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一是指学生自身发展应具备的素质需求,具有个体性质;另一个是指学生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要求,具有社会性质.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可以保障教育教学的改革实施,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课堂,一改以往的教学形态,有利于教与学的有效开展,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因此,应该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寻找开放式的教学形态,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优化调整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主要导向,围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调整教学模式,用开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突破陈旧教学思路的制约,倡导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定义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并不是完全隔离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结合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提出了与数学课程有关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符号意识等十个核心概念,突出了科技进步与时代召唤对人才的需求。作为人类思维高度抽象的产物,数学核心素养不同于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需要学生在长期的教学与实践中积淀。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地位
人们采用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来观察世界、分析世界和表达世界,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就蕴含着数学核心素养。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人们所遇到的问题有可能是数学问题,也有可能是其他学科的问题,还有可能只是生活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具备一定数学核心素养的人可以充分利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利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因此,数学核心素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素养。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按照核心素养培养的总体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进行改革的尝试,可以有效弥补国家教材多样性给初中数学教育带来的困扰。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更加具体化的核心素养教学,使教师的努力目标也更加具体化,有力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数学核心素养囊括了初中数学所有的知识点,以及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数学品质和数学技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初中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
第一,让学生主动接受建模思想。
为了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的本质意义,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解题效率,教师可为学生导入模型思想,注重利用建模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在日常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某一个问题为例,将通过建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现给学生,并向学生分析其优势,让学生主动接受并学习建模思想,培养一定的建模意识.第二,为学生灌输多种建模方法。测试分析和机理分析构成了初中数学建模的两种主要方法.前者主要通过数学运算获得相关数据结果;后者主要根据问题背后的本质、已知条件来推出问题的结论.这两种方法都是初中数学建模的常用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使用的建模方法为机理分析方法.通过这种建模方法来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主要集中于回答“题目中有什么”“问题是什么”“如何得出问题”这三个问题,对应形成了三个解题步骤。
(二)重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否则是很难学好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既与学生自身素质有关,也有教师的努力培养有关。不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水平,教师都有必要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严谨性,数学是一门客观学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凭借想当然,数学就脱离了其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也让学生在思考时养成周密严谨的习惯,也许运算只差那么一点点,也许步骤只是少了一点点,在思考时只是忽略了某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细节,恰恰是这些小的不严谨,导致一些小分的丢失,同时也折射出学生数学学习不够严谨。其次,培养学生的分类与归纳能力。数学学习固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大量优质高效的练习,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大量练习中才会提高各种能力,对数学的体会也会更深刻。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学生们需要对自己在练习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整理,发现自己数学学习的不足,进行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注重学生良好运算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中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学习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坚持,需要耐心和毅力,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良好的运算习惯,直接影响运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培养严谨的审题习惯,审题是要弄清楚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结论,特别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并理顺它们之间的联系.解题思路清晰后,也不要马上进行计算,还要寻找有没有便捷的解题方法,这样做题才能迅速正确.其次,要培养书写规范的习惯,运算时书写要规范,可以减少错写或者漏写.解题过程也要翔实,避免省略计算步骤,这样做既可以减少出错的机会,又便于检查.最后还要养成随时检验的习惯,验算习惯的养成能够有效地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即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平时做题也会常常做错,所以,在计算中,学生如果养成了自觉检查作业,独立验算的好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地使计算的正确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也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样才会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常金鑫.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108.
[2]王汉姣.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中运算能力的培养初探[J].家长,2019(34):164+166.
[3]陈建红.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从教学过程的维度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