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包括土方施工、系统排水、水面景观、植物、假山构造等方面,为了确保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的精细化,既要提高施工的效率,也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做好资源的合理配置,采用最合适的施工方法,减少施工漏洞,做好后期防控,从而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施工;质量
前言: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具有复杂性特点,其涵盖知识面广,涉及到了地理环境考察活动、气候分析以及建设图纸设计等。目前园林施工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施工管理人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科学合理的对园林进行施工,保证园林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整体效果。
1、景观园林绿化工程分析
景观绿化工程作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改善城市精神面貌,建立生态型生活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对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化对环境的质量控制效果,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满足人们的需求。园林景观工程要与自然相互协调,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气候进行总结,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会结合城市的特点进行施工,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保证质量。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指的是通过地形改造、道路修建、绿化栽植和场地铺设等工序建设城市景观园林,这一工程从设计阶段开始到最终施工结束,重点关注的是整体的视觉效果以及绿化功能。景观绿化工程施工中,主要起到绿化作用的是地被植物、各种树木、花卉和草皮等,这也是整个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对象。景观绿化项目施工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良好的视觉效果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同时实现城市绿化的目标。在园林工程的建设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的发挥。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其施工的要点,明确相关的影响因素,加强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园林工程的综合效益,满足社会的需求。现代化的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通常都属于大型的工程项目,仅仅依靠单一的工作团队难以有效完成,一般是通过分包的方式,共同完成对景观绿化的整体设计。因此,在控制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时,必须关注每一个分包环节,通过全面的质量控制,提高对景观的建设效果。
2、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技术
2.1绿化植被种植土壤处理
土壤条件是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的基础条件,也是保证绿化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植物栽植前,必须做好对土壤的处理工作。在园林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园林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天气条件,以及土壤的结构和质量,都会影响到种植植物的成活率,应该确保土壤的结构和质量能够符合植物栽种和生长的条件。为了提高成活率,负责施工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调动现有资源来改善土壤的环境,例如挖掘深层次的土壤来和上层土壤进行互换,这样就可以给植物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其成活率提高。同时,通过设置排水管、排水沟等方式,降低积水对绿化土层的影响,并对绿化地进行整理,清理掉垃圾、杂草,为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2.2苗木种植
在对景观绿化工程中的苗木进行栽植时,首先,应进行突然处理,一方面,需要对土层进行深翻,但不同的突然要翻耕的深度不同,应对植被的底层进行施加有机肥,在翻耕后还应控制土地的平整度。其次,做好对苗木的运输工作。运输前,要仔细检查乔木的品种、数目、规格,根据苗木的特性进行分类包装,装车时,把苗木有序的摆放。在提运土球苗木时,使用绳子对下部进行绑扎,然后再进行运输搬运,如果在苗木到达种植现场后,不能及时进行种植,需要集中假植,并用土将土球培好。再次,进行定点放线。对不同类型的植物,使用放线方式也不一定形同,在实际进行放样工作时,需要考虑植物的种类等因素,植物进行放样时,应考虑苗木的蓬径,然后在保证其视觉效果的基础上,根据其长势进行间距调整。
最后,在栽植过程中,园林植物种植技术的每个程序都要重视。为保证其成活率,考虑植被的生长习性,在遵循生长规律的基础上,确定种植的时间和种植的方式。首先把种植场地清理平整,填上种植土壤,根据植物土球规格的不同挖树穴,最后施加肥料。种植完植物之后要逐一分层把种植土回填,捣实,可以保证植物的根直接接触到回填种植土。在实际栽植过程中,应先按照施工放样的标记点为中性向下挖坑,土坑的大小根据苗木土球的大小确定,尽可能保持圆形状态。
2.4绿化养护
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所以,相关部门需出台园林养护管理的统一标准和要求,使得园林养护工作更为合理、规范。而园林绿化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循后期养护管理指标,完成园林绿化中的养护管理制度,根据乔木生长需求,及时为乔木补充营养元素。 在完工以后要有专门负责人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绿化项目负责人了解各类植物的习性,定期对其进行养护,植物浇水、除草以及修建工作,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后期依旧保持美观效果。最后,通过对气候、温度和大风天气等方面的掌握,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树木支架的牢固性。
3、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积极做好施工前期的各项工作准备
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施工的标准规范来进行施工, 施工前合理的规划工作能够保证绿化景观建设顺利开展,保证施工方案、技术的合理性。要根据园林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其中的施工流程和施工材料的分配,要做到科学合理,保证整个园林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进行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方案进行材料规格、大小、性能、类型的选择,制定合理的材料使用方案。分析绿化景观的生态效益、呈现效果、植被生长特点等信息,并进行科学的规划,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对建设地的环境、场地等进行深入的勘察,明确绿化景观的规划情况,了解施工地的地质特点、土壤结构、土壤含养情况、地下管道的排布等,以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冲突,防止破坏建设地原有的环境和基础设施。
3.2合理划分工程施工职责
影响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因素较多且十分复杂,建议应当合理的划分工程施工的职责,明确每个部门的责任,保障整个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质量,努力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时,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根据任务分配,进行分责到人,进行施工小队的组建,进行施工工程的规范,制定全面的施工文件,规划施工过程,将施工进度、成本使用等因素进行科学详尽的规划。要对园林的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园林的整体特点,制定相关的施工方案,不但要保证园林在建成之后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3.3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单位必须做好各项措施能够符合绿化标准的规定,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施工建设,才能更好的完成园林绿化工程,提高绿化工程的效果和质量。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实现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结合,从细节处对质量进行把关,减少工作失误,从而保证园林工程施工的高效完成。 因此,必须在施工前做好交叉施工单位的沟通工作,加强不同施工环节的交流,实现对施工进度的控制,为每一个施工环节提供充足的施工时间。通过培训和招聘高素质施工团队等方式,提高景观绿化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提高施工的质量。另外,还可以建立质量监督管理效果,提高对施工流程的监督,落实施工人员和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
4、结语
总之,在园林建设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施工技术方面的难题,对园林建设最终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绿化景观园林建设者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并利用相应的技术,提高景观绿化设计的效果,加强对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佳楠.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与工程施工控制解析[J].现代园艺,2018(20)
[2]陈关仁,冯伟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控制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