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后浇带超前止水技术是依据水浮力、水土压力、地基反力、建筑物荷载等,对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实施超前止水的一种防水工艺,该技术为解决传统后浇带在浇筑后的渗漏水问题。
关键词: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技术
引言
高层建筑施工中,普遍采用后浇带取代变形缝,超前止水是在后浇带未浇筑之前进行后浇带局部防水施工,实现防水和变形缝的双重功能。同时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便可回填土,减少深基坑安全隐患,整体防水效果较理想。
1、超前止水适用范围
后浇带超前止水技术适于各类箱、筏基础底板和地下外墙的后浇带,对位于地水位以下的高层建筑和主体施工时间较长的基础底板上留设的后浇带及不能留设暴露过长时间的基础后浇带更为适用,也适于施工场地不足和工期紧需穿插后续工序施工的工程。
2、超前止水的特点
2.1超前止水的特点
(1)基础底板后浇带的超前止水是在底板后浇带的下方增加一道附加板带,附加板带在基础土方开挖时挖掘到位,施工程序和内容与普通底板一致;外墙后浇带的超前止水是在外墙后浇带的外侧增加一道混凝土导墙,导墙的钢筋、模板与外墙的钢筋、模板一起施工。
(2)附加板带和导墙的中间部位设置一道30-40mm宽的变形缝,垂直变形缝沿附加板带和导墙通长布设一道300mm宽的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和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变形缝用挤塑聚苯板填充留置,既保证了后浇带处的伸缩变形能力,又增加了一道防水措施,增强后浇带处的防水效果。
(3)地下室外墙超前止水完成后,即可进行外墙防水层、保护层及室外土方回填施工,防水层一次性整体施工有效的保证了防水效果,及时回填降低了地下室外墙长期暴露时间,减小因温度变化产生结构裂缝的概率。
(4)基础底板后浇带应用超前止水技术,可避免地下水压力在后浇带部位形成应力集中,破坏基础防水层,影响防水效果,造成渗漏隐患。当上部建筑的自重大于地下水浮力时经过验算即可停止全部或部分降水,减少施工降水费用。
2.2 施工工艺流程
(1)基础底板部位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垫层施工→基础底板防水→防水保护层施工→铺外贴式止水带→后浇带下沉加厚部位钢筋绑扎→填设挤塑聚苯板和安装中埋式止水带→浇灌下沉加厚部位混凝土→绑扎基础钢筋→后浇带侧口钢板网封闭→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后浇带顶覆盖防护→安装膨胀止水条→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2)地下室外墙部位施工工艺流程
外墙钢筋制安→附垛墙钢筋安装→填设挤塑聚苯板和安装止水带→外墙模板安装→后浇带侧口钢板网封闭→外墙内侧预埋螺栓→浇外墙混凝土→安装膨胀止水条→安装后浇带内侧模板→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3、施工要点
3.1后浇带超前止水钢筋绑扎:基础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的附加板带从土方开挖到防水保护层的施工内容与基础底板一起进行,钢筋施工时先绑扎附加板带的钢筋,再绑扎基础底板及后浇带的钢筋。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导墙的钢筋在外墙钢筋绑扎之后进行。附加板带和导墙的钢筋绑扎时要控制好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尤其是橡胶止水带和变形缝的位置,钢筋不能碰到止水带和填充变形缝的挤塑聚苯板,保证混凝土完全握裹住钢筋,并与止水带和聚苯板贴合紧密,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和沿钢筋发生渗漏,实现混凝土的自防水和止水带的防水效果。
3.2橡胶止水带施工:基础底板后浇带的超前止水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在附加板带完成防水保护层施工后,弹出附加板带的中心线,将橡胶止水带的中心与弹线对齐、平展布置,与保护层贴合紧密。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的导墙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在导墙钢筋绑扎完成后沿导墙中间通常布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导墙的中心线(即变形缝的中心)应重合,并伸入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附加板带内≥300mm。
3.3变形缝留置: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的变形缝留设在附加板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之上,外墙的超前止水后浇带的变形缝设在导墙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两侧。变形缝宽30-40mm,采用填充挤塑聚苯板、在附加板带和导墙钢筋上绑扎15mm垫块固定的方式留设。
.png)
地下室底板浇带超前止水构造图
3.4后浇带模板安装:基础底板后浇带和外墙后浇带的侧模采用快易收口网加背衬Φ18@300mm钢筋骨架的方式留置,骨架钢筋与底板和外墙的附加钢筋点焊固定,快易收口网用扎丝与钢筋骨架绑扎成整体。
3.5超前止水混凝土浇筑:浇注基础底板和外墙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时,应先浇筑超前止水附加板带和导墙部位的混凝土。浇注时混凝土要从变形缝两侧对称、均匀下料,两侧同步振捣,防止变形缝偏移和破坏。
3.6后浇带清理:后浇带清理时要剔除侧面的钢筋骨架和快易收口网,表面凿毛处理。
3.7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进行二次压光,养护时间≥28d。
4、质量控制
4.1材料要求
伸缩缝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要有出厂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不得破损,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配合比与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应为抗渗混凝土。后浇带使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限制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止水钢板带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应安装牢固。
橡胶止水带应尽量减少接头数量,如需接头,则需请厂家专人负责接头,保证接头质量。
4.2质量要求
(1)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要固定牢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偏移或破坏,失去防水作用。
(2)后浇带处混凝土不得有湿渍、渗水现象,符合一级防水等级标准。
(3)补偿收缩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龟裂、收缩裂缝等现象。
(4)模板应定位准确、牢固无缝隙杂物,细部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5)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发现后浇带侧面快易收口网或钢丝网固定不牢,层数少,导致底板混凝土从侧面流入超前止水后浇带中,应及时清理。
5、结语
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设计意图,增强了后浇带处的防水效果,避免了地下室后浇带封闭前渗透造成的后浇带内钢筋的锈蚀、地下室积水等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了地下室后续工程的施工难度,保证工程质量,减少了深基坑工程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整体工程进度,同时因后浇带提前封闭避免了常规做法时因垃圾杂物入内产生的清理费用及施工用水、雨水等进入地下室室内产生的抽水与清理费用,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
[2]ZJQ08-SGJB208-201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S].
[3]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