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劳动即教育,劳动的缺失即教育的缺失,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我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发劳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近三年的实践研究,我们从多条途径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1.隶属于拓展课程旗下的劳动课程;2.蕴含在德育大活动中的劳动课程;3.食堂好帮工劳动课程;4、班级常规管理中的劳动课程。开发小学校园劳动课程要遵循四大原则:1.注重基础;2.体现综合;3.讲究科学;4.注重实效。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中,指导策略为:1.注重劳动过程的开放性;2.力求学生全员参与劳动过程;3.体现活动方式的探究性。课时安排和教师配备都要列入计划,落实到位,课程实施因课程内容而灵活运用。在课程评价中要根据小学校园劳动课程的特点,采用学习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考级评价有助于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劳动 课程 开发
【正文】
2018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发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教育有了许多新的举措。重视劳动教育,和新课程的育人目标相嫁接,在劳动教育中传授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能力,体验劳动价值,并在劳动中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进一步基于小学校园劳动开发系列课程,摆到了重要的议程上。
我们的劳动教育课程有哪些?我们的劳动课程谁来做?劳动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小学劳动应该包含哪些内容?等等,我们开始调查研究。
一、小学校园劳动课程的开发
劳动教育课程,首先要解决的是,我们有哪些劳动教育课程可以开发,也就是说,开发小学校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呢?一要根据学校现有的资源,二要努力创设需要的资源。根据这两点,我们发现,学校的劳动课程丰富多彩。可以开发的劳动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这四大类。
(一)隶属于拓展课程旗下的小学劳动课程
如左图所示,我校的拓展课程丰富多彩,一共有四十多门课程,从“好品行、好身体、好气质、好生活、好学力”来归类,我们称为“五好课程”。其中,“好生活”中包含编织、烹饪、插花、美食、花艺、种植、饲养、刺绣、剪纸等,十来个拓展课程,就是十来项的劳动项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生活中的劳动技能,发展了智力。
(二)蕴含在德育大活动中的劳动课程
在我们学校,每个学期德育处都会举办一些固定性的大型德育活动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每个学期都会有计划的举办。在这些主题文化节中开发劳动教育的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艺术节可以组织全班探究“劳动与艺术”的紧密相关,体育节没有报名参加比赛的可以做后勤服务人员,开发“我会做好服务工作”的劳动课程。
(三)食堂好帮工劳动课程
我们学校共有两千多名学生在食堂用餐,食堂员工的工作强度无需多言,孩子们却浪费粮食,抱怨饭菜不好,可见对劳动成果的不珍惜。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我们还开发了“小鬼当家”食堂帮工课程。“小鬼当家”课程就是让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帮助食堂里的叔叔阿姨分发食物,体验食堂里阿姨的辛苦劳动,对劳动者产生感恩之心。浙江教育报、温州都市报先后报道了这项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见上图。
(四)班级常规管理中的劳动课程。
每个班级中的常规管理就离不开劳动教育,比如:值日工作、花草养护、书柜整理、抽屉整理、大扫除,这些都是常规的班级劳动课程。班主任用心做好这些常规劳动,就做好了劳动教育,使学生受到教育。
二、小学校园劳动课程开发的四大原则。
我们牢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牢记劳动教育课程独有的属性,在开发以上劳动教育课程的时候,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一)注重基础。小学校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二)体现综合。一是注意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教育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二是注意劳动教育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三是注意劳动教育内技术初步、家政、职业了解几方面内容的渗透与融合。四是注意劳动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三)讲究科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要注重各年龄段在教育内容上的衔接和在教育方式上的协调。有条件的话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活动设计,开发教学软件,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劳动教育,并加强计算机在技术设计学习上的应用。
(四)注重实效。劳动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三、小学校园劳动课程的实施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有它特有的属性,在实施中要注意遵循它的特点,尊重开发原则,指导学生劳动教育时围绕课程目标,要注意指导策略。当然,为了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还要确定课时,落实指导教师等。
(一)小学校园劳动校本课程的目标
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会把学生带到哪儿去呢?我们认为,应该指向立德树人,指向学生的全面成长。于是,就把课程目标确定如下:
1、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热爱劳动的精神。
2、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
3、形成从劳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充分发掘劳动过程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在劳动教育的多元阵地上,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实践能力的同时,又能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理想和道德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等,培养少年儿童具有真实化人格品质为特征的基本道德素养。
(二)小学校园劳动课程的指导策略
我们生活的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们每天都离不开劳动生活。校园清洁工作,食堂里的分发饭菜工作,教室里的花草养护工作等等,都是劳动。开发这些劳动的校本资源,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在劳动教育中立德树人,这将是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指导这些劳动教育课程,我们要努力遵循这些基本策略。
1、注重劳动过程的开放性。当前,学校劳动教育在开放性上往往做得不够,如一般学校老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活动时,都是躲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在教室里模拟劳动过程等以完成活动目标,不符合学生的特点,实际效果也打了折扣。而劳动教育活动要求具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亲自参与,去完成活动设定的目标。
2、力求学生全员参与劳动过程。因为劳动教育活动因其方式和目标设定的特点,很容易实现学生全员参与。劳动教育应该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劳动的整个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
3、体现劳动方式的探究性。新课改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劳动教育可以把探究性学习引入,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课时安排和教师配备
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课时的安排和教师的配备不仅要列入计划,落实到位,课程实施因课程内容而灵活运用。
1、其中隶属于拓展课程中的劳动技术课和五花八门的拓展课程,我们都能在开学初的课时安排中得以落实,教师也有专职劳动教育课程的老师担任。
2、食堂中的帮工劳动课程,我们就以班级轮流的方式进行轮流,我们的“小鬼当家”就安排中餐打菜,时间就是学生用中餐的时候(11:30—11:50),所以就没有固定的课时。而指导的老师呢,我们配备了一位老师专门负责这项劳动教育课程,使小鬼当家的厨房帮工活动得以顺利实施。
3、在班级管理实务中的值日、花草养护、大扫除等等劳动教育课程,及政教处安排的德育大活动中的劳动教育课程,指导的任务就落在了班主任身上。自然,课程的落实因班主任老师的水平差异,效果肯定也不一样。
四、小学校园劳动课程的评价机制
为推进劳动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建议要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因为劳动教育课程强调过程评价,提倡定性的描述性的评价方式。目前,我们探索借鉴学校的星卡制度,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争星卡”的形式,设计“劳动高手”评价表,进行自评、他评。当然,老师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活动进行调整表格,进行多元性评价。
根据小学校园劳动课程的特点,不管是哪种内容的劳动教育,都可以采用学习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考级评价有助于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1、过程性评价:活动的评价主要是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学习的成果作为评价的一个小方面,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评价,如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参与程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学生参加劳动课程的出席情况,根据出席情况给予评价。
(2)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等级;
(3)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根据学生劳动的质量进行考核。
2、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考核,表扬先进,鼓励后进,让学生充分体验劳动课程学习的快乐。依据过程性评价中的三个方面中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习为主,结果为辅,但最终的等级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予以星级评价。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以“粗放”评价为基本原则,兼顾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星级考核为总结性评价,以“劳动高手”命名,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考核,共分为三个档次:一星级劳动新手,二星级劳动能手,三星级劳动高手,并给予相应的绿星卡奖励。
当然,我们倡导劳动课程的多元评价,如食堂帮工的“小鬼当家”的评价是:微笑服务能手、认真负责能手等,这样的评价甚得学生喜欢。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各种各样的评价都是可取的。
【主要参考资料】
[1]【苏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苏霍姆林斯基,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4]殷世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素质教育[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5]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6]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
[7]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
[8]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