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同时带来更多挑战。不断提出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城市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清洁取暖、高效节能电器等技术研发等项目。其中,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在绿色、节能建筑行业中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本课题根据智能电气在建筑中的设计实例进行分析介绍。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问题;措施
引言
智能建筑集系统、结构、运营、服务于一体,通过优化组合可极大地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功能性与效率。智能建筑的设计可有机结合各种技术,如通信、计算机、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与现代技术与人们对建筑的高质量要求相符。在整个智能建筑工程中,电气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难免存在各种问题,为此需要引起相关人员与部门的高度重视。
1智能化建筑的定义
以最优化的方式将建筑设备、信息网络系统以及自动化办公设备等组合起来,为人们提供便捷、舒适、安全、高效率的生活环境,这种以建筑为平台的建筑物才能被定义为智能化建筑,与此同时,顺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节能环保也成为智能化建筑的一部分。电气作为建筑的核心,要想达到建筑节能、环保,就必须提升建筑电气设计的智能化水平。因此,作者认为,要更好的保证智能建筑持续稳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标准、高效率的技术,同时还需要科学、标准、先进的电气设计,进而保证建筑具有高智能水平。
2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原则
2.1功能性
在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时,需做好综合布线工作,如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需科学地设计与处理照明强度、光源和防雷接地线路,确保充分保障建筑物的基本功能。
2.2节能性
在电气设计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无用损耗,为确保建筑的节能性,可采取一些必要的补救措施。
2.3经济性
电气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本身的经济效益、设计成本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设计投资符合节能标准,不能为了节能,而盲目设计,从而导致设计成本不断提高。
3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安全防护施工技术不合理
结合当前建筑施工状况,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着安全防护施工技术不合理的问题。现阶段的智能建筑电气防雷带技术较为常见,将其安装在建筑项目中可以避免雷击现象的出现,但是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第一,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着防雷带定位不准确、不合理的问题;第二,引下线以及避雷带的界面不符合施工的规定,而且在线路焊接中存在质量不代表的问题,影响防雷系统施工的有效性。第三,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由于安全防护技术不合理,增加了电气设备的腐蚀风险,降低接地电阻使用的有效性,增加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使用风险。
3.2选择模数化配电箱不合理
智能建筑就是将普通建筑进行电气升级而达到智能化。在智能建筑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的强电与弱电的结合。模数化配电箱最常用的就是PZ20和PZ30,PZ30主要用到工业区适合于专业技术人员使用,PZ20主要用到居民区技术人员也可操作。在PZ20模数化终端电气中单相电路需要设好保护措施,例如在主控开关接头处做好防水、防尘的绝缘外罩,在设计线路过程中应该应用散热性能较好的管道,这样可以散发出线路产生的热,也可以抵挡线路在瞬间产生的电弧。至于PZ30属于三相电路,结构简单,为了防止用电设备电流过大引起不安全事故可将PZ30代替PZ20应用到工业区,而一些设计师比较盲目地将PZ20用到PZ30上面,这将会出现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3.3建筑内部线路安排不合理
线路规划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也是比较重要的,线路如果不加以规划就会交叉混乱,混乱的线路更容易误判,各个线路的功能作用都各不相同,误判会导致线路信息的传输错误,从而影响到电气的功能、安全以及质量的好坏。一些线路会因为过度弯曲,在长时间情况下线路会断路导致传输信号中断,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以合理分配线路进行规划,在此基础上能够保证电气的可靠稳定,从而达到智能化。
4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优化措施
4.1明确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标准
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价值,电气施工管理者应该将电气工程施工方案的整合作为重点,通过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方案的整合,明确施工标准,以满足电气设计的基本需求。通常状况下,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该明确以下几种设计标准:第一,明确智能建筑物电气设备的工程标准。智能建筑物电气设计中,需要对建筑电气进行综合布线,例如,规范照明强度、光源以及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线路等,提高智能建筑电气世界的功能性。第二,明确智能建筑电气的节能性需求。通过对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状况的分析,在建筑施工中应该结合工程的基本需求,进行电气节能设计方案的确定,以增强建筑节能的表现力,对于专业的电气设备人员而言,在电气施工设计的策划以及布置中,应该对智能建筑电气的设计状况进行分析,保证管线布置的合理性、设备维护的便利性,为建筑电气项目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持。
4.2安全防护技术的运用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应该将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防护作为重点。首先,设计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系统的抗干扰保护措施,通过主动处理系统以及被动处理系统的运用等,提高电气设备抗干扰系统使用的稳定性,满足建筑电气施工项目的安全需求。其次,在接地保护装置设计中,为了保证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的安全性,为了排除信息的干扰,应该设置独立性的接地系统,将绝缘电阻控制在2MΩ以上,接地电阻小于4MΩ,而且,在接地系统距离确定中,应该将距离控制在大于20m的范围,以保证接地系统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智能建筑电气设备使用的整体价值。
4.3提升对智能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智能建设的发展,标准的制度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智能建筑相关部门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对系统集成商、建筑施工方、建筑监管企业以及建筑项目参与者的素质、技术、实力、资质等进行完善,确保各参与者有高专业、高能力,以此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变故与问题,确保智能建筑安全。
4.4配电箱选择要合理
配电箱的功能比较多其中的电能接收、电能分配、电力负荷都是直接控制器,配电箱控制动力、照明、电负荷的正常工作。配电箱的型号多、功率大、设计复杂当然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电气在设计施过程中容易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导致配电箱的性能下降,而施工单位忽略了这一点,只有进行严格的审核,才能满足专业功能的要求。
结语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但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是一项涵盖了电子通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复杂而综合的应用项目,同时也对其使用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工程施工环境和要求,既能实现设计要求又符合实际应用,并且要对设计方案中的安全质量要求加以实时监控,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带来的节能优势、高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国福.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中国标准化,2019(42).
[2]张齐鑫.关于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探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9).
[3]陈真真.对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探讨.商品与质量,2019(33).
[4]仲长山.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29).
[5]张磊.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理念的融入与实现.节能,2019(12).
[6]刘德远,管培福.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探究.住宅与房地产,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