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防科技是我国科技领域的尖端,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已经成为了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经济附加值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拔高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就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当前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条件,归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效率低下的原因,探寻科学且民用契合度较高的转化模式,以期实现地方高效转化国防科技成果。
关键词
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地方经济;服务;
引言
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势必要有清晰的脉络,参照市场要求,开拓适合国防科技工业扎根的主体,同时还要选择严谨的企业模式来辅助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过程,基于创新的形式为国当科技成果打造专业化的品牌标准。国家在扶植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阶段梳理多途径的资金流供转化阶段周转,还应当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激励手段来帮助国防科技成果找准定位,适度链接地方资金流,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帮助地方打造尖端品牌效应。
一、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尖端技术成果民用商业化,很大程度刺激了国家经济产能的量变,人民经济创收的方式也得到了创新。我国现阶段国防科技成果在具体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的流程尚不明晰,在具体落实推进的过程中没有对应的试点市场去验证成果的经济产能,导致了很多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呈现着阶段性搁浅的现象。我国一直力求在各个领域积极创新,尤其是当下资源消耗不再具备突出的经济效益,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对于地方而言是发展经济的一股新动力,地方应当积极开拓对接国防成果转换的市场,完善相关的产业基础建设,明确成果创收思路,为成果导入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将成果转化的投入看作非必要财政支出,导致推进工作时断时续,因此,地方政府需要为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相应的媒介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等,让成果转化能够切实服务到地方经济。
二、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问题
1.政策支撑不足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定义了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利益的权属关系,对具体的布局、操作、推进并没有相关的规范约束,没有覆盖到成果具体转化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的布局初期,没有相应的政策约束,很大程度上会衍生形式主义做派,将成果转化的资金流垄断在个体或组织中,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外,缺乏合理的责任到人的考核、审查制度,模糊了成果转化的操作阶段,为后续的市场调研、市场对接、市场宣传工作造成了不可预估的影响。
2.供需双方渠道不通畅,缺乏合理交流的平台
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在地方落地生根后没有明确的市场细则来规范生产要求,导致了这些先进的成果的经济产出呈现出不明确性,很多高校、军工企业、研究院拥有大量的技术和产品,基于信息交换途经的匮乏以及信息交流不畅导致的歧义影响了市场的需求。一方面,地方政府未能在市场和成果转化企业之间架设供需渠道,尚没有掌握供需动态平衡,使得成果转化企业在产能预估方面的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另一方面,起步阶段的新市场也没有大批量的需求刺激交流平台自发地出现,严重影响了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的变现。
3.专业机构建设严重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专业性质的成果转化机构并不多,以国防军工为线索,专业化的成果转化机构就全国来看仅有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中心一家, 很大程度上使得成果转化的步调延后了很多,导致批量本可以投入市场以及可被民用、商用的技术和产品不能被有效认证,也使得成果转化的具体推进进程受阻。
我国地方创新经济发展势必要涉猎科技层面的新技术、新手段,专业机构建设的滞后让认证、试点、落实的整体步骤都延后了,使得国防科技成果只能作为民用摆设。
4.国家对研发投入很大,对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却严重不足
我国一直都重视基础科研工作,对科研的投入部署也越来越看重,一直呈现加持的状态,但是对于应用于转化的二次开发,市场研究的资金投入比重却显的有些单薄,甚至很多国防科技成果并没有预设民用的通道,导致了很多国防科技成果没有施展的必要,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制衡。
三、推进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的举措
1.完善相关政策,为成果转化疏通障碍
适时完善和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政策,为成果转换的组织、企业提供便捷通道,明确定义企业各个阶段、各个阶层的任务,力求部署落实到位,推进军民融合成果的加速转化,使得成果转化企业尽快融入市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分,突破以往因为权益、权利范围定义模糊而导致的发展瓶颈,促进地区国防军工同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2.建立具有时效性的平台,创设市场对接端口
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需要市场来佐证其经济效益,通过开展军转军、军转民、民参军形式的工作,让推广转化平台的形式多元起来,让四证培训、编制推广转化目录、开展双向交流会的工作能够及时为地方服务。因此,建立信息交流具有时效性的服务平台,帮助成果转化企业及时调试市场供需平衡,能够及时创设相应的对接端口,使得企业能够及时预估产能区间,避免非必要的产出过剩现象,导致资源和经济的亏损。此外,信息交流平台的出现能够有效遏制成果转化企业的垄断现象,使得市场价格调节有依据可循,也是使得媒介手段能够有渗透的路径,帮助成果转化市场的逐步完善。
3.完善相应的专业机构,分设子机构来对接市场需求
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的具体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植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地方政府应当组织人员进行相关专业机构的建设工作,导入相关的专业人员,以先进生产的智能化视角,进一步推进军民资源的整合,让成果转化的链条呈现清晰,着重分析地方市场领域覆盖面以及地方经济表现形态,形成个性化的配套专业机构以及服务模式,为成果转化企业提供坚实基础。此外,地方政府可以在扶植成果转化企业阶段分设专业机构的子机构帮助企业过度生产阶段的难关,通过合作的形式帮助成果转化企业疏通市场障碍,完成企业布局的初级阶段。
4.提高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比重
科研投入占据较大的比重是无可厚非的,相应的技术、产品产出是要服务于经济的,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步骤繁杂,疏通市场路径需要的资金流也较大,因此,地方政府应当积极进行引资活动,丰富资金来源,形成完整的资金链条帮助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转化应用的二次开发以及市场研究。地方政府可通过招标、竞标的形式吸引其他行业进行高效投资,丰富资金流形式,让成果转化的推进阶段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搁浅。
结语
总而言之,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是大势所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能单靠资源消耗来支撑,在细化国防科技成果和民用资源对接的过程中,应当主动和市场链接,延长成果转化的链条,加快科技成果变现的效率,形成我国国防军工和地方经济系统发展的美好景象,让民用反馈成为推进国防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徐国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 2013 (06) :27-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013-2017)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