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期   作者:张建川
[导读] 近些年,新技术、新材料的冲击直接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摘要:近些年,新技术、新材料的冲击直接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可以大大缩减建设中所需要的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支撑下,如何将绿色发展模式融入到路桥建设中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有助于推进绿化工程的发展。本文将针对道路桥梁建设中用到的新技术新材料综合分析,以供同行参考之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建设;新技术;新材料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视,其中道路桥梁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道路桥梁的建设提供了许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不仅给道路桥梁建设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也为提高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水平奠定了基础。
        1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意义
        1.1有利于节约施工成本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采取有效对策,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节约成本,促进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提高。而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正好满足这种需要,通过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加强施工环节质量控制,有利于顺利完成施工任务,避免出现成本增加情况。同时还能节约养护维修成本,降低不必要的损失,促进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综合效益提升,取得更好的工程建设效果。
        1.2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综合性能良好,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有效保护。例如,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量,有利于道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达到有效保护周围环境的目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破坏,对植被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噪音污染等问题发生,干扰人们正常生活秩序。而新材料具有绿色、环保效能,与新技术一起使用,可以降低噪音污染,防止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秩序,也有利于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有效保护。
        1.3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综合性能良好,能有效满足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实际需要,有利于确保现场施工进度良好,保证现场施工处于良好秩序。并促进工程建设进度符合要求,达到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目的。另外,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性能良好,能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节约养护维修成本,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提升。
        2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的应用
        2.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技术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技术是通过转变传统混凝土中水泥、水灰比、骨料等的配比,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强度高,还可以具有较好的抗冻以及防渗性能,减少路面开裂的情况出现。将高性能混凝土运用于道路工程中,科学的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是关键。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要结合工程的结构和质量要求考虑,在原有工艺上创新,确保施工符合建设的需求。将高性能混凝土运用于桥梁建设中时,它的强度和刚度和建设的要求相符。此外,这种混凝土还具有容易振捣的特性。通过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节约施工所需的材料、降低难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此外,通过运用高性能混凝土还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2.2现代模拟技术
        现代模拟技术是目前信息技术在施工技术管理应用中的一项比较先进的技术,可以实现工程的超前性,通过信息技术将工程建设在网络上加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预见道路桥梁工程真正进入实施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这样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和决策者可以给出解决这些弊端的方案,以减少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失误,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耽误施工的进度和质量[2]。现代模拟技术可以按照施工前要制定的严密可靠的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在运用过程中,按照方案逐一进行。在建设过程中广泛采取现代模拟技术能够对道路桥梁的结构进行加固模拟,测量他们的最高承载力度,在实际施工时,可以大大减少繁重的交通对道路桥梁所产生的高强度震动,改善道路桥梁的弹性变形问题。
        2.3GPS测量技术的应用
        随着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不断变化,测量技术和施工工具等同样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其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在整个GPS测量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借助于GPS卫星,实现对陆地、海洋等空间的准确定位,并将实际信号发送给接收设备,随时随地开展信号定位操作,为后续桥梁工程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整个GPS测量技术在实际道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的全面强化,缩短实际工作时间,还能避免由于工程测量数据差异较大等问题所产生的返工现象。除此之外,在整个道路桥梁建设工作开展上,需要的测量数据涵盖范围极广,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动态实时性定位操作。GPS测量技术本身具备两种功能,即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上述两种功能的结合,可以将实际三维坐标展示出来,为后续定位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由于GPS测量需要花费的时间较短,而且应用起来十分方便,不会受到环境及天气因素干扰,为整个道路桥梁建设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材料的应用
        3.1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应用
        该种混合料在制作过程中,主要是将相关材料进行比例混合,形成新的沥青混合料,主要解决的是道路桥梁中车辙问题,并强化路面的抗滑能力。由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性能较多,所展示出的效果也十分良好,在实际道路桥梁建设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除此之外,由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之中的粗集料较多,能够承受较高的交通荷载压力,降低车辆对路面的损害程度,高温稳定性极佳。一般情况下,低温状态下的沥青混合料并不具备良好的抗裂能力,该种性能与结合料的拉伸性能存在直接关系,如果在粗集料之中填充适当的沥青玛蹄脂,路面的黏结作用也将更好的呈现出来,强化其低温变形问题的抵抗性。总的来说,沥青玛蹄脂的填充,可以实现对混合料缝隙的有效弥补,强化路面的使用性能,以及道路桥梁建设质量。
        3.2SEAM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SEAM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成分是硫磺,由石油炼制副产品经过特别处理后所得,在里面添加烟雾抑制剂和增塑剂制成,经济效益较高。SEAM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用途就是直接在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过程中加入,以取代一定比例的沥青,可以大大增强路面的抗车载能力,但是在残留稳定度方面比较弱,造成冻融劈裂强度比不能满足道路桥梁建设的规范要求。因此,在使用SEAM沥青混合料的同时,还需要采用添加抗剥落剂的方法来提高路面的抗水损害性能。因此,SEAM沥青混合料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为修建柔性基层提高路面使用寿命提出了新的途径。
        3.3聚苯乙烯泡沫的应用
        聚苯乙烯泡沫是一种轻型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化学性能相对稳定,在经济效益和施工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被应用于道路桥梁的建设中,尤其是对湿软路基来说,在施工工艺上也相对简单。聚苯乙烯泡沫在道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软基的过渡沉降和差异沉降及桥台和道路连接处的差异沉降,减轻高填涵洞上覆土压力及桥台的侧向压力和位移等问题。
        3.4纳米材料应用
        纳米属于空间尺度中的一种计量形式,而纳米材料主要是有纳米级别的材料微粒构成。通常情况下,纳米尺寸范围集中在1~100nm。将纳米材料应用到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之中,可以避免工程之中出现腐蚀问题,并对一些钢性材料进行替代。现阶段,路桥工程建设中最为常见的施工材料为混凝土材料,但混凝土材料本身具备腐蚀能力,极容易对钢筋产生破坏性影响,一旦工作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对其进行修复,将会为工程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后续道路桥梁应用上,还会出现很多不良的天气因素,缩短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实际道路桥梁建设上,工作人员可以对纳米涂料进行粉刷,提升主体结构的抗腐蚀性能。除此之外,纳米材料自身还具备较强的刚性和力学性能,能够强化桥梁工程的坚硬程度。纳米材料熔点较高,还能避免火灾的出现和扩散,在节约资源的同时,维护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作用下,道路桥梁的整体施工效率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确保整个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不受相关因素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施工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创新,新技术和新材料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也为施工企业提出了更多考验,需要将其施工效果进行有效优化。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山西建筑,2018,44(21):127-128.
        [2]于兴达.道路桥梁设计和施工中的隐患及解决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
设计,2018(02):144-145.
        [3]张加志.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4]邱文利.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2016.
        [5]王昆彪.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西建材,2015(10):150-151.
        [6]杨庆利.路桥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9):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