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道整治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07期   作者:林堪若
[导读] 山区河道整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恢复山区河道的实际使用功能,满足当前的改善山区水环境的发展需求,为山区整体河道的治理提供帮助。
        摘要:山区河道整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恢复山区河道的实际使用功能,满足当前的改善山区水环境的发展需求,为山区整体河道的治理提供帮助。在此情况下就需要结合山区河道整治的需求,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强化各方面的山区河道整治工作力度,优化工作机制与模式,为其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山区河道整治;重要性;措施

        山区河道的整治工作中应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严格开展管理工作,总结丰富的山区河道整治工作经验,统筹上游与下游部分,科学开展布局工作,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提升山区河道的整治工作水平,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一、山区河道整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恢复山区河道功能
        近年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频繁,自然环境中的地表植被受到破坏,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尤其在山区河道采砂工作不规范、经常会出现垃圾乱堆的现象,导致山区河道出现淤积问题,泄洪能力降低,在汛期如果有强降雨,难以发挥泄洪的积极作用。而开展山区河道的治理工作,可有效解决当前山区河道污染问题、淤积问题与泄洪能力的问题,恢复相关的山区河道基本功能,有助于促使山区河道的良好使用。
(二)有助于为综合治理提供保障
        通常情况下,山区河道在大江大河的上游区域,属于上游的直流部分,多数都是季节性的河流,洪水的洪流时间很大,数量较大,速度很高,冲刷力度非常强,一旦出现集中降雨的现象,就可能在洪水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两岸所堆积的污染物冲入下游区域,岸坡损坏,下游的大江大河出现淤积现象与负担的问题。而开展山区河道的整治工作,可有效进行上游河道的治理,预防下游大江大河出现污染问题与其他问题,为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
(三)有助于促使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山区河道方面,经常会出现防护措施不完善的问题,功能降低,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的现象,对当地区域的农业经济、牧业经济与林业经济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开展相关的山区河道整治工作,可改善目前的山区河道功能,全面提升河道的泄洪功能与应用功能,预防出现洪涝灾害的问题,从根本上规避出现经济损失的问题,促使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山区河道整治工作措施
        山区河道整治工作中应总结丰富经验,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采用有效措施完成相关的整治工作,确保山区河道的有效整治与管理。具体措施为:
(一)上游区域与下游区域的统筹整治
        一般情况下,山区河道的水文条件与水力情况非常复杂,汛期阶段的冲刷力非常大,枯水阶段的流量很小,难以将山区河道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出来。在此情况下,应制定完善的整治方案与规划机制,遵循因地制宜的整治原则,全面分析上游区域与下游区域的实际情况,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统筹开展规划工作,综合完成整治任务。首先,从源头方面做好封堵工作,主要是上游区域,必须要合理封堵,下游区域则有效疏通处理,在水土保持措施的支持下,采用退耕还林方式与封山育林方式等有效整治,预防泥沙流入到山区河道中。其次,上游区域的封堵处理工作中,要求建设堤防部分、护岸部分与拦砂坝部分,下游则设置疏导河道,清理其中的障碍物,使得山区河道更加畅通。

最后,在建设相关堤防护岸结构的过程中,遵循约束水流的工作原则,结合自然发展规律,注意河道之内的冲刷、淤积平衡性,不可以大幅度的改变山区河道自然特征,尽可能将天然优势发挥出来[1]。
(二)做好布局的规划工作
        山区河道的整治过程中,要求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由点到线、有线到面,综合性完成布局工作任务。其中的点,主要就是城镇与耕地面积集中,或者有水功能的河道,线主要就是河道的岸线与堤线等,应做好上游区域与下游区域的统筹布置工作,科学开展河道流势与流向的协调工作,以免出现侵占行洪断面的现象,适当的增加水位,保证不会出现淹没现象。对于面而言,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做好山区河道平面和断面关系的调整工作,保证整体河道的整治效果,兼顾着城镇方面与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统筹开展规划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布局管理工作目标[2]。
(三)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山区河道整治的具体工作中,应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目的就是促使人与河流之间的和谐相处。具体的山区河道整治工作中要求结合水体自然特点,完善堤防的护岸功能,利用水库塘坝的形式预防出现自然灾害问题,拓宽生存空间,改善相关的自然环境。在具体工作中还需积极改善山区河道的水质与水环境,规避水土流失的问题,为水体中的植物、动物等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具体的山区河道整治工作中要求利用恢复、改善山区河道生态环境的方式,增强自净能力,维护其中的生物多样化,综合考虑当地的水文条件、地形条件、地质条件与生态条件等等,注重山区河道的排涝功能、引水灌渠功能等等,尽量保护其中的断面天然形式,保证可以满足具体的河道整治需求[3]。
(四)做好堤防的规划工作
        山区河道的堤防规划工作中,应总结相应的经验,严格控制堤防高度与结构形式。首先,在提防高度方面应做好规划管理工作,按照洪水的流量与具体水位特点,明确具体的堤防高度标准。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强化当地区域的洪水调查力度,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规划,使用洪水设计的具体标准,明确安全超高情况,校验其中的标准内容。应将预防冲刷现象当做是主要部分,不可设计过高的堤防标准,应遵循适宜性的工作原则[4]。其次,提防结构的设计工作中,要求遵循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使用仰卧类型、梯形类型的结构形式,考虑到水流条件与山区河道的堤防稳定性要求,严格设计其中的堤防结构。具体工作中应该强化堤防基础结构的规划设计力度,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改善当前的工作现状,一旦发现堤防规划中存在问题,必须要严格处理,改善其中的规划设计部分,确保山区河道的堤防设计功能符合要求[5]。
结语:
        山区河道整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使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综合治理提供保障,恢复山区河道的功能,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强化对山区河道整治的重视度,遵循综合化的工作原则,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有效进行堤防结构的规划处理,实现上游区域与下游区域的统筹规划,综合进行山区河道的布局规划处理,提升各方面的工作质量与水平,保证山区河道整治工作符合标准,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卫利峰.结合金山区黑臭河道现状浅谈河道整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45(3):33-198.
[2]邵守义.浅论堆石混凝土在山区河道整治工程堤防建设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24(3):233-234.
[3]邢跃.极坐标测量放样在山区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水运(上半月),2019,11(6):76-77.
[4]白赟,柳明.大运河山东段河道整治及疏浚通航规划设计[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0(6):1112-1115.
[5]马伟.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措施研究[J].吉林农业,2019,78(24):61-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