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量采集和计量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2期   作者:崔熙
[导读] 文章主要研究电量采集及计量系统自动化,首先对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的结构进行简单介绍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电量采集及计量系统自动化,首先对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的结构进行简单介绍,了解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的基本组成情况,重点分析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应用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提升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自动化的有效措施,为后期更好地提升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自动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量采集;计量自动化;电力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中的电量采集与计量系统,主要是以极为专业的方 法,实现对各部分用电量的采集以及统计,是一个高效、智能的系统。电力系统的相关人员会第一时间将收集的信息上传到网络上,使数据的调用更加方便、快捷。此系统包括多个部分,且具有高度的专业化。也就是说,在对该系统进行利用和开发时,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将其运行管理的状况都一一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文章首先对自动电量采集及计量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电力自动化中电量采集与计量系统的应用做了论述和研究。
         1 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的结 构概述
         1.1 系统主站的组成
         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主站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服务器、前 置机、应用软件、MODEM和数据终端服务器。在系统运行中,需要 借助Microsoft office、Visual Basic 以及Visual C等软件来完成相关工作,同时使用SQL Server作为商用 数据管理系统。电量采集及计量属于比较先进的技术,也是电力行业中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在电量采集 及计量系统中会涉及许多不同的专业,需要比较全面的专业素质。系统中需要对许多计量点的数据进行采集,整个系统可能包括几十个不同的变电站,计量点可能达到几百个。因此,在系统中需要应用诸多先进的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的重要支撑。考虑到系统的功能性及实用性,在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的设计中需要采用开放型分层结构,这样能够实现对于整个系统中电量的全自动采集传输,也能够满足电量数据的分析、存储、管理、监控以及通过WEB进行发布等各种功能。通过搭建自动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用户可以在局域网内利用浏览器查看来自不同厂站的各种电能数据,全面掌握整个区域内的供电情况以及电能表中的各项参数,也能够及时发现各个线路中存在的线路损耗情况。
         1.2 分站系统构成
         在电量采集及计量系统中还有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分站系统。分站 系统主要包括电量采集终端、应用软件、电能表和MODEM。其中,电能表主要负责对电流电压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处理,将处理结果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然后根据系统运行的需求,通过标准接口将各种数据传输到电量采集终端。而电量采集终端再将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 汇总,发到计量系统总站之中。这样就能够实现对于整个系统中不同 厂站中各个电能表数据的汇总计算,而且能及时发现在系统运行过 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电量异常等特殊情况),并及时发出报警信 号进行处理。在分站系统运行中,主要是借助无线、专用线、220V线路载波或者其他通道进行通信,要保证数据的更新、处理及传输在3分钟以内完成,而且要保存1~3个月。在运行中要满足即采即送的要求,同时要避免由于临时停电或者通道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 分站系统能够对系统中128路的电能脉冲进行采集,而且可以根据其特点等进行分类处理。另外,还能对开关线路中的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母线平衡、断路故障、最大需量等进行记录整理。为了保障分站和总站的统一性,在分站系统中配备独立的时间系统,在计量系统运行中会以时钟和电能量的相关数据作为计量依据,所有的数据都通过通信通道传输到管理中心站。
         2 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应用的作用
         2.1 主站的主要作用
         在电量采集和计量系统运行中,主站的主要作用是为系统的数据 传输提供各种功能接口。通过MIS系统中的接口,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数据的查询,而且能够对各种相关计量报表进行打印。其中,数据共享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浏览,所有获得权限的用户都可以使用浏览器根据数据的传输时间进行数据的查询。这样能够很便捷地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作业。

主站系统会将接受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统一的采集整理,并整理绘制形成不同时期内与电流、电压以及用电量等电力数据相关的变化曲线图。
         2.2 厂站端系统的主要作用
         在电量采集及计量系统中,主站承担各种核心作用,而厂站端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现场电能表中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并进行可 靠的存储,整理各种数据,形成完善的数据库,为系统运行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功能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持。在电力系统中需要储存的数据信息众多,但是数据库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对所有数据都永久保存,因此在厂站端系统中的各种数据都带有相应的时标标识,以便于后期查询使用,然后根根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存储方式。
         3.1 对系统进行合理的安装调试
         要想更好地提升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量采集及计量系统自动化 水平,必须保证整个系统的基础质量,因此要加强对于系统安装及调 试的研究。目前,电力系统中各个厂站普遍使用485接口的电能表, 这种接口与其他设备连接的时候不匹配,而且电能表还要满足DL/ T645-1997等相关数据通信协议, 要想在厂站中使用电能表,就需要对不匹配的电子机械设备进行改装。改装合适后再进行安装。安装 完成后需要对设备、数据等进行全面的调试,尤其是要对数据的传输 情况进校核,确保系统运行正常。对于刚建成的厂站,要经过一定时 间的试运行,确保试运行期间的各项指标符合运行要求后再正式投入 运行。
         3.2 建立完善与电力自动化相关的管理制度
         除了基础安装的设备运行的调试要求之外,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 行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的保障。因此,电力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实 际运行情况制定与电力自动化相关的各种管理制度,用制度对电力自 动化系统运行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现更高水平的电量采集和计量数据统计。 首先,要对整个电力系统中工 作人员的职责进行划分,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制定具体的岗位要求,对每一项工作的操作都进行严格的规范。
         3.3 强化系统运行管理
         将与电力系统运行相关的所 有部门都纳入运行管理体系,从厂 站、调度到营业部和供电所,全员参与系统的运行管理。首先,在工 作中严禁使用不安全的软件与系统数据库进行连接,避免产生病毒危 害。其次,在系统的主站中要合理设置等级权限,根据工作岗位的不 同授予不同的访问权限,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杜绝出现修改数 据库模型或原始数据的情况,严格保障原始电量数据的安全。同时, 对于系统运行中一些可能威胁系统安全的重要行为要进行登记,将登 记记录及操作行为进行全面的记录整理并保存一定的时限。另外,在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电力系统软硬件系统的维护保养,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避免出现重大事故。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几项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电量采集及计量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电力企业的效益。未来,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量采集及计量自动化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也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问题,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对于电量采集及计量管理的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的采集计量方案,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促进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冉璐瑶.对电量采集及计量系统自动化的探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10).
         [2]栗振强.电力自动化中电量采集与 计量系统的运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45).
         [3]闫永伟.论述电力自动化中电量采 集与计量系统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9).
         [4]郑君.电力自动化中电量采集与 计量系统运用分析[J].低碳世界, 20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