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其建筑技术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为我国基础简单贡献力量。建筑行业在发展中不同主体对于工程造价信息资源有着不同的要求,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沟通,真正解决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凸显其价值作用,进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科学技术的引领使我国建筑行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许多进步已得到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建筑行业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技术和管理工作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此,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善生产和管理。
1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行业信息化规划不足,行业信息化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无法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工作人员信息化采集技术水平不足、缺乏完善的信息建设标准等,在实践中我国缺乏完善的、统一的信息建设标准。在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以及加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阻碍性的问题,信息规划的不足影响了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2.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人才是践行工程造价信息化的重要要素。在社会改革深化过程中,传统工程造价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各项工作的持续发展,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个别企业以及专业人士虽然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因为建设时间过程较为缓慢,无法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缺乏专业化的人才,无法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信息资源整合、应用等各个环节工作缺乏专业指导,无法凸显其作用与价值。对此,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培养专业的工作人员。
2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持续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动态管理
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都是一个相对长周期的管理过程,管理控制与效率、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实现均衡的发展模式,动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方式。动态管理能够在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充分认知项目管理目标,在实现建筑施工基本标准情况下,有效的降低投资成本,为项目主体带来经济价值的提升。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动态管理强调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动态调节,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自身存在多个影响要素,动态调节是常态,因此通过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应对变化而降低风险。通过动态管理的具体措施,也能从内外部优化资源,调配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流动,进而提升效率。具体来讲,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动态性,一个重要的方面还是提升对于动态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筑工程管理在一定阶段里面都以粗放式的管理为主,但随着市场变化和行业变化,精细化的动态管理思维是未来管理的重要方向。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执行措施和控制方法,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一个是监管部门对于工程造价管理通过法律法规,市场变化后的政策引导给予行业动态管理的空间。对于行业及项目来讲,要从项目全周期去落实动态管理的举措,优化造价管理过程。
2.2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进行施工成本的控制
一般而言,建设建筑项目具有风险高、投资成本大、周期长的特点,大型建筑公司必须在建设管理和建设系统中使用大型分析系统。数据信息以将施工现场带到施工现场,建设前,成本管理人员必须将所有的损失和价格进行合理预测,并将其整合到数据库中。在项目的初期建设中,成本管理人员可以使用包括技术和经济在内的大型公司数据库,并通过使用拟议项目的基本数据自动分析项目的成本指标,结合信息数据库中材料和机械价格的主要变化来衡量要招标的项目的成本,从而将数据提供给公司以完成招标决定。
在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方面,项目成本管理人员必须使用不同的数据库来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例如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人工服务和信息系统材料的采购和供应,以确保从根本上实现项目的经济利益。
2.3做好信息化规划
1.构建管理信息制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之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是势在必行的。为了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就要制定行业中的标准要求,为信息沟通以及交换提供平台。制定完善的标准化的信息制度,联合各个部门,提升整体性,快速便捷地利用信息资源。2.构建信息资源库。通过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的方式整合多方资源,根据不同内容整合内容,强化管理,真正做到信息共享,为工程造价工作提供参考与支持。只有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强化资源库构建,提升信息化规划效果才可以在根本上为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充分地凸显其价值与作用。
2.4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1.工程结算。承包商要根据所签订合同内容,将已经建设完成的项目价款进行结算,这样可以确保将施工中的物资及其耗用进行补偿。整个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分成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建设完成后都要进行结算,直到整个项目工程竣工验收为止。而采用BIM技术,可以进一步简化结算工作。如将BIM中已经完成的工程模型,放入鲁班软件中,即可出现该模型的工程量、造价,使用过程十分简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按时结算,还可以结合施工进程确认采购目标、按额领料目标,更有助于编制采购计划、拨款计划、劳动计划。2.工程变更和索赔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很有可能出现工程变更情况。而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工程变更率,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因此还要关注工程造价带来的成本提升。在施工阶段,可以在BIM模型中加入成本信息和时间维度,统一并分析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成本,根据模型提示数额展开支付施工进度款工作。BIM技术不仅能够让每个任务环节更加清晰,还可以让款项信息更加明确,从而有效避免拖延支付、超付等现象,使索赔概率大大减小。3.不同维度多算比较。BIM技术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每个部件在BIM模型数据库中都有对应数据,甚至在数据库中可以查询每个组合信息、拆分信息。所以在BIM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时间、计划、合同价的对比,让信息数据更加直观,可以更好地展开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工作。
2.5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
提升建设人员专业能力才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将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性,吸纳素质型人才作为重点内容。在实践中通过搜集行业工程造价信息,强化信息建设资料信息,对各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综合造价工作人才分布状况,基于市场形势预测分析,合理地进行人才的变动以及调整,进而保障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
结语
只有通过完善造价信息化管理方式解决传统造价问题与不足,利用信息数据库完善信息化内容,通过专业人才全面优化工程造价信息化各项内容,才可以推动我国工程造价行业持续发展,进而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卓然.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9(31):133-134.
[2]郭静.大数据背景下交通信息化建设路径思考[J].通讯世界,2017(19):34-35.
[3]李艳平.大数据环境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7):68.
[4]任红英.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9(34):157-158.
[5]康俊杰.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策略探究[J].居业,2019(11):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