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华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2. 三江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能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精神文明追求。因此,相关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技术的应用效果,这样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发挥出它真正的人文生态价值,并对养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促进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应用要点
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具体内容
1.1人员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时需要大量人力支持,他们所需承担的职责不同,要想全面提高施工人员工作效率,就应当对人员实施统一管理,园林部门可按照工作内容合理分配施工人员,并对其进行强化培训,确保他们能认真完成具体施工内容。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督促施工人员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保质保量完工,以此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1.2材料管理
园林绿化材料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若它们的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很容易导致后期施工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在对材料进行管理的时候,相关人员应当切实做好质检工作,并及时将不达标材料状况上报至领导,确保及时接收到整改建议,从而妥善处理不合格园林绿化材料,这样才能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起到保障作用。
1.3绿植管理在布置
园林绿植时应当选择合适的栽植方式,以此保证绿植成活率。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用的栽植方式主要有移栽与移种两种方式。在移栽时需严格审视绿植生长环境,并应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绿植成活率。同时,相关人员也可在绿植生长期间适当加入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改变绿植生长条件,或者安装洒水装置,保证绿植所需水分,同时也可选用蒸发抑制剂来增加土壤水分,从而在降低资源损耗的基础上实现绿植的高成活率,为园林绿化工程提供助力。
2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水平的措施
2.1做好园林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要想保证园林工程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首先需要针对所选的园林建设地进行深入的地理环境分析和地质环境考察,从而有针对性地策划园林工程项目。同时,应在设计图纸的具体位置确定准确的施工区域和办公地址等。而且在施工建设之前应对场地进行平整,并且需要有完善的给排水工程给予保障。这些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能提高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建设难度,能确保园林建设项目在预想的工期和支出范围内实施建设。其次,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中最重要的程序是保障植物的成活率以及植株的优化配置,因此,在园林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中还应做到对所选植株进行一定的处理和保护,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成本在可控范围内。最后,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应在园林工程的建设初期对建设方案达成一致意见,从而有效确保施工进度。
2.2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材料收集工作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往往会出现实际的施工过程与预想的施工计划不符的情况,因此在此过程中会存在设计情况需要变更的现象。比如,原本计划种植的植株数目与实际的地质环境形成冲突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设计施工方案或者对施工场地进行清除等,以难免会耽误正常的工期,从而影响施工效率。因此,为有效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需要在前期的园林绿化工程的策划阶段就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材料收集工作,设计人员针对前期的材料收集情况制定完善合理的策划方案,能有效确保施工效率和进度。
2.3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
在园林绿化工程开始施工之后,应按照既定的施工计划进行准确的操作,在严格控制施工进度的情况下还需要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若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与原有的施工计划存在一定的出入,施工人员应及时向设计人员报备相关问题,经二者讨论在达成一致想法的前提下方可按计划继续施工。
2.4最优化配置植物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乔木类植物、灌木类植物及阔叶类植物等进行交叉种植,保证他们在充分吸收阳光和水分等的前提下优化园林植物配置效果。这就要求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既不能一味地重视植株类型的多样化,也不能过分强调施工成本问题。而是需要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考虑所选地址的水文情况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植株类型,从而确保最优化配置园林植物,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的应用要点
3.1抗旱灌溉技术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绿植若无法为其提供良好的灌溉条件,将极易导致绿植生长环境发生旱涝之灾。因此相关人员需充分应用抗旱灌溉技术根据绿植不同季节所需水量进行科学灌溉。通常情况下,绿植在春秋季节,由于自然降雨量减少,所以需适当增加灌溉水量,以免绿植缺失水分引发死亡。当绿植进入夏季时,光照较强常导致植物叶面蒸腾作用也较强,此时若不加大水量将造成叶面枯黄。故而相关人员需制定详细的灌溉表格,保证灌溉工作执行力度到位。另外,也可利用相应仪器为其起到辅助作用,如土壤水分温度速测仪,它可准确分析土壤含水量,当夏季地表10cm土层含水量≥15%且冬季含水量≥8%时方可达到绿植最佳成活条件,这为冬季园林绿化工程抗旱灌溉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3.2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将对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生长带来较大影响,当大规模病虫害爆发时甚至会对整体园林建设造成较大损失,所以需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首先,相关人员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需对周边出现概率较大的害虫类型进行全面了解,并结合害虫生物习性实施针对性防治手段,以免后期泛滥成灾影响园林建设水平;其次,对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进行检疫,由当地政府对其进行疾病检疫,防止单株植物为整体植被群体带来病害;再者,可通过适当的植被栽培方式来减少有害生物种群量及外界侵害几率,这样才能增强植被耐害及自身补偿能力,避免病虫害对植物结构带来破坏;最后,在害虫数量较多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饲养害虫天敌,并在不污染空气的基础上借助以菌治虫、以鸟治虫等方法为园林植被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
3.3支撑养护技术
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除了需种植小型绿植外,还应移栽大型乔木。在这期间,若未合理应用支撑养护技术,将极易降低乔木成活率。对此,相关人员应当切实做好乔木支撑养护工作,利用设置支撑柱的方法对乔木实施固定处理,以免乔木在其生长过程中发生倾斜甚至倒塌现象。另外,支撑养护技术还可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乔木根系承载压力,确保乔木根系能够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尤其在恶劣天气来临之际,若大型植被无良好的支撑柱为其提供保障,将导致植被枝干折断、树木倒伏。因此,支撑养护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尤为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园林绿化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植被种类较多,一旦管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整体园林经济效益,甚至会造成植被死亡。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养护技术的应用水平,必要时可充分融入先进的养护经验,从而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建设速度。
参考文献:
[1]汤文倩.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J].科学技术创新,2018(2):136-137.
[2]柯凯军,吕思悦,朱迪.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的运用实践[J].现代园艺,201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