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国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以及深入研究,医疗是保障公民健康美好生活的前提,一个国家只有医疗技术有保障,人民的幸福感才能不断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迭代,保证医院医疗资源的完善也是保证病人在治疗期间受到全面的照顾,使得治疗更加顺利。本篇文章中,我们针对医院建筑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对供应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医院建筑工程的完善与进步。
关键词:医院工程;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引言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医院建筑也面临着新的设计理念。随着医院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的转化,无论从医院建筑物功能、其所处的环境,还是医院建筑设备及装备系统,要求均愈来愈高。作为给排水专业的热水供应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医院建筑中使用功能和设备不同功能的要求,而且必须安全可靠、合理节能。下面根据医院建筑中有关热水系统设计方面谈几点体会。
1问题
1.1质量控制意识不够强化
在实际情况中,医院工程设计常常与热水供应管网的合理配置不相匹配,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与要求相违背,所以热水供应管网施工时也会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这一点。同时在施工开始前要求采购人员在侧,一定要注重于材料成本,更要重视材料的质量标准是否满足热水供应系统的施工需求。性价比高的施工材料,比方说PE等材质的管材都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这不仅能够保证施工和建筑单位的企业效益,更显著增加了热水供应系统的使用年限,从而保证了建筑的整体质量。
1.2多样化的发展带来了新型问题
在现代热水供应管网施工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医院建筑建造数量的不断增加,功能不断多元化,设备不断复杂化,人们对其太阳能热水供应管网工程的完结时间与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对比传统的热水供应管网设备设计比较老套陈旧,现代医院工程的太阳能热水供应管网施工更加注重技术性与创新性,不仅加入了监测安全的设备,还针对不同天气环境、不同地域气候的变化进行了适宜的改良,促进了其设备的实用程度,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根据电压进行改造。但是虽然这方面的施工技术已经非常完善了,但也因为发展如此迅速,所以出现了一些之前人们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2太阳能集中热水器供应系统的设计要点
2.1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源型式选择
民用建筑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常见的热源主要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太阳能集热器、热泵、电加热器等几类。燃油、燃气锅炉使用的是不可再生能源,且设施运行费用高、操作维护复杂、受环保和安全条件的限制大,民用建筑通常不优先选用不可再生热源。因福建日照条件较充足且气候冬暖夏热,比较有利于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故本地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优先选用这两种热源。
根据规范要求,医院热水加热系统的出水温度不应低于60℃,一般设计出水温度为60℃~65℃,而且医院对热水系统的供水温度稳定性要求较高。故医院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不能单独使用空气源热泵或太阳能集热器等受水温、气温和日照条件影响显著的可再生热源,需要同时增加供热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的辅助加热设施。
2.2热水系统的分区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以下简称《水规》)第5.2.13条的要求,本建筑的热水系统分区应与给水系统分区一致。本建筑给水的分区情况为:-3~2层为一区(市政给水压力仅为0.20MPa),3~设备层为二区(设备层位于7层之上),8~14层为三区,15~21层为四区,22~屋面层(屋顶水箱)为五区。热水系统分区与冷水系统分区一致,但由于屋面没有热水用水点,因此五区分区为22~26层。
2.3热水供应管网施工的质量检测
在太阳能热水供应管网施工中,我们应该注重热水供应管网施工方面的具体需要,加强质量检测,众所周知,质量检测是每项工业生产中所必需的环节,如果没有质量检测,我们的生活生产就无法得到保障,如果没有完善的质量检测,我们的周围环境也不是安全的,这样下去只会影响社会发展和进步。所以建立健全的医院工程质量检测工序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热水供应管网施工,通过对热水供应管网施工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测,才能保证相关热水供应管网设备的安全性,才能对热水供应管网设备进行合理地布置与安排,将危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使热水供应管网设备的工作状态达到一个最巅峰的状态,才能使运行真正做到井然有序。
2.4热水管材的选择
热水干管及立管采用预制保温层的薄壁不锈钢管(保护壳为HDPE,保温层为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各层热水给水管支管(最末端所设闸阀后)采用PP-R管。当管道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DN25时,采用不锈钢活塞式温度补偿器。
2.5热水系统的节水措施
本项目采用一致的冷、热水系统分区来保证用水点处的供水压力差不大于0.02MPa,且在分区内最低层设减压阀来保证用水点处的供水压力不超过0.2MPa。本项目热水循环系统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分别设计,以保证最小的无效冷水出流量。在病房内热水管上设置水表进行计量,在工作人员使用的淋浴喷头处设限流配件、洗手盆处采用感应水嘴。本项目卫生洁具均采用带调节压差功能的混合阀。
3关于卫生方面的设计要点
(1)医院内的生活用水箱宜设在专用房间内,其上方的房间不应有厕所、浴室、盥洗间、厨房、污水处理间等。水箱间应注意通风换气,并宜设置紫外线灯具进行空气消毒。特别是对传染病医院或病区,如供水采用高位水箱,水箱必须设在清洁区,且出水应经过二次消毒,所在房间也宜设置紫外线灯具进行空气消毒。
(2)水箱必须密封;人孔应有密封盖,并加锁;水箱应不漏、不渗、不被污染,其材质、内壁涂料及爬梯、管道及防腐涂料均应采用不污染水质的材料,并应有卫生部门的检测报告及许可证书。
(3)水箱通气管不得进入其它房间,并严禁与排水系统的通气管和通风道相连,另外,通气管管口端应装防虫网罩。
(4)医院内各种供水管应避开毒物污染区(如有毒物质堆放场等),位于半污染区、污染区的管道宜暗装,当条件限制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生活用水管不得穿越大、小便槽和贮存各种液体的池体。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排水沟内。给水管应尽量远离污水管。室内外的埋地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距离要求,并应尽量将给水管敷设在污水管上面且不允许有接口重叠。否则应采取加设套管等有效措施。
结语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卫生及其严格,所以,在医院建筑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时要时刻从安全、可靠、卫生、无污染的角度出发,考虑各方面因素,消除所有不利影响,只有这样,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才能放心地使用相关的设施,我们才能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温暖的大家庭。
参考文献
[1]孙如军.医院建筑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设计要点[J].建设科技,2013,技(10):30-31.
[2]赵亮.石家庄某医院大楼热水系统的热源选择与优化设计[D].河北工程大学,2014.
[3]杜文君.河北某医院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设计[D].河北工程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