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解析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7期   作者:徐英姿
[导读]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解题技巧、运算能力和概念基础的掌握固然重要,
        摘 要: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解题技巧、运算能力和概念基础的掌握固然重要,但现在的学生面对数学学习过程是用了一种错误的态度,学生们太过于依赖教师和学习辅助工具,小学教育是特别重要的阶段,因此教育部的改革也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一些解题能力,指导教师应该从课堂入手去改变现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有效策略
       
        现如今通过调研大量的学校教学情况来看,许多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数形结合的认识不充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数形结合和书本知识统一的联系起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使学生的学习减轻了许多的压力。由这些因素得出,教师和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仍然任重而道远,教师要结合问题,灵活的运用思想不断的去尝试让学生有效的获取更多的思想。
        在小学数学中加入数形结合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小学生个人的发展影响重大,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文章从实际教学经验和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方面出发,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一些教学案例和发展策略的研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这种方法,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1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育的现状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的时候动脑思考,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有自己的解题方法,勤加练习。但就是这个过程需要多次重复,很枯燥很繁琐,所以学生会选择知难而退,慢慢地产生畏惧心理,从而抗拒数学学科。学习数学知识就应该迎难而上,知道难点就要主动出击去解题,一次解决好那么就会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抗拒数学学科也影响学生建立那张精髓知识网,数学知识是相互贯通的,小学知识更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基础,因此抗拒数学、不自主去学习实在是数学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大障碍。
        现在的教育往往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灌输知识,教给学生模板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拓展训练,学生往往只重视学习“套路”,按照模板代入,缺少自己的思考过程。西方教育与我们不同的就是我们总是运用传统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但是这样的方式只是学生一味地接收,是否是真正的接受了这些知识教师也不得而知。学生也没有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的意识,除了死搬硬套没有任何经验的累积,没有想象能力,过于依赖教师,更不要说什么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现状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知识还是教师的,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教给学生。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进行学习技巧的培养迫在眉睫。
        2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上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探讨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已经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是还是由于知识面的限制而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往往对那些枯燥的讲课不感兴趣,更偏向于动画展示,形象具体事物上,比如图形就能引起学生非常大的兴趣。运用这一基础,为了能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更好的记忆数学知识,对图形和空间思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思考模式,教师要做好引导充分的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去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到课堂中,改变传统的那种教学模式,不断的去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提升,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教师对于数形结合要不断的去创新研究策略。
        2.1对于小学教学要有一个全新的理念
        新时代下教育部也对小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小学数学方面来说更多的关注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小学数学要不断去创新教学方式,有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性改革。以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社会各界也对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锻炼越来越投入。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合理的去安排教学内容,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生活实际去更好的让学生有一个数学思考意识,真正的的把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书本知识上对数学眼界进行一个更好的延拓。教师要多去锻炼学生思维模式的一种锻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师也要在作业设置中适当加入一些数学思想锻炼的一些题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2培养学生推测书本内容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新的知识点往往都充满了好奇,小学数学教学要学会去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对于一个课本,首先要让学生去了解目录,对学期目标和教学内容做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章节标题对数学内容做一个推测。进而带动学生书写思想的锻炼,是小学生的思考数学能力得到提升。所以,为了完成这个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认真的备课,深入的去了解书本内容,并且对书本原有知识点做好拓展。

了解教材设定的重难点,数学线索的找寻,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揣测编者的意图和教学的目标。
        2.3依据实际提出可行方法
        作为小学教师来说,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兴趣是开展数学教育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多去开展一些趣味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这种生动的教学展示,才会更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灵活的去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要在教学的范围之内不断的对数学的思维模式做好挖掘。把新式的思维和趣味数学策略应用到数学学习中去,改变学生机械式的读背传统学习方式。通过数形结合思想让数学的教育简单化,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有把树形结合思想转化为几何和代数的问题能力。引导学生更好的去开展数学学习。
        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在对小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时,有着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我在教授100以内的数字知识点时,往往会感觉出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存在问题疑惑,我在讲解个位为非零的十位数时采取了趣味性很高的活动去开展教学。我在课前事先给每位学生分发了一个小方形盘,该方形盘的构造是一个正方形,包括了十行十列的小格子。随后分发给学生一些小珠子,让他们自行的在盘中放珠子,对于那些装满珠子的行就让学生记录为几十,对于那些没有装满的行,有几个空格就是几个,通过这种趣味活动让学生对于十几个有了充分的理解,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就迎刃而解了。可以试想,假如学生没有通过这种方式去学习,教师只是单纯的去讲解这些知识点,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难的去了解,因此,在小学课堂中加入数形结合思想是绝对有必要的。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来更有效的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生活中的例子,小红和小刚家在一条街道上,他们两家的中间有一个银行,小红家离银行有200米,小刚家离银行有300米,那么他们两家的距离是多少?可以想象出这道题利用图形是可以很好的去讲解的,如果单纯的去依据口语去讲述,往往是难以叙述实际情况的,学生也只会回答出一个500米的答案,对于数学思维和能力没有一个很好的锻炼。教师可以使用一个线段图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更好的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个数学模型的构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展开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对课堂的高效发展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并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优势,逐步改善依靠教师进行学习的不良学习习惯。在小学五年级上期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去了解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内容,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画一画,然后举例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运算时,教师要让学生们多多动手,通过画图和标记去进行解题,画图可以提高学生解题效率,也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与其自己求解虚化的题目,不如直截了当的拿着图像,图形结合,一目了然。因此教师应该多多注意让学生去积累经验,多多动手,在认识几何体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固体胶、硬纸板、剪刀来做出自己所理解的各种几何体,或者从家里带一些自己认为符合的几何体。这样的方式也能让学生加深记忆,积累经验,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不那么枯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对于数形结合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把数形结合思想和课堂教学做到有机的融合,不断的去创新调整,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对于案例做好分析总结,把那些传统的思想去除,话抽象为具体,使数学学习简单化,趣味化。最终带动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和有效课堂质量的提升。上文分析了现如今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些现状和应对的解决措施,学校和教师要优化数形结合的思想训练,不断的去强化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德辉,张明阳,李艳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J].学周刊(自然科学版),2015(06):11-12.
        [2]孙红梅,魏国力,纪红心.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7):88-89.
        [3]邹贵德,张晓伟,毛伟.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