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环境下,智能配电网技术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为用户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配电网规划,需要科学应用智能技术,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但目前配电网运行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具体应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意见,希望可以加强配电网的可靠运行,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技术;配电网规划;应用
1基于智能配电网技术的配电网规划问题
新型电网规划建设可以从根本提高供电的质量,保证供电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电网规划过程中,预测电网的负荷,对电网进行正确地规划,并且对电网的规划经济进行评价等问题,都是电网规划过程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事项。因此,在电网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以促进电网规划工作的合理性,同时也是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进行电网规划过程中,必须对电网的负载进行准确预测,负载预测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电网的负载预测具有复杂性,很难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因此对预测的准确度也难以保证。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影响电网预测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负荷水平、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已成为准确进行预测的关键问题。可以根据电力企业实际特点,采取周期性的预测,从根本保证预测的准确性,才能为电网规划建设提供稳定的基础。对电网进行正确规划,是促进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式。为了保证供电能力以及供电质量的提升,应该从整体进行规划,才能保证电网的使用时间。
2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
2.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
在电力企业中,通过合理的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利用,保证配电网的信息可以做出有效的调度,并且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主站和自站,让配网的规划工作得到有序的进行。此外随着我国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快速前进,比如智能化的预警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对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及时的采集,对配网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报警,能够全面提高故障处理及时性,为电力的稳定提供保障。另外,合理的自动化应用能够对配网的运行整体效率提高,对相关数据及时的记录下来,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出相应的保障。
2.2对参数测量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在对配电网进行规划中,需要对参数测量技术有效的应用,通过合理的应用,能够保证所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和及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数据表达,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固定的时间段之内对用电的变化情况作出合理的分析,同时对当地的用户具体用电情况作出科学合理分析,假如存在着漏电或者是偷电等情况出现,也是可以对其存在的异常参数作出相关的表达,这样能够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有序。在此之外这项技术的应用也是可以准确的计算出电量和电费数据,当今在一些个别的区域中,依然是采用电磁表的方式来对电费进行计量,对于这种方式而言,会导致在用电高峰期间电费计量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是通过采取参数测量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的和用户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对其电费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决。所以为了能够对用户自身的用电需求给予充分的满足,必须要对参数测量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1]。
2.3对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合理应用
对于分布式能源的发电技术而言,配电网规划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对这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是需要对用户附近位置设置相应的分布式发电方式,这样能够及时的对用户用电情况作出合理调整,让用户直接参与到调控中,激发用户的使用热情。
此外这种方式不仅仅适合应用到火力发电站之中,同时在风力发电中中也是具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合理的应用这种方式,可以对并网的便利性提高,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和有序。
2.4对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应用
目前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电动汽车的新型电能应用方式随之出现,因为比传统汽车更节能环保,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的发展。因此我国对此也是制定了专门的技术规范,积极的推广应用,使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得到全面的提高。由于新型的移动存储技术可以为电动汽车配网运行提供保障,所以对电动汽车的充换电项目进行不断的提高,能够保证配网规划整体性水平的提升,但是对于配网规划中需要充分的考虑电动汽车应用交换电中的滤波设备安装工作,保障电网可以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性,提高电能质量[2]。
3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在优化配电网规划质量方面的实施要点
3.1提升相关技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为保证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应该对相关规划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因此,在进行智能配电网建设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能力,掌握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正确的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合理运用。同时,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动态需要加强关注和重视,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应该坚持以定量和定向分析相融合的方式,对整体设施进行合理规划。
3.2建立健全智能配电网监督机制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应该不断加强智能配电网监督机制的建设力度,使其可以为配电网规划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3]。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实际现状进行宏观调控,为配电网规划进行合理决策,并对决策的方向进行明确,在进行规划时,提供科学规范指导。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建设水平、相关资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核,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对配电网建设都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保证相关人员的基本能力,满足实际的配电规划质量。同时,政府应该与相关部门对配电网运行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该进行针对性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加强建设力度。
3.3加强智能配电网设备的相关维护
为了从整体对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进行优化,提高配电网规划的质量,必须对智能配电网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同时要对设备的损耗进行合理控制,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在此基础上,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进行创新,使其可以按照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正确使用智能化配电网设备。此外,要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在日常维护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应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掌握,使设备性能发挥最佳状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活动应该按照设备维护制度进行,同时工作人员必须主动肩负维修的责任,才能使维修工作不再停留于形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技术是电力事业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持,由于以往传统的电网规划技术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所以由于智能电网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配电网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加强稳定性能,充分为用户的安全稳定用电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电力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应该高度重视智能配电网技术,保证电力企业自身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以此带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高飞.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8,99(31):198-199.
[2]高军.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99(18):221-222.
[3]李永强,李健,张伟营.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99(01):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