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200231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绿色环保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园林绿化的养护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整个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现状,但是极端天气频发,给园林的养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更好地营造植物园的内部环境,本文以上海市为例,详谈植物养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上海极端天气;植物园养护;问题和技术
引言
上海市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是我国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但是也正因为其地理位置,造成上海市的台风问题频发。又因为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逐渐向周围的郊区扩展,导致上海市等发达地区夏季中心的高温经久不降。这些都对当地植物园的建设有一定的干扰因素。
一、极端天气简介
(一)夏季高温经久不降
据2016年全国气候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上海市2016年7月4日到8月18日期间,7月中下旬,温度高达40度以上的天气有22日。相比于往年,今年的高温天气来的更为猛烈,而且据气象局调查显示,上海市的高温天气成逐年增长趋势,并没有趋于稳定。连续的高温天气对当地植物园的植物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一些内热性差的植物,其大多出现了局部被破坏的问题。最新研制的一些植物,也不同程度的收到了高温的影响,对科研结果的准确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盛夏本身应该是植物绿满园林的时候,但因为持续的高温,使得植物内部蒸腾作用较强,表面失水严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植物内部的结构情况。
(二)台风天气频繁不定
台风天气的到来往往伴随连续的降雨,会给当地带来充沛的水资源,但是它的破坏性较强,且发生时间不容易预测,是当下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的等级也有一定的限制,一些强度较高的台风,甚至会造成较大的伤亡灾害。据去年的统计显示,上海市的台风一般集中在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期间,但是2016年9与27日。强台风“鲶鱼”袭击了上海市区,给我国的绿植保护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危害到了百姓的财产与人身安全,它的时间相比于往常晚了近一个月。
(三)冬寒问题始料未及
在整个天气的变化过程中,冬天是最一成不变的,夏季还有高温与暴雨的交叠,冬天不仅降水稀少,气温还十分低,且上海市的冬季的持续时间并不短,以2016年1月24日为例,上海市迎来了近30年内最冷的早晨,低温还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天气如果过于寒冷,植物的呼吸就会处于休眠的状态,以此来保证植物本身不会受到影响,但是持续这样下去,轻则减慢植物的生长速度,甚至让其生长停滞,重则会冻伤植物的茎叶组织,让植物出现各类问题。
二、植物园问题简介
(一)台风问题
在台风肆虐的季节,因植物园管理部门人员的匮乏,树木不能被及时的扶正和支撑,导致较多较大的树木倒伏。如:植物园内胸径30cm的雪松。因为本身积水严重,又加上植物园内排水设施老化严重,有的甚至出现了阻塞,树木中缺少氧气,结果根部呼吸受限,导致植物的根部出现腐烂,在台风“鲶鱼”的影响下,出现了倒伏。据了解,其草皮早已出现泛黄,说明问题早已存在。植物园中还有一些树木,长期遭受不同类型的病虫的侵害,甚至出现了外强中干的现象。在台风来临时,这些树木自然也没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二)高温问题
高温天气频繁,太阳光强度过大,紫外线等对于树木的危害也十分巨大,因为温度过高,导致树木树叶的蒸腾作用增加,严重的还会造成树叶的严重缺水,最后失活。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树木本身的调节因子是植物激素,调控着植物的生长周期,让其稳定成活。在一般天气情况下,植物的激素会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并且保持一定的平衡,但是在高温条件下,这类平衡会被打破,造成植物内部的功能紊乱。一些依靠叶片完成呼吸作用的植物,也会出现氧气不足等问题。
特别是近些年,上海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导致植物园内阴凉位置的温度也高达40摄氏度。由于气温的逐年增高,致使植物园内的植物叶片掉落严重。大型的乔灌木的叶片枯萎问题是其中的典型,如植物园内的直径为30cm的香樟树。
(三)冬寒问题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也被国际上划归在重点防控的问题之列。在上海时境内,近期也出现了极寒天气。乐府诗有云“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就是在说这寒冬腊月的天气。冬寒天气对于植物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近年,上海市的温度飘转不定,给植物的生长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植物的根部出现断裂等现象。这都是源于植物内部的平衡态被打破,其稳定性面临巨大的考验,最终植物的生理活性抵抗不过外界冬寒,出现死亡。
三、解决预案
(一)准备工作,提前做好
作为植物园的管理者,应该时刻的关注台风发生的动态,做好对于台风方向转变的预防,有效的将“预防为主,综合保护”的原则落实在实践之中。对于一些大型的乔木,要对其稳定性进行定期的维护,对于常见的安全隐患要进行加固和重新支撑。一些陈旧的机械设备,应及时更换或维修。对于园内的排水设备的性能要进行定期完善,谨防出现排水不畅,或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在近些年植物园的扩建过程中,工作人员已经对大型植物的密度进行了合理的调配和改良,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对土壤的维护没有到位。所以,应在平时及时除草松土,保水透水,增加土层的湿度,这样也可以减少杂草与树木争夺营养,从而更加利于植物的生长。
(二)预防高温,保护平衡
高温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供水不足,导致茎叶枯萎,甚至死亡。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降低蒸腾作用,保证叶片水分上。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灌溉工作,让植物的自由水保持充足,防止其因为蒸腾作用失去过多的水分。在浇灌过程中,应秉承“一次浇透,定期浇水”的原则。浇水的时间应控制在阳光较弱的情况,让植物有充足的时间来吸收水分。管理人员还应做好定期的养护记录,为后年留下借鉴。对于一些耐热性差的植物,专业的人员应该搭建遮阴棚,并通过加装降温设施,来控制此类植物的水分。同时应定期为植物土壤施肥,改善高温条件下的土壤肥力。以此来维护植物的营养程度,保证其自然生长。
(三)注意保暖,防冻止寒
上海市区冬天的气温低,光照时间短,大部分的植物都处于休眠状态。管理人员可以减去较多繁复的枝叶,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此来提高植物的御寒性能。在实际操作时,还应该注意控制浇水的频率,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一些耐寒性较差的植物,保证一周浇水一次即可。对于一些怕冷的植物,在傍晚时,管理人员还要为其添置御寒的覆盖物。常见的覆盖物有遮阴网等。在白天,应该增加室内环境的通风透气,保证其呼吸与光合作用顺利进行。对于植物园内的一些高大乔木,我们会在主干及大的支干上缠绕草绳,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植物的养护工作是一件漫长而持久的工作。我们根据上海近些年内天气的变化,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望通过日常工作的积累,和对植物的耐心养护,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合理的减少自然原因带来的植物损失。在实践中,工作人员们耐心总结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教训,力争把之后的工作做好做精。迄今为止,植物园内的植物死亡率已经有了显著降低,其生长状况也有了较大改善。我们做此努力,旨在为居民营造一个适宜生活的健康绿色环境,但工作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吾辈必当继续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林忠华.浅谈园林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魅力中国,2013(8):129-129.
[2]裘浙群.探讨夏季极端天气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园艺,2017(2):136-137.
[3]李雄,尹欣,郗厚诚,等.霜冻对昆明植物园维管植物危害的调查分析[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36(5):639-652.
[4]张媛,李宗波.2013年昆明市榕属植物冻害及恢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4):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