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运峰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最近这几年,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电力系统建设越来越完善、规模越来越大。各行各业发展意味着需求的增多,在庞大的电力需求下,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不断出现,增加了电气系统产生故障的几率。为了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有超高安全保障的继电保护。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电气系统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故障反馈和关闭故障部分电气自动化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避免故障进一步延续。因此,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十分必要。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性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为了满足激增的电力需求,国家不断扩大电网规模,应用自动化技术,构建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提升电气系统运行质量及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电气设备运行的风险。在出现电气故障时,继电保护器发出相应的信号,并终止故障设备,确保系统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将故障损失控制在最低。为此,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时,要加强对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重视,并从实际情况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应用措施。
1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概述
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是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保护的一种安全系统。在用户使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时,能及时反馈出现的故障,并关闭电气自动化设备,发出安全警报。这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能减少电力故障对其他设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又能明确故障威胁,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整体系统的平稳运行。
2影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性的原因
2.1软件
继电保护装置系统中的硬件运行过程以及出现异常立刻切断电路等都是依靠其软件控制操作来完成的,如果软件在设计之处就出现不规范,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就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逐渐严重,最终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停止工作或者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还有就是如果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复制功能和内存功能没有进行扩展改进,一旦系统进行升级,各项功能不断的改进、增加,软件不能及时的更新和储存需要的数据,就会导致系统存在各种异常,进而严重影响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
2.2硬件
继电器以及辅助电子元件属于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硬件设备,如果这些设备或零件设计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安全性能不稳定,必然会对继电保护装置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就电子元件来说,是由引线或者金属接点在相互焊接组合到电路板上形成电子电路,但是不同的系统使用,其组成零件配置也不一样,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选择合适的小零件或者电路板进行组装使用。
3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性解决措施
3.1优化安全技术机制
为确保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稳定运行,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完善相关安全技术机制,处理好安全控制问题,减少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的次数。首先,要注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使用安全技术进行标准化建设,严格掌控继电保护的各个环节,密切把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故障。其次,在对智能化继电保护器软件进行升级和更新等相关工作时,要确定更新软件所需的硬件环境标准,避免因为系统设置不匹配导致系统瘫痪。此外,建立责任机制,精确划分安全管理的目标,将责任细分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避免因疏忽产生问题。
3.2备用继电保护系统维护
备用继电保护系统的状况,直接决定了继电保护设备体系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
因此,应当加大对于备用继电保护系统的建设力度,保证备用系统的良好运行。首先,备用继电保护系统的维护对于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发展空间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要想真正凸显出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优越性,必须要在继电保护设备体系规划的各个阶段有意识地将备用系统保护起来,将继电保护设备体系当中的容错率高的特色体现在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设计规划风格中,并且大力宣传,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进来,将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规划方案形成一种城市名片并将其推广出去,继电保护的备用系统自然会得到有效的保护。有了充足的资金供应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接下来相关部门需要购置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备用系统,做好相关的备用系统建设工作。
3.3系统测试及验收工作
3.3.1系统调整测试
工作人员对按照要求安装好的系统进行调试后才能正式用于系统装置中,在调试阶段工作人员将电力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异常运用软件做出模拟,并判断继电保护系统装置是否能正常使用,同时对出现的异常是否能进行及时的做出提醒,并传输的异常问题数据、位置是否准确。如果经验证发现继电保护系统存在传输信息不准确、问题发现不及时的问题,工作人员就要根据实际问题及时进行调修改进,保证系统能顺利的投入使用。
3.3.2检查验收
继电保护安装完成之后,企业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以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顺利运行。在检查过程中,验收方应该针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质量以及软件质量进行充分检验。确认保护装置中的材料符合安全标准,在装置中安装的软件反应灵敏,及时发现并处理电气保护装置中的安全隐患。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工厂还需要对该系统进行一系列实验工作,使其适应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模式,并根据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准确辨别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充分发挥该设备的安全性能。当然,抗干扰性也是综合实验中比较重要的一项,琪能让设备排除外在环境的干扰,保障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对建筑工程队设立相关质量指标,要求每批工程达到98%的合格率再查收,并进行多次验收实验,保证一定次数的验收实验一次性通过,与工厂内部各项机器进行适配,保证其适配能力,严格把控质量安全监管过程,确保工艺精良。
3.4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技术人员主要是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维修人员,其专业性将极大地影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一,聘请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与维修。专业技术人员是继电保护设备安全运行的核心人员,专门的技术人员能避免设备运行细节上出现问题。第二,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更高级别的运行及维修培训,提升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装置操控能力。第三,鼓励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积极进行学习交流活动。此外,技术人员内部要进行相关安全技术完善与创新研究,在确保已经使用的技术成熟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不断推动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就要加强对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要认识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继电保护装置,另一方面则要采取适合的安全控制措施,降低故障概率,才能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张琳娜.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5):25-26.
[2]冯陈粮,顾明远.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电子测试,2019,(6):82-83.
[3]饶顺.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85-86,89.
[4]尤上元,杨虎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5):269-270.
[5]闫涛,何正东.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的探讨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