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岩土工程中桩基施工技术与勘察方法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2期   作者:李飞龙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在建筑行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在建筑行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尤其是针对岩土工程所采取的一系列施工内容,在整个施工环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岩土工程桩基施工和勘察的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因素,所以相对来说,整个工程也更加复杂。要想真正确保地基基础设计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就一定要加强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与勘察的有效性,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定。本文简单分析了基坑勘查技术的要点,同时阐明了岩土工程桩基施工和勘察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并相应提出改善措施,希望对我国工程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岩土工程;桩基施工;勘察
        引言
        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来看,岩土工程的相关勘察问题很少被关注。方案设计人员,技术审核人员没有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岩土勘察工作,因此不能体会到勘察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方案设计、工程实施过程中不能及时处理、分析出现的技术性问题,会给勘察任务带来偏差、费资源以及给工程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基坑勘察工作对于岩土工程的意义是重大的。
        1桩基施工与勘察的意义
        ①桩基施工的意义,桩基,顾名思义就是建筑的基础承力筑,在建筑中的作用是承受整个建筑的重量,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建筑方式。这种建筑方式和建筑技术在我国应用了几千年,至今还在被使用,能够流传千古,主要在于其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并且有着良好的质量保障。在建筑工程中,桩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因此桩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质量,所以桩基施工倍加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桩基的质量,才能够保证建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②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条件,勘察结果与建筑质量和设计息息相关,哪怕勘察结果只是出现一点点的误差,都会导致建筑的质量和工程进度以及工程的施工成本受到严重的影响。换句话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像是医生对患者诊病,只有了解患者的病症,才能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对建筑进行施工之前,如果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一定会存在问题。
        2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与勘察分析
        2.1预制桩问题
        岩土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预制桩的设计是比较通用的一种施工方法。预制桩是在整个桩基施工的前期环节,通过预制效果达到有效保障质量的目的。但是在进行预制桩施工时往往会使用比较传统的方法,所以很容易产生桩身位置偏差或桩身倾斜等现象,会对工程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还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延误。另外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必须加强对预制桩的体积控制,以便于其能够顺利进入桩孔,进而有效提升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2.2选择合理的岩土勘察方法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需要重点分析地基基础和地下工程之间的关系。因为地基土壤性质不同,当执行岩土勘察工作的时候,要重点分析主要的探测矛盾,认识其重点,保证能为其选择出合理方法,对其遇到的各个问题详细解决。当前,存在的岩土勘察方法主要表现为:执行工程地质测绘,将其作为勘察工作的基础条件,保证在整体执行期间,能详细分析建筑工程地质,也能对地面地质进行观测和预测,详细掌握其变化规律,这样不仅能为后期工作提供有效条件,也能按照一定规律积极完善。
        2.3如何解决孔体偏斜
        在钻孔之前,首先将准备钻孔的场地进行整平和夯实,钻孔设备拜访时一定要稳定和平整,在施工的过程总,如果钻孔设备出现不均匀沉降时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在对底层不均匀的位置进行钻孔时,首先要算则自重大和钻杆刚度强的钻机,当钻进到不均匀底层或者遇到坚硬障碍物时,一定要放慢钻进的速度,防止钻孔出现偏斜的情况。如果在钻进的过程中,钻孔出现倾斜的情况,要将钻头提起,对钻孔进行反复扫钻,从新摆正位置后继续进行钻进,如果还是不见效果,只能使用黏土进行回填,回填到倾斜位置50cm以上后重新钻进。


        2.4断桩问题
        虽说断桩问题不常出现,但相关施工人员决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生断桩的情况,工程安全问题就得不到保障,轻则出现建筑问题,重则发生人员伤亡。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断桩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发生在混泥土灌注过程中的断桩现象。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预制桩时,由于设计方案参数存在误差,导致桩间距较小,同时施工设备水平方向作用力较弱,从而致使断桩问题的出现。除此原因之外,断桩的原因还有混泥土各原料配置比例不合理、操作人员技术上操作不当等等。因此在混泥土灌注操作过程中,为避免断桩问题的发生,相关技术检查人员应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认真严密的思考分析,并考虑任何可能导致断桩因素的存在,科学地排除任何一个可能潜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施工流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跳打法的应用,缓冲灌注桩因为其而所受的冲击。此外,在将被用于灌输桩的混泥土初步凝固之前,技术人员应当将全部灌注桩进行细密检查,发现并及时修理损坏的灌注桩。同时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选取最可靠、最高效的灌输方式,并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2.5实现现场检验和检测
        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与勘察分析一定要进行现场检验和检测工作,这也是所有工作的必要内容。由于现场检验和检测工作和整个施工设计及勘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能够真正起到紧密连接和贯彻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现场检验和检测的有效性,结合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以确保各项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通常来说,加强对项目工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可以有效确保项目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现场检测工作正是质量检测和控制的有效体现,尤其是要注意对岩土性状进行检测,加强对多个区域的多点化数据采集,保障数据准确性。
        2.6做好后期验桩服务工作
        在勘察工作中,勘探单位通常根据建筑物的范围在规范规定的勘探点间距范围内进行勘探点的布置,在一些地形起伏且地貌变化较大的场地,勘探工作无法完全反映场地地层的真实情况。如果桩是摩擦桩,主要为摩擦力,对于验桩的工作要求不太大;如果桩是端承桩,主要为端承力,对于后期的验桩要求是非常高的,为保证桩基施工质量,勘探单位必须及时为施工单位进行验桩工作,判定桩基是否进入持力层,特别是岩基持力层。勘察工作延续整个设计及基础施工阶段,勘察单位应贯穿整个过程,为建设单位献策献力,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和顺利进行。
        2.7如何解决坍孔
        在钻孔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坍孔的情况,应该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如果情况不是十分的严重,使用土或者是片石进行回填,回填位置为坍孔位置的上方即可,然后对泥浆的性能进行改善,将水头加高,护筒掩埋的深度加深,然后继续进行钻进。如果坍孔的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只能将钻孔全部回填,等到回填完全稳定之后,在对其进行重新钻孔。
        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列举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给施工人员提供完善工程计划的方向。当然,肯定有其他潜在问题有待我们去发现、解决。岩土工程桩基施工是一个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设计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发现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正确处理,将有助于岩土工程桩基施工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璐华.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11-12.
        [2]王子,袁宝库,任金波,陆遥.浅谈花岗岩基岩地区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在岩土工程勘察及基桩施工中的质量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2(10):229+231.
        [3]王庶懋,陈昌斌,高倚山,朱海骏.某超超临界燃煤电厂桩基工程实践[J].工程勘察,2010(1):377-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