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口城市化导致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实现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是保证城市绿化的有效方法,也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要想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就需要合理调整布局,对城市建设进行重新规划,在传统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融入更多优秀的园林设计因素。
关键词:现代建筑;园林景观;设计;融合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增强了对现代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视。设计人员应将现代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有效融合,进而展现出独特的人文特征和艺术魅力。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现代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提出融合策略。
1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及意义
1.1内容
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园林因素的出发点在于解决城市建筑用地的扩张与城市绿化不足的矛盾。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用地和绿化用地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合理的绿化也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着力点。二者的合理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幸福感。然后,规划不科学、设计不合理反而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因此,二者有机统一的基础在于共融。
1.2意义
实现二者的共融的意义有以下两点:从居民的角度而言,这是为了满足居民对高质量建筑的需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这是探索绿色城市的重要出路。在建筑规划中尽可能的融入园林因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再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是将居民的居住体验感放在首位。实现基础建设与城市园林的一体化能够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据调查显示,居民在选购房屋时会优先选择绿化率高的区域,这也成为了房地产开发中的风向标。就自然环境而言,城市绿化率降低更容易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环境自我净化能力也就更差,这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密集的城市就已经存在城市污染问题,要想实现城市的健康绿色发展就必须做到城市绿化与基础建设的同步发展。
2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联系
2.1园林景观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园林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整体也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行业内部的法律规范在不断更新和完善过程中,为园林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营造了良好融合发展环境。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概念和园林景观设计内容进行了解可以发现,园林景观设计整体展现了建筑设计理念,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应用了建筑设计的相关设计概念。对设计整体而言,园林景观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分支,兼顾了形态美和结构美,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体现。
2.2建筑是园林景观的构成部分
绿色建筑被定义为“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当前阶段,我国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落实进行了大力的支持,建筑是园林景观的构成部分,通过相关人员合理的建筑设计,最终营造了和谐统一的整体景观氛围。同时由于建筑是园林景观的构成部分,那么在进行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时相关人员可从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中,获取建筑设计的灵感,让建筑设计美感的提升获得可行性路径。建筑包含于园林景观之中,进一步凸显了我国的独特景观优势,实现了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3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建设
3.1坚持贯穿整体设计的思路
基于城市建筑总体规划,在现代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整体规划的不同区域功能定位,从环境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现代建筑、园林景观等要素的设计效果,进而保证现代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和整体设计规划之间关系相一致,对区域空间进行合理设计,尽量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需求,促使建筑设计同园林景观相融合,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所以,景观设计时,应贯彻执行整体设计的理念,充分考虑并满足不同群体对环境的需求,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现代人们的生活品质。
3.2加强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的融合
为了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有效融合在一起,促进景观整体效果的提升,需要充分考虑与建筑设计的形式相统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首先应明确设计主题,全方位考虑园林景观中的历史、文化、经济及艺术特色等元素,保持其协调性,不得盲目堆砌,要为人们呈现出因地制宜的园林景观。以园林景观设计为切入点,改变建筑平面化的缺陷,提高园林建筑设计的整体感、层次感,促使其同附近建筑、公共设施相融合。合理布局园林景观空间可有效提升建筑与整体环境风格的统一性。例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景观设施可利用与建筑相呼应的材料和设计手法,植物配搭应辅助建筑及空间形态,选用的树种及种植的空间层次应与建筑相辅相成。基于建筑设计对文化内涵的定位,应充分考虑将其合理融入园林景观规划的设计表达中,使得园林景观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的需求。
3.3深化景观设计在建筑现状下的功能分区及细节
功能分区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分析不同功能的特性及同其他功能的关联性,最终确定其具体位置、大体范围及互相之间的关系。功能分区应基于封闭与开放、动静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整体景观规划基础下对环境进行的全面分析,从而确定特定区域,明确人行动线,进一步完善建筑与景观的空间结构。纵观我国大多数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不协调的现象较为常见,表现为园林景观设计未较好地满足建筑设计在周边环境方面的要求,建筑设计未充分考虑建筑和园林景观的和谐性。所以,应全面论证与分析建筑周边景观,立足于园林景观建筑经济性、环境生态性及施工技术性等一系列因素,并根据施工周边环境的人文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综合设计,利用合理的景观布局弥补建筑与室外的不协调空间,合理的设计分区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优化和改进,促使园林景观设计效果满足城市整体规划布局的要求。
3.4完善植物季节性、美观性的搭配
在现代建筑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其地方植物特色,科学选择绿化植物。城市建筑绿地受建筑的影响较大,所以土质差,人为损害重。对此,考虑地下覆土情况进行季节性、美观性的植物搭配是放在首位的,建设时对土壤的改良,将客土栽植作为基础,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管理粗放、耐瘠薄、抗病虫害及生长健壮的乡土树种与抗污染树种等方式,便能将植物的生态功能发挥出来。同时,需要将地被植物的作用全面展现出来。地被在植物群落中存在多种功能,除了能减少扬尘与降温之外,还能提高绿地率。并且常绿植物与落叶乔灌木的配合运用,能形成独特的四季景观,让建筑因适当的搭配更显特色。
3.5将园林设计与地区特色和人文理念相结合
园林设计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情感表达,只有当园林设计与人的情感发生共鸣,符合社会需要的时候,才会为真正具备与建筑契合的相关因素。园林设计应当同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这样能够有效突出地区特色,使不同地区的建筑具备地域风格,这也是当代居民所需要的家的氛围。在园林设计的同时,不仅仅要注重共性,地区特色也就是设计个性必不可少。
4结语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从整体角度全面规划,深入了解周边环境情况,并将园林景观与建筑景观设计相融合,促使两者保持一致。同时,需重视对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技巧的分析,以确保最终呈现出环境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林瞳.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36.
[2]解维威.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39.
[3]牛东伟.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建材与装饰,2018(19):53.
[4]范文韬.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