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工程单位越来越重视合同管理。合同管理的实施对于工程结算、工程造价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证工程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合同管理;工程结算;工程造价;影响
一、招投标文件质量不高带来的影响
1.1工程量和工作范围模糊不清
如果招投标文件质量偏低,可能导致工程量和工作范围模糊不清,投标价格合理性无法确定,影响到后期工程造价管控。招投标文件中关于工程量和工作范围相关内容,主要是依据施工图编制,是投标报价主要依据,也是工程变更核工程结算的主要依据。部分建设单位由于自身问题,无法及时给出工程量清单,缺少详细的技术说明,就需要投标人结合自身施工经验给出预估总价和清单报价。这种方法局限性较大,加剧投标价格编制难度,报价合理性确认难度大。即便建设单位采用一系列措施来规避风险,招投标文件中工程量仅供参考,但是这种规定有失公平,可能加剧合同签订和执行矛盾,影响最终工程结算和工程造价。
1.2施工图深度不足
如果施工图深度不足,可能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加剧工程造价风险隐患。影响到工程整体建设效益。部分投标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招标文件中存在漏项问题,与实际工程量差异较大,可以通过不平衡报价法解决。将预估实际工程量高于投标文件中的工程量项目单价稍稍定高一些,预估实际工程量低于投标文件中工程量,以此来消除此种差异。评标期间,部分业主对总价关注度较高,忽视单价分析对比,为工程结算埋下隐患。
二、在合同的签订阶段
2.1合同的种类
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环节出现了变化,就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签订一份合同就是十分必要且关键的了。如果想在一项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通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控制,就必须要求施工单位重视合同的管理工作。从概念上来讲,施工合同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自所持有的权利和业务进行了列举和阐述,能够保证在后期的施工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会因为相关的利益而产生矛盾,也不会越权。
合同是根据计价模式进行分类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同时在价格的控制、以及风险的分摊上也能更加的合理化。合同一共分为三类,分别是以总价为标准的总价合同,以单价为标准的单价合同和成本与酬金相叠加的方式。
具体来说,固定单价合同一般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比较庞大、图案完善度不够的情况。这类的合同能够使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在面对风险的时候,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摊,不论是对于建筑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是比较公平的。成本与酬金叠加的合同类型适用于一些施工周期比较短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比如像抢修工程就经常使用这种合同类型。一方面这种合同类型不需要详细的核算,节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还能够保护施工单位的利益,一旦出了问题,全权由建筑单位承担。在责任承担方面,与此相反的是总价合同,它一般保护建设单位的利益,出了风险由施工单位承担。
2.2合同签订时容易遇到的难题
在施工单位竞标成功以后,施工单位将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在这份活动中,将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展、结算的方式以及施工的质量问题在合同中明示,对双方所持有的权利以及需要承担的义务明确化。但是往往在合同的最后,出现“解释权归建设单位所有”的说明,这个说明会使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出现很大的矛盾。具体来说,有些施工单位对合同中的条款并不能有一个很彻底的理解和把握,二者都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工程项目的结算,到最后发现数字对不上,二者各说各有理,谁也不肯示弱。一方面会导致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破裂,另一方面也会由于二者不能达成一致,而使整个建筑工程没办法进行下去,延长施工周期,对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失。
2.3面对合同签订阶段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从上文也可以看出,在合同签订阶段产生的争执,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都有责任,因此二者都需要改进。具体来说,施工单位对于合同的签订,要秉着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合同中涉及的条款仔细认真阅读,明白其中指的到底是什么,明确在施工过程中自身拥有的权利和需要承担的义务。对合同中不明确、会产生疑问的内容,要及时与建筑单位进行沟通。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合同中的内容,不可随意做修改,如果非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则需要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达成一致。
三、现场施工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措施
3.1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项目管理是以规范合同管理为中心的,最关键是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只有把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才能保障合同管理责任的正常履行。在签订合同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了解工程设计、地质、周边环境和施工条件的各种情况,认真研究分析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并在合同当中记录上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与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候必须要认真查看,要求合同内容,公平、合理、细致、全面并且制度清晰严明。尤其项目的负责人,要清晰理解和熟知施工合同当中的每一条款,按约履行合同,要降低工程索赔,增加因自身管理问题造成的成本,只能自负,增加合同外的工作内容,及时向对方提出索赔或反诉,控制施工成本。此外,合同必须明确界定。
3.2材料费的控制材料
在工程造价中占很大比重,工程造价约为50%~60%,节约了材料成本,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特别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①采购单位价格,在质量和数量同等的条件下,选择最好的采购,购买材料地点,降低材料的运输成本;②现场的材料质量以及数量,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加强验收执行力,确定合理的采购批次,减少库存物料的积压;③做到随时防止以及纠正偏差,对于施工当中的消耗要做到严格监督,坚持材料消耗定额,实行配额拣选回收制度。
3.3人工费控制
人为因素是建筑施工当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控制劳动力的来源和劳动力的成本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选择合适的分包队伍。要选好、用活外部施工队伍。着力培养内部的骨干队伍,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保持施工现场队伍稳定,并且根据工程特点和进度,合理安排劳动力,减少人工费超支,提高双方的经济效益。其次,实行劳务报价议标制度。实行工程项目劳务和专业分包招投标,合理低价中标,在资金状况许可时,及时结算、支付劳务费,对控制劳务价格可起到制约作用,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加强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在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中,要约定劳务分包队伍必须要承担经济风险,分包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工作内容也必须明确,以避免施工及结算过程中产生扯皮现象,在此条件下,劳务分包队伍才能通过自身管理获取合理的利益。再次,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组织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坚持人工费量算对比和台账制度。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能够使双方之间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后期发生争议与纠纷。合同管理对于工程造价和工程结算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通过恰当的合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与经济效益,若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工程造价严重失控,给整个工程投资带来严重风险。
参考文献:
[1]唐荣秀.采办及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影响[J].居舍,2019(12):14-18.
[2]李小倩.试论预结算及合同签订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四川水泥,2019(03):192-193.
[3]时艳.预结算及合同签订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06):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