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张平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张平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身份证号码:23010419870522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施工是土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提升混凝土施工水平和质量,为整个土木工程的高质量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合建筑材料,其对于配比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只有确定配比符合实际需求,才能让混凝土施工技术为土建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效果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在开展土建工程时,如果无法致使混凝土施工技术逐步提高,促使土建施工工程在投入社会使用后,实际效益逐步下降,甚至会给工程管理人员带来无法挽回的消极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其技术分析尤为重要,本文的主要针对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相关分析。
        1土建混凝土施工简介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是综合性较强的施工项目,混凝土施工一般包含在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土建施工项目的质量。混凝土施工在外观以及质量方面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土建混凝土施工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整体上来看,很多问题都是因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足造成,很多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了解掌握不够深入,在施工中经常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导致施工质量无法达到工程建设要求。此外,土建混凝土施工内容复杂,环节众多使得施工难度大幅度提升,很可能因系统规划的不足陷入混乱,出现工序衔接问题,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气候因素对土建混凝土施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配料技术
        混凝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而混凝土的性能则由其原材料的性能和配合比来决定,因此,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应根据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原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且通过相关实验来确定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从而保障混凝土的性能,进而保障土建工程的建设质量。
        2.2混凝土振捣技术
        混凝土浇筑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一振点的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不再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4倍,与模板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应小于50mm,保证上下2层混凝土振捣均匀。采用平板振捣器时,移动间距应保证平板覆盖已压振实部分的边缘。在浇筑柱墙和梁板连成整体的混凝土时,应在柱墙浇筑完成后间歇1-1.5h,再继续浇筑,以免柱墙混凝土泌水沉落交接处出现裂缝曰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有主次梁的楼板,应顺次梁的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板长边方向浇筑。
        2.3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施工人员在混凝土进行浇筑作业开始之前,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对现场的场地进行清洁以及整理工作,将现场的一些杂物及时的清理走,确保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能够顺利进行。对场地进行清洁,也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使用质量以及使用之后的效果。如果没有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就会使得施工场地相对较乱,无法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效果。第二,保证混凝土所需要浇筑的模板符合实际质量需求,模板的大小、方位、硬度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在实际使用混凝土浇筑时的效果。为此要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展之前,对模板中各个参数以及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计算,确保在浇筑时能使得浇筑后的作业符合实际需求,对未知的、可能存在的潜在因素做好预前处理,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开展浇筑作业施工。

第三,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一旦出现不适应的因素,需要快速的停止工作。对于异常情况,要在第一时间之内找出原因,并且及时进行处理,才能保证其浇筑的材料匀称,且让混凝土浇筑后的材料达到最佳效果。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都是一次成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建筑的间隔时间以及次数,促使浇筑作业能连续不间断的进行,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材料本身的紧实度,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2.4留缝技术
        混凝土留缝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即混凝土浇筑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混凝土浇筑工作多次完成,并产生缝隙。施工缝处理的过程中,应具体确定缝隙位置,并选用适合的填充材料,以此保证缝隙完整性。若留缝技术低效运用,现有裂缝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逐渐扩大,最终土建项目质量会大大降低,导致土建项目安全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2.5混凝土养护
        在进行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之后,对于混凝土硬化的初级阶段需要进行良好的养护。进行良好的养护工作可以使混凝土的外观更加美观,并且减少裂缝的产生,加提升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在这个过程中,养护工作主要是对于混凝土路面的温差以及早期的进行养护。还需要根据混凝土截面构件的不同以及土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其相关性质,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不同的控制。只有对于不同的混凝土,采用适合的控制方法,才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中间温度,从而对于温差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作用。在进行混凝土的早期养护过程中,主要是为了防止昼夜温差较大或者是外界的自然条件对于混凝土产生的各个方面的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拆除防护膜之后还需要对于混凝土坚强全湿养护。
        3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在土建工程中稳定的开展,为土木工程其质量整体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要对混凝土实际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进行简要分析,确保该事项能够在实际施工中被得到特殊关注。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开展土建工程施工之前,作为施工企业的管理者根据不同土建工程施工的实际特点,以及实际要求制定科学且合理的施工计划,在施工计划中制定完成后,需要进行三方审核,保证所使用的施工计划符合实际需求,同时也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环节的检测,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实际要求,加大检查工作的力度,确保使用的混凝土质量符合土建工程的整体要求,也能保障在该土建工程实际投社会之后,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让人们放心地去应用该土建工程。第二,在土建工程施工开展时,要重视混凝土技术在实际施工现场的排水以及防水工作,同时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施工环境干净也是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的方式之一,尽可能地消除由于环境以及外界因素而导致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较差的问题。优化施工现场环境,不仅会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效果,也能提升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做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型的土建施工现场。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关系着工程整体质量,这就必须要对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加以掌握。在确保混凝土使用质量达标,必须要对原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并做好材料配置、检验等工作应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可靠,这就能够为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子照.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居舍,2019(08):69-69.
        [2]何文超.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8):65-67
        [3]徐世超,于凯.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8(19):1678.
        [4]张子照.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J]. 居 舍 ,2019(0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