接。因为型钢柱对垂直度、轴线、标号等各项参数的要求标准较高,所以在安装结束之后一定要对其进行二次校正。同时也要安装临时螺栓对其进行固定处理,防止其因为不稳定因素而导致其垂直度产生偏差。
         对第一节型钢柱的安装,一定要清晰预埋地脚螺栓,如果有螺牙损伤,需要进行修复之后,再进行吊装。对于垂直度、标高、轴线有偏差的应该用液压千斤顶顶起柱脚,上下调节螺母或掉线进行校正,在校正结束后及时固定地脚螺栓。注意要将承重钢垫板焊接,防止柱脚出现偏移。


3.3型钢梁的吊装
         型钢梁和型钢柱进行安装过程中往往都会利用高强度的螺栓进行连接,首先是对第1节行钢梁的吊装,然后对其进行误差分析和校正,核对参数主要包含标高、水平度、轴线以及净跨。在型钢梁校正之后还要再次对高强螺栓连接校正,以此来保证梁柱的安装精确度。另外则是要注意高强螺栓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利用尖头撬棒及冲钉对正上下或前后连接板的螺孔,使螺栓能够顺利插入。如果在进行连接过程中发现连接孔没有完全重合,需要对其进行扩孔或修孔,以此来确保两个孔完全重合,以便进行安装。然后则是需要保证梁柱、梁与梁两侧完全对称后才可进行焊接,一般采取先点焊固定,在均匀焊接的手段,防止其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吊装连接结束之后还要对其采取探伤处理,防止其内部有质量问题。
3.4混凝土浇筑施工
         对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落实,相应混凝土浇筑施工处理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需要切实围绕着混凝土浇筑操作流程进行全过程把关控制,避免因为混凝土浇筑结构不合理,最终影响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质量效果。在混凝土浇筑处理中,需要重点把握好对混凝土材料的严格控制,能够确保相应混凝土材料具备更强可用性能,较好实现对自身各项属性的严格审查,确保其能够在施工完成后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和强度,增强整体结构应用质量。在混凝土材料具体浇筑前进行详细质量检测分析也就显得极为必要,需要予以充分重视。
         对于具体混凝土浇筑过程而言,除了要切实遵循传统混凝土浇筑处理的一个基本原则,保障相关操作能够较为规范可靠之外,还需要重点把握好对于具体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特点的分析。尤其是在一些钢筋相对密集的区域,混凝土浇筑处理更是需要予以高度重视,能够尽量确保混凝土浇筑符合整体结构构建要求,避免在浇筑后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密实或者是孔洞问题威胁,振捣操作以及其它技术手段都需要较为规范标准。
4.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现场材料进场过程中,要加大对相关材料质量的有效监测和验收。同时在施工开展之前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计,尤其是针对节点处、型钢上钢筋的预留孔等部位的深化设计,避免后期返工现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型钢混凝土构件与其他构件相连接部位节点的处理方式。另外由于型钢混凝土结构件的组成种类繁多,截面配筋形式复杂,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执行。纵向钢筋、箍筋以及型钢在同一截面中位置相互制约,一定要注意栓钉的密集分布程度,此环节施工难度较高,因此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组合截面箍筋结构形式相对复杂,一般来说很少出现较为常规的方形或圆形,比较常见的是六边形、菱形、八边形等。最后则是针对型钢混凝土构件中布置安装的大量结构复杂的钢筋和型钢,所以说,构件以及节点处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施工难点,一般要针对钢构件的结构形式以及大小来调整混凝土的参数配比,常见的参数包含粗骨料粒径、坍落度等等,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控制振捣方式。根据不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考虑到其特殊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兼顾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有可能会出现施工冲突等等,要加大对整体施工流程和计划的完善与优化。
5.结语
         总体而言,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有着较大的应用空间和优势,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抗风性能、安全稳定性以及耐火耐腐蚀性。但是也由于其相对复杂的施工工艺与标准要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其引起重视,格外需要注意不同施工环节之间的交叉性,加大对各项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而将各项施工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确保其在工程中的有效应用,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鹏.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6, 000(004):111-111.
[2]王瑞乐.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
[3]刘泽锋.高层建筑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J].工业设计,2012, 000(003):149-149.
[4]黄贤怀.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3(04):179-181.
[5]马波,张雷.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