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走向全球化,国际化,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已经逐步和国际化接轨。各行各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其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能够针对企业的运作情况和风险管控做出相应的管理。本文就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相关理论基础及具体内容进行阐述,总结出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的现实意义,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食品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
引言
标准化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强调对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基于《会计法》相关准则,指导和约束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在食品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规避财务风险,进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标注化管理可以对企业财务业务流程、岗位分工和权限划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其量化评价,已明确食品企业现有财务管理水平,进而满足企业发展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对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引入标准化管理方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完善各项制度和人资分配,进而促进食品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财务管理标准化意义
对于大多数的企业而言,标准化的管理能够提升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于企业竞争来说是一个重要手段。为了增加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建立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管理标准化的前提是能够拥有一个共同遵守,并且能够重复使用的相关规则,这个规则需要企业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到各个方面。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作用就是能够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更好的控制企业的成本。通过制作会计账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可以很明晰的看出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财务就是企业的家底,要对家底非常清楚,这样才能为决策者制定下一步计划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那么需要定期向公众发布财务报表,更好的接受公众以及监视会的监督,进而保障各个方面的利益,使公众、企业、员工、客户关系更加和谐。好的财务管理核心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保证良好的现金流,并做到现金流增值;另一方面做到风险防控,具体做法为短期内有效理财投资,中长期控制收入与支出,保证现金流各个时点不断,同时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向前一步,通过大量的工具提前预期风险并予以规避。
2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的相关策略
2.1建立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适当的评价指标,建立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定量和相关的指标体系。投入指标的设定。给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评价是比较系统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比例,从而断定系统的运作效果。产量指标的设定。产出指标体系由财务人员行为、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和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三部分组成。各个部分都为财务管理标准化设定了不同的目标,每个指标分为四到五个子指标,以下就分点叙述。(1)财务人员绩效指标。该指标是评价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对员工工作的具体作用,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总体效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者的几项素质之中。(2)财务管理绩效指标。该指标是评价财务管理体系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员工行为约束的评价效果是稳定的,它促进了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和工作成果的展现。(3)公司财务内部控制。该指标主要应用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标准,对提高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实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分析企业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和方法
首先企业应当针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建设相关理念进行掌握和了解,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的基本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分析总结,明确标准化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标准,总结出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理论基础,为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好铺垫。
2.3制定岗位标准,提高人员素质
为了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标准化,要制定岗位工作标准,为了明确各岗位人员工作过程的责、权、利等管理要求及岗位能力要求,提高执行力,明确个人上岗标准,制定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书。各级别人员明确职责,规范管理,职责公开便于交流与监督;明确权限,必须有自己的权限,以便更好履行职责;明确岗位接口部门与相关事宜,以避免工作盲点;工作岗位职责及能力标准中的“指标”必须明确,必须合理,要考虑该项工作的长期性,将每个岗位的工作指标同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结合起来。为了实现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构建,除了着手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之外,还要控制人这一影响因素,积极组建高素质财务管理队伍,强化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开展标准化管理教育,使得管理人员明确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客观要求,树立标准化管理意识,进而促进食品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构建。首先,食品企业要从人员招聘入手,提高财务人员进入门槛,择优选择综合能力强的应聘人员,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其次,食品企业要着手于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丰富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重视对财务人员的道德教育,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2.4创新驱动原则
要将创新作为财务管理标准化的驱动力,将技术、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创新沉淀到标准之中,着力提高标准的科技含量和领先水平,努力从以“积累”标准为主,向以“应用”标准为主转变;从以用标准“把关”为主,向用标准“解决问题”为主转变;从“我制定你执行”的工作模式向“执行者参与制定”的模式转变;从“少数人”忙标准,向“多数人”忙标准的“全员标准化”转变;从着眼于企业“内部”的微观管理,向关注企业的市场竞争和“供应链管理”转变等,充分发挥标准化对财务管理的支撑作用。
2.5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设立
财务管理标准体制的建立包含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目标之中。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后,现代企业重新分配了企业内部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使企业内部间在管理中实现无缝衔接。自实施标准化制度以来,财务管理已成为客观、正确、平等的,通过各部门的相互联系和沟通,规避了不该出现的失误。自财务管理标准体制实施后,财务管理环境得到净化,财务活动得到了规范,风险得到了有效防范,内部监督得以实现。
结语
我国现阶段的财务标准化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和其他金融支柱相比就想的稚嫩的多。我国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向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监管制度都比较完善,基层群众对于这些的了解程度和数值程度也远远高于对财务标准化的认知程度。这样一来,一方面意味着财务信息标准化业有很大的上升和提高空间,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财务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未来发展的风险问题难以解决。在人才方面而言,由于我国财务业还在起步阶段,所以急需大量的高知识分子,这一新型行业的人才市场得不到满足,一些比较大和做项目难以开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务业的发展。另外,金融业的发展必将会影响财务标准化建设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还是会时有发生,为了降低金融危机对财务标准化建设的影响力,就要提前把握金融危机的动向,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前制定相关的预防策略,防止财务建设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进而防止大量的资金流失。
参考文献:
[1]王炎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7(15).
[2]贾胜罗.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及创新研究[J].财会学习,2018(0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