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而课堂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因此,学校要搞好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初中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的语文课堂,更是学校要抓住的重点课堂。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合作化的教学模式日益提上课堂学习的日程。这说明,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语文课堂;合作学习
引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和学生对学习的实际需求,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这样才能够构建起更加高效的课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下文就将此课题展开论述。
一、初中语文课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过于老套
初中学生仍处于对事物好奇心很强的阶段,在课堂上分心也往往是由于外物的吸引力较大,教师在课堂上本就应该拓展学生的涉及领域,可实际课堂中教师往往会为了课程进度而忽略学生的感受,枯燥刻板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不了足够的兴趣,听课质量很差,加上现在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容易上课走神,影响学生课堂上吸收知识。一个良好的氛围不仅对学生学习有帮助,也可以帮助学生的身心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在教学课堂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可以高效的实现知识点的吸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课堂气氛死寂沉沉,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导致课堂活跃度越来越低。
(二)、教学合作小组的搭配不合理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分组对于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导致常常出现小组分配不合理,没有实现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合作的作用,导致合作教学法教学实效性不高。
(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在合作教学中,需要教师做整个教学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学生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但是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里,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中做主导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仍不够强。
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出示一些合作的题目,这些题目要确保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一些过于肤浅的问题,往往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而那些太过于深奥的问题,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前,要保证选择的学习主题是合理的、科学的,是真正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开始学习课文时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朗读课文。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课文的朗读,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比如,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内相互纠错,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
在最后要进行课文精讲的阶段,针对一些组内学生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对这些重难点进行突破性的课文精讲。这样的课堂将变得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也变得更加高效。
(二)、合理进行分组
语文课堂是十分开放的,在对课文进行解析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产生倦怠感,听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漏掉很多知识点。在课堂进行小组分配,可以时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空间,每个学生通过在组间表达自己的想法来提高课堂参与度。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应注意分组策略,有的同学活泼,有的同学内向,教师可以将这两种学生分到一组,让活泼的同学带动内敛的学生,做到每个同学都充分参与进课堂中;有的同学成绩优异,有的同学十分努力但成绩并不理想,教师可以将他们分为一组,让经验丰富的同学带动那些努力但发挥不好的同学,增加这类同学的信心,让他们通过交流传达彼此的学习策略。这样可以提高小组的整体素质,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三)、促进课堂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课堂主动性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推广,许多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式教学法诞生,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以交流为基础,以整体提高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广受教育界的追捧。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及学校要能够“放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能够拥有“主人翁”的意识,不断地在课堂中发展,在课堂中不断地寻找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教师的课件,不是机械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在山的那边》时,教师先在导学部分讲授今天的学习目标,然后学生能够自己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回答最后的“思考探究”,教师让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得出答案。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要各司其职,分角色完成相应地问题得出答案,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当然,教师不要忘记让学生合作查询,这是因为网上信息繁多且杂乱,部分学生很难个人完成自己的作业部分,要加强合作。
(四)、注重交流评价
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活动本身的开展,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和与学生的课后交流环节。殊不知,评价理念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做出的学习成果,例如针对《背影》这一课时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对各个小组最后的汇报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对优秀的小组给予适度的奖励,以激励各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合作学习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作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重要模式,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对此应该有足够的了解以及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小组的“划分”办法,注意根据课文内容找到可引发热烈讨论、有效讨论的问题,最后再适当表扬、总结。
参考文献、
[1]石金田.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2]付成涛.初中语文教育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85.
[3]高嘉伟.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