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施工中的招投标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期   作者: 薛景欣
[导读] 标准化的招投标管理工作作为一种竞争性的采购模式
        摘要:标准化的招投标管理工作作为一种竞争性的采购模式,是规范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稳定性和工程质量。本文主要从施工企业角度出发,分析探讨新形势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施工招投标管理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招投标现状;问题分析;应对措施
                1招投标概念及特点
        1.1招投标工作是指邀请愿意承包或交易的承包商投标建设项目的行为。程序一般如下:招标人发布招标文件,或附上图纸和样品;投标人按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然后在公证人的主持下公开开标和评估投标书,最终经过评标规则确定中标人并签订建设工程书面合同。
        1.2招投标工作具有以下特点:①组织性。招投标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商业交易。其过程必须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地点和时间、规则、方法和程序进行。②公开性。招标活动信息的公开、评标标准和程序的公开、中标结果的公开。③公平公正性。平等对待所有投标人,不得歧视、排斥;开标过程进行公证。④一次性。招投标不同于商品交易、公开询价和谈判。过程中只能被邀请进行一次性秘密要约,即“一次性价格”,投标文件提交后,不得撤回或修改实质性条款。⑤规范性。无论是建设工程招标还是货物或服务采购招标,都应按照有关规范和成熟的招标文件编制、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开标、评标和签订合同。
                2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陪标现象
        由于现行建筑市场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从“计划”向“项目”过渡,投标人暗自相互串通,扰乱投标市场秩序,统一提高或降低投标报价以获得中标资格这种现象在当前市场屡见不鲜,从而背离了招标的原则和意义,这里不多过于阐述。
        2.2评标办法的科学合理性
        从事经营开发工作近五年来,参与投标的项目及业主比比皆是。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单位,如大型私企、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他们建立了内部的招采平台及合格供应商库,有一系列的评标办法并没有与外部市场接轨。有些单位采取“无标底招标、有标底评标”的方法,将各投标单位的报价和信息价综合起来按照一定的权数组合继而得出评标价,以摇球的方式确定投标下浮率,表面看似公平公正,实际上缺乏科学合理性,随意性非常大,甚至容易造成串标或恶意竞价。
        2.3招标代理机构有待进一步规范
        个别代理机构为承揽业务,压低代理费,违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向建设单位作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导致代理工作显失公平。有些代理机构在代理活动时缺乏自律性,法制意识淡薄、业务水平低下,很难做到公正、公平,或在原则性问题上受业主意志的影响,利用自己特殊身份操作意向单位中标,所以从源头上规范建设单位的行为,才能规范招标代理的行为。
        3投标决策、策略及报价技巧
        3.1投标决策
        3.1.1定义:所谓投标决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选定投标项目;②决定投标项目后,应投什么性质的标;③投标中采取哪些以长补短,以优胜劣的策略和技巧。投标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中标和企业在市场的信誉和发展。
3.1.2投标类型
        (1)按性质分为风险标和保险标:
        ①风险标是指承包难度大,技术、资金、设备都有诸多困难,但由于项目利润客观,又是企业所涉及的新领域、新地域,因此想方设法排除困难去参与投标,即为风险标;②保险标是指技术、资金、设备方面企业都可预见,对项目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都有解决的对策,叫保险标。


        (2)按效益分为盈利标、保本标、亏损标:
        ①盈利标,指招标的工程项目是企业强项,项目利润丰厚;②保本标,指企业在该区域内已无后续项目顺接,为了维持市场的滚动发展必须争取中标③亏损标,指企业经营已出现亏损,中标后可以使部分人员减少窝工、机械设备能正常运转,不惜压低报价而立足市场时参与投标。
        3.2投标策略
        正确灵活的投标策略来源于对具体情况的了解和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概括来讲投标策略可以归纳为“把握形势,以长胜短,掌握主动,随机应变”四个方面。具体来说常见的投标策略有以下几种:
(1)靠经营管理取胜,即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安排合理的施工进度,选择优秀的分包单位来降低成本,在此基础上降低报价而提高中标几率。这样标价虽然低,但利润并不一定低。这种策略也是企业经常采取的最基本的策略。
(2)靠招标文件中附带的优惠条件取胜,即要求企业在掌握信息时,要注意关注业主的困难,提出优惠条件,通过替业主分忧而创造中标条件。
(3)低利率政策,适用于竞争比较激烈、施工任务不足,或企业需在新的地域极力打开局面等情况。
(4)低报价,利用合同条款、设计图纸或技术说明书中不明确之处寻找索赔机会。
3.3投标报价
        投标报价是业主和企业就工程标价进行合同谈判的基础,它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能够中标。报价过高则会失去中标机会,倘若报价过低,虽然中了标,但会给企业带来亏损的风险。这里就要掌握一定的报价技巧,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1)低报价夺标法
        下列情况适用于以低报价方法来力争中标:①当企业施工任务不足,或拟在某个区域打开市场时,采用保本薄利甚至不惜亏损的原则来确定报价;②在某些区域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采用获取一般利润水平为原则来报价;③投标竞争对手激烈、工程规模较大的工程,报价可适当低一些。
        (2)高报价投标法
①工程体量较小、造价较低、施工场地窄小、条件较差但适合发挥企业长处的工程,报价可适当高一些;②企业的施工任务饱满,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项目,这样中标与否均可,倘若中标即可获得较高的利润;③一些外商投资的项目,质量标准及工期要求高、国内现行工程定额及单价又不适用,对于此类项目也可提高报价;④对于一些特殊项目,企业又掌握了其中的核心技术而投标竞争对手又少时,报价可高一些。
        (3)有条件降价法
        有些大型工程项目在招标时都会分为N个合同段,倘若我们在参与投标时可同时投2个或以上合同段,就可在招标承诺书中声明:若同时中标两个标段,我方承诺可降低合同报价。这样的话业主既可节省一笔费用,企业也可进行资源周转调配,双方达到双赢。当然,这是基于招标文件允许的前提下。
(4)突然袭击法
        此种方法适用于在投标期过程为了迷惑对方,有意泄露一些虚假情况,如宣扬对该项目果断放弃,兴趣不高,或准备投高标价参与一下,表现出无利可图不想干的假象,但到开标截止日前几个小时突然前往投标,并压低报价,从而使竞争对手措手不及而抢占市场。

                        4结论
        建设工程招投标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工作,它涉及到商务、技术、合同、报价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经过多年发展,国内的招投标制度已经趋于完善,但还有值得改进的方面。针对当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企业经营工作者必须提高业务技能、规范投标程序、遵守行业法规、明确从业职责、做好标前策划,通过经验积累,不断提高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有的放矢,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维庆,雷书华.土木工程施工招标与投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朱春平.关于建设工程招投标中采用无标底法招标的探讨[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6(2):19-21.
[3]戚伏英.采用实物法编制工程造价的思考[J].工程经济,2017(3):19-20,23.
[4]董明志.工程招标应注意的十个问题及其对策[J].基建优化,2015(4):35-37.
[5]韩学才.建筑工程专家管理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7,33(27):229-230.
[6]何伯森.国际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