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笔者结合浙江富阳区灵桥镇山基村的基本情况,对农村饮用水自备水站水源选择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完善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源选择;水源保护工作
在浙江省实行三年任务,解决农村饮用水的工作中,供水保证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如何达到供水保证率,合理布置水站,选择水源点,集中供水量是建设单位与设计人员间需要多次探索的难题。特别是丘陵山区,地形复杂,溪涧小而多乱石,集水难又易断水,无合理的地形建山塘水库,一般只能从多个山涧引山泉建蓄水池。在这个过程中选择蓄水池和建水站位置与水源点的选择需要认真取舍。
1概况说明
杭州市富阳区灵桥镇山基村是一个拥有2000多人口的山村。农户沿小源溪支流山基溪狭长居住。在山基溪的中上游处靠安顶山脚有一个库容为13.6万方的小型水库叫直坞。山基溪发源于安顶山,上游有二条山涧小溪,一条称大坎坞,一条称万潭坎。山基村过去的饮用水源来自这三个地点。60%的村民饮用水为直坞水库的水,40%的村民用水取自山涧溪水。但是在旱季很多村民用水得不到保证。特别是通过过滤设备的水库水经管网无法供应到农居三楼卫生间需要。大坎坞经引溪涧水到村头建有的2个蓄水池,分别容量为100方,200方。万潭坎经引溪涧水到涧中游建成的200方蓄水池。2处溪涧水都通过慢滤池过滤,并消毒。但不能满足上游的居民用水。三个取水点地势,直坞最低,大坎坞略高于万潭坎,水质万潭坎优于大坎坞。水量大坎坞更丰富。但二坞中间为山脊,平常采用三个水源点相互调剂水量的方式供水,供水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水头不足。
根据本地农户的经验介绍和专管员实地踏看,直坞水库集雨面积较大,约有1.28平方公里。经测算年来水量可达93.3万立方米。但水库出水点高程较低,不能满足供水水压要求。同时该水库还有农田灌溉需要,枯水期间存在抢水的矛盾。库区泄洪和饮用水放水管为同一根虹吸管,泄洪调库容放水与村民饮用水蓄、放水易产生矛盾。现状虹吸管安装高程较高,当水库水位下降到库深一半时,虹吸管即无法放水,因此单选水库水作为水源,无法保证居民供水。而大坎坞溪涧取水点上游来水量可达147万方,但因为山涧水来水不稳定,桔水季,涧中可能无蓄水,需要从直坞水库通过提水泵调用。万潭坎溪涧的来水情况类似于此。
2、农村饮用水自备水站水源选择存在的一些问题
2.2.1水源点分散,水源利用困难
江南丘陵地带,从气象水文来看,水量应该是充足的,但由于地形地貌的因素,山涧水源分流到各个山沟、小溪里,要集中汇聚到水站里是困难的问题。目前多数采用在取水点附近建蓄水池的方式聚水。如果没有较平坦的地方,或者岩基较为破碎松散,就连蓄水池也难施工,建设成本就非常高,设施管理难度也巨大。
2.2.2水源处理设备相对简陋
由于受到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象灵桥镇礼源山区的部分村饮水处理设施在工程改造前较为简陋。如直坞水库是本村的主要饮水水源,从库区虹吸管引水到供水管网前仅采用石英砂过滤池,经简易消毒柜处理。我们经过多次检测,这些水源水质菌落数较高,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甚至是有害物质。雨季流入库区山水大,易浑浊,同时上游还受农业生产的影响,水质不理想。另外,还有一些山区水源碱性或酸性较强,长期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2.23水源管理技术部门协调性差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民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要求,促使供水设施的建设标准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供水管理等一系列技术要求要协调处理。但在实际情况中,水利部门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水质、水源环境问题需要卫生部门、环保部门来配合协调,运行管理单位也缺少有相应技术的人员。
3农村饮用水自备水站水源选择的完善措施
3.1注重水源的合理选择
通过合理选择农村饮用水水源,可以使水质得到根本保证。一些水源即便在没有污染的前提下,其水质也是不适合饮用的。因而,在进行水源选择工作时,不仅要从经济性、技术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还要对水质状况以及周围的自然状况进行研究。农村地区主要的饮水水源可以是山塘水库,也可以引山泉、溪涧水作为饮用水源,如山基村的直坞水库,大坎坞的溪涧水。但是,水源选择时必须经过合理检测,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饮用水质标准。如果矿物质含量较高,技术人员要对当地的原水进行采样检测,并且要严格参考原水检测结果合理选取水源。另外,适当考虑农村居民对水质口感方面的要求,这也是水源选择时一种可以参考的因素。
根据农饮水规范,水源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水质良好,便于卫生防护,地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若限于条件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处理。2、应满足水量充沛要求,干旱年枯水期取水保证率一般不低于95%。当单一水源不能满足时,可采取多水源或调蓄措施。
如山基村的水源最终通过分析现状,选择了水库水和大坎坞山涧水作为水源,舍掉了万潭坎山涧水。原因是万潭坎原取水点蓄水池高程低,枯水季从水库提水到蓄水池无法大坎坞上游村民的供水。同时对大坎坞从水库提水不利,达不到自流供水的目的。通过这个工程的水源选择,我们还是感到遗憾。山区分散的水源无法像供电一样可以并网,浪费优质山涧水。农村供水采用集中供水成本较高,特别是需要采用电能提水,费用很大。水源保证率还需要靠天然水源支撑。管理上仍然存在技术难题。
3.2做好水源保护工作
水源一旦确定之后,就要加强水源的保护,这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进行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与规划工作时:①要对附近区域的水域功能做好划分,并且要注重相同流域以及相邻区域范围内的协调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合理制定、完善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在饮用水水源范围内设立卫生防护区域,同时还要做好水源保护区的合理划分。②要加强对生产污水以及生活废水的管理,污水处理达标之后才能进行排放,以免对周围的水质安全造成威胁。③在进行水源保护工作时还要从生态包含的角度出发,注重生态恢复工程的建设,比如可以在地表水水源区域内进行封山育林与植树涵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同时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④要加强农村地区畜牧业的管理,注重农药化肥的管控。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做好确学施肥、用药,并且农作物种植期间尽可能多施用农家肥,尽可能地降低化肥的使用量。⑤政府要联合环保部门做好农村地区安全用水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参与到水源保护工作中来,通过讲座、电视宣传等方式向农民传播饮水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积极鼓励农民进行农村水源地的建设。饮水工程建设期间,要多征求农民的意见与建议,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农民提供方便。
3.3积极聘请技术人才,建立健全水源检测体系
根据农饮水管理的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尤其是工程技术人才以及水质监测人员、管理人员的培养。或者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组建农饮水的管理组织,或者工作单位。建立健饮水安全责任机制。对于水源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事先对当地的饮水水资源环境进行调研,对当地的供水水质状况以及村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有了丰富的数据信息作为基础,水源监测体系才更具有可行性,农饮水水源水质才能得到保证,饮用水安全系数才能越高。
3.4加大饮用水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一方面,各地政府部门要加大饮用水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注重饮用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在进行饮用水工程建设之前,要对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并且要做好建设方案的优选。建设时要尽可能防止饮水工程项目小而散问题的出现,同时还要确保水源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工程选址开工之前,技术人员要对水源的水质进行严格的检测,建设时最好采用全封闭的水源构筑物,防止水源地受到直接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大水质检测以及消毒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饮用水工程要配备专业的消毒设备与水质净化仪器,对于工程建设质量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排查,做好查漏补缺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