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高效 劳逸结合 稳中求进-----九年级班级管理及课堂教学经验之谈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祁俊成
[导读] 结合自己教学方法及育人思想,注重运用心理辅导,及时总结教育的得失,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注重教学经验共享,确保课堂效率提升,促进师生双成长!
        摘要:结合自己教学方法及育人思想,注重运用心理辅导,及时总结教育的得失,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注重教学经验共享,确保课堂效率提升,促进师生双成长!
        关键词:科学;高效;班级管理;经验;共享;成长
        首先感谢县教研室与中心校今天举行的“及时总结教育的得失,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注重教学经验共享,确保课堂效率提升”的研讨机会,我会及时汲取营养,使自己不断进步。
        对于九年级师生来说,中考的日期是固定的,大家用来教学,复习、准备的时间是相同的,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用“科学高效”的方法、策略,调整心态“劳逸结合”,“稳中求进”达成目标。这里就自己平素做法从班级管理、数学教学两方面与大家分享:
        班级管理方面:
        一、班主任应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应善于多激励学生。一个好的班级评判标准,不光在成绩的高低,名利的多少上,更应该是看在这个快乐成长的园地里,老师,学生是不是都感到幸福,快乐。心理学研究说,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置身在一个优秀组织,并且希望成为这个组织的优秀分子,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所以我们要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正能量教育原则,在教育学生中少批评、惩罚,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宽松和谐的班级中感悟“生活上知足常乐,同学之间助人为乐,学习上自得其乐,身体健康快乐”,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独特的魅力形象。新课程要求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要塑造新的形象。为人师表为首位,班主任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影响。
        三、“合作+自主教育“管理是时代的需求。“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要爱自己的职业,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培养一个良好班集体,让每位学生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充实、有所收获地度过每一天,让自己省心!”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最大心愿。
        26年管班的经验、反思、收获与年长的老班们的交流中,我认为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搭建学生展示自我、参与班级管理的平台,才算是真正落实学生主人翁地位。“小组合作+自主管理“式的班级管理,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管理的热情,又能强化合作中群体意识,这样会使他们感受做班级主人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学生民主与责任的习惯,人人学会了担当与责任,我觉得这才是弥足珍贵的。
        “小组合作+自主管理“式班级管理的程序:
        (一)小组长的甄选:思路是先要发现个别“敢说话”学生,再逐步培养一批“能说话”学生、进一步达到人人“会说话”。
        (二)小组的组建:先由各小组长挑选3-4名成员(前提是让每小组自认为势均力敌),上报老班把关。
        (三)确立小组组名:小组集体“风暴讨论”敲定组名,这是学生最兴趣盎然的一幕,组名新意,志趣高远。
        (四)利用班会时间,师生集思广益,确立求真、务实、可行的班级发展目标:在亲切、和谐的班级家庭里,用“小组合作+自主”方式迎来新的一天,把握每一个锻炼的机会,发扬自己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在良好班级环境中接受良好教育。
        (五)班级管理由“他律”转化“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
        (1)充分利用学生“我会做、我能行”的表现欲望和学习热情,我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潜力,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担任责任、服务集体,谋求班级更好的发展。
        (2)提供机会,让每个人、组都有能力为班级做一点贡献。

我通过实事增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
        (3)师与生、生与生相互“理解、宽容”中共同成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
        数学教学方面:
        一、调整作息时间,充分利用“课内”时间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抓住白天的时间,尤其是上课的时间,因为人的主要活动应当在白天进行,而且中考也是在白天进行,这是符合人的生理规律的。有些同学常常开夜车开到深夜,到了半夜12:30正是神经最兴奋的时候,尽管这时的学习效率很高,而到了第二天早上上课时却开始犯困、睡觉,这种生物钟的黑白颠倒,违反了学习生活的客观规律,肯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一天学习的主要部分应当在夜里11:30以前结束。只有这样,才能为第二天的学习积攒足够的精力,形成良性的循环。
        二、科学高效的练习,注重能力的培养
        初三一年要做大量的习题,选择习题册是中考复习策略的重要部分。对各科复习而言,最好的习题莫过于各省中考题,因而,各科近两年的中考题是每位考生必做的,有的时候甚至要反复做(如语文数学的大分数题,应当反复揣摩)。
        当然,只做中考题是不够的。各科还要选择一些练习册,但不宜过多过滥。各科都应当选择一本知识点较全,题型较丰富的练习册作为重点,把它完整地做下来,而不要同时做好几本练习册。因为知识点的系统,都是相同或相似的,做一本练习册就可以基本覆盖所有知识点和题型,没有必要在许多会做的题上反复浪费时间,只是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可以找另一些题做补充。
        三、调整心态,劳逸结合
        学习应当遵从人的生理规律,要劳逸结合,课间10分钟要用来休息,要下位子走一走,最好能到室外呼吸些新鲜空气。每天还应当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锻炼,这样可以使疲劳的大脑得到休息,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使精力充沛。中考前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身体健康,不生病。
        我经常讲,“影响考生高考发挥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临场的状态,包括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中考前的几天,应当开始调节自己的心情。此时可以适当减小复习强度,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考试前心理很紧张也不要害怕,这是正常的,所有考生都这样;待考试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在试题上,全力思考每一道题目怎么做,紧张情绪慢慢就会消失.
        四、要掌握考试技能,稳中求进,达成目标
        我的心得是:把每一次作业当成试卷题定时认真看待,把每一次试卷当成作业尽心独立完成.“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淡化分数意识,可能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因此,对试题抱一种研究态度反而会使我们在考场上更好的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一颗平常心比有一颗非常心有时更有利。
        最后,选了两句话与大家共勉:
        “教师无法选择学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教育方式”!
        “付出比结果更重要,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比成功更重要”!
        参考文献:
1.课堂问题行为与管理研究[J].刘永辉.当代教育科学.2012(22)
2.课堂管理的“三维”策略[J].朱丽华.当代教育科学.201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