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 配电室的电气安装施工及质量控制管窥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2期   作者:平建坤
[导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行业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攀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行业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攀升。在这一发展阶段内,电气安装工程必须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从而维持配电室的正常运行。基于上述观点,文章将先对电气安装施工的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质量控制策略,以期为其他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在我国电力行业内,应用广泛程度最高的输配电通道就是10kV配电室。为了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该类型输配电通道的电气安装施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为探寻科学、合理的电气安装施工措施,文章将对电气安装施工这一主题进行详细探究。
一、电气安装施工
(一)安装准备工作
        之所以配电室的安装工作极具现实意义,是因为良好的电气安装能够有效提升电能的输送效果。因此,施工人员应当保证电气安装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电力能源的稳定输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施工人员不应直接开展电气安装工作,而需要在正式开始安装之前进行一系列预备工作。就一般情况而言,针对10kV配电室的电气安装工作需要多方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在开始具体的安装工作之前,各方人员应当就电气安装的目的和过程展开细致、深入的交流,使预埋件的位置能够得到提前而有效的设定。在施工阶段,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电气安装的实际要求,对土建施工进行合理化布局[1]。与此同时,在还未进行正式的电气安装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对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使楼板门窗和屋顶设计均能为电气安装而服务。当土建工程结束后,电气安装才能正式开始。对土建施工的整体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能够为之后的电气安装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
(二)基础型钢安装工作
        作为施工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基础型钢对于安装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基础型钢的制作地点多选择在施工现场内,这样一来配电柜具的稳定程度就会相对较高。在对基础型钢进行制作和安装操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参考设计图纸的安装方式,如果发现图纸内容与现场实际存在较大差异,则需要结合设计原则来调整基础型钢的制造过程以及安装位置,使不同设备之间的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避免影响到用于不同设备连接的母线桥的安装质量,以保障材料制作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在10kV配电室中,基础型钢是影响电气安装质量的一项重要条件。因此在安装和使用基础型钢时,需要利用精度适宜的测量工具对其进行校正,保证误差在5mm以内,以确保设计需求和要求的满足,并降低安装所产生的误差。
(三)配电柜安装工作
    配电柜的安装工作需要在结束基础型钢的安装及检查工作之后才能得以开展。在安装配电柜时,可以使用滚筒车或者是液压绞车运输配电柜至安装位置,并依据图纸内容将配电柜进行科学、合理的摆放。在摆放配电柜时,应避免配电柜处在不稳定状态之中而受到损害,在摆放完毕后,可以利用电焊进行焊接固定操作[2]。在进入配电柜的安装环节之后,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通过选用合理的安装技术来确保安装各环节与节骤的施工质量。
(四)母线安装工作
        提升母线安装质量的一项重要办法是对母线的整体质量进行严格审查。若母线的表面十分平整,且整体质量也已经达标,则后续需要开展对螺栓孔位置的检查。在开展10kV配电室的电气安装工作时,母线的应用较为广泛,因此为了避免出现错装、漏装的情况,应该在安装母线前对其进行编号管理。此外,由于变压器运行时会产生振动,为了保证振动不对母线桥的安全稳定造成影响,变压器和母线桥之间通常通过电缆进线软连接,软连接时需要对电缆施加有效保护,在连接接线端子和电缆头时,务必确保连接牢靠、安全。


(五)电缆敷设工作
        在对电缆进行敷设之前,需要对电缆的质量进行审查。高压电缆敷设时,若需要从高压柜下方穿过,需要保证敷设位置合理,从而减小对微机保护系统所产生的干扰[3]。在完成电缆敷设工作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电缆进行必要的试验,试验通过后进行固定,固定牢靠后方能投入使用。在对电缆进行固定时,应当使用欧姆卡进行检测,保证电缆未受到损坏。
二、质量控制
(一)准备环节的质量控制
        首先,在开展实际的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对电气安装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保证施工能够得到充足的技术支持。此外,还需要周期性的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并施行持证上岗制。对于考核不过关的技术人员,应当继续开展有关培训,确保技术人员在技术未达标之前不上岗。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对设计图纸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检查和优化,确保在安装电气设备时,不仅能够完成对接地系统等隐蔽工程的合理埋设,还能实现对电气设备方便运输、摆放的多种处理。在开展埋设施工作业时,由于隐蔽工程的埋设的位置通常不容易被发现,出现问题时难以察觉,极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为此,管理人员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细致检查,确保施工要求能够被满足。同时,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设计问题,应该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根据设计提供的修正意见或者变更内容进行施工,将修改后的图纸及时输送给在一线工作的施工人员。此外,配电室内通风管道、电缆桥架等各种管道,应充分考虑其交叉位置的安全距离以及走向和布局位置,减少交叉,降低风险。严格避免通风管道在电力设备的正上方,防止其产生冷凝水滴落到电力设备上产生安全隐患。
(二)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
        在安装电气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部件的安装工作均做到充分的质量管控。具体来讲,首先应当判断施工人员是否对电气工程的施工规范做到了了然于心,对材料的施工标准做到了熟练掌握。只有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才不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严重的过失行为。其次,施工人员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在施工过层中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应当提前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争取在出现质量相关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应对和处理。最后,施工人员应当定期对设备故障的频发位置进行检查,若发现不合理之处应进行及时维护和管理。
(三)加强配电室的运维管理
        配电室投入运行后,由于其特殊的重要性,配电室内设备和电缆的运行维护就显得格外重要,需要制定严格的运维检修制度,定期对配电室内设备和电缆进线检查。检查开始前需调度安排好停电计划,设备检查前需确保断开总电源开关[4],并对检修回路进行可靠接地。检修完恢复供电后,工作人员还应对配电设备的带电显示装置及仪表进行检查,以确保下一次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10kV配电室的电气安装施工时,应当确保安装工作各阶段的有序性。待完成科学、合理的安装预备工作之后,应当开展正确、有效的其他零部件安装和电缆敷设工作。同时,还需要对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等工程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并加强配电室的运维管理力度,为电气安装提供高质量保障,进而满足10kV配电室的电气安装与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立友. 10kV配电室的电气安装施工及质量控制研究[J]. 冶金丛刊, 2019, 004(009):247-248.
[2]刘飞. 10kV变配电室的电气安装及质量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 265(19):10.
[3]林伟. 10kV配电室电气安装施工及质量控制[J]. 建筑·建材·装饰, 2016, 000(023):198,200.
[4]李华. 10kV高压室的电气安装施工和控制剖析[J]. 商品与质量, 2017, 000(003):172-173.
[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