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信息化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生产管理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在线监测系统、便携机系统的信息化构建。而且。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采取有效手段予以解决,这对提升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电力市场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信息化技术;应用
1信息化技术运用于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意义
在现代信息社会,电力系统对于输电设备的检修实际上是基于对个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离不开信息化技术。因而,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就必须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这样才能完全从传统的检修方式中脱离出来,实现检修工作的转变。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对输变电设备的检修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的维修风险,延长其使用时间,并改进产品质量,因此,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对电力系统的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时非常重要的。考察对各种数据类型进行的标准化规约处理是状态检修信息化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也正是因此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在其检修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且广泛的应用。在这里,现代信息化技术系统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简单的框架,而是必须与外接系统发生交互操作的,因为单一的系统几乎不可能囊括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互联网的应用也使得交互操作逐渐成为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2当前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与改进的时代背景下,许多电力企业都逐渐提高了对信息化技术的关注度,并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设备状态检修与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在20世纪末就已经出现,尽管中国在信息化技术上的起步相对较晚,但仍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应用成果。信息化技术在电力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人工劳动量大大减少,而且还有效降低了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安全生产隐患,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长,且运行的速度与可靠性也提升了不少。设备状态检修信息化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对各类数据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然而,由于现阶段中国大部分电力企业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水平尚不够成熟,许多应用都还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无法取得深层次、高程度的信息化处理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目前的电力工业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且经济技术的整体水平亟待提升。电力企业在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数据漏洞和问题,导致数据状态量的缺陷表象和扣分准则出现较大差异,而计算机根本无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检测与处理,最终致使设备运维检修人员在定位故障的时候发生失误。
除此以外,由于计算机系统无法直接从缺陷库中提取相关状态信息,致使状态量的评估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要有效改善上述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力度,使电力企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必须为信息化技术的切实有效运用提供多方面的技术支撑,这样才能为该技术在电力领域的普及提供保障。
3信息化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对策
3.1打造科学而完善的输变电设备生产管理体系
要使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就必须打造一个科学完善的输变电设备生产管理体系,即GPMS。若缺乏该系统作为依托,状态检修工作只能成为无源之水。
输变电设备生产管理体系由多个业务部门组成,其覆盖面非常广,而且流程相对比较复杂,每一环节都需要处理较多的数据,要求必须做到信息的实时关联。
为了满足生产管理的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和全方位集成的要求,必须积极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等先进技术,不断推进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信息化。以及电力企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发展.工作人员应以传输和转换的日常工作为切入点,为整个团队收集数据和信息。这不仅有助于有效完成日常工作,而且还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各种详细的报告。提高管理部门、检修部门等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部门间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
根据输变电设备生产管理体系的特征,最好采用三层及其以上的B/S结构形式,形成以对象为导向的组件化结构系统,同时,还应当注重XML技术的应用,借此来增强系统的开放性与扩展性。
3.2构建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
信息化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来构建设备检修辅助系统,进而达到检修智能化与信息化的目的。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了一个专业化、标准化的监测平台,可实现设备状态的辅助决策与自动展示。由此可见,该决策系统的建立是信息化技术的一大主要表现。
一般来说,辅助决策系统都具有以下几项作用:(1)报告、收集和管理信息。借助辅助决策系统的数据报告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系统设备的实验报告和分类账的及时审批和管理。作为现状评估的基础,信息收集和在线监控系统属于辅助决策系统的核心部分。(2)网上监控。在线监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预警、状态诊断和状态评估。预警主要指预警规则和预警信息。所谓的预警规则是指建立传输和转换设备的测试数据范围,从而为发展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标准。预警信息是指数据信息的显示、发布和启动状态的检测模式。状态诊断板主要负责识别和判断预警板传递的信息,然后准确判断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和故障的具体部位。本节涉及的数据信息范围很广,包括故障数据、设备基本参数等。
鉴于此,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必须确保其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与储存能力。状态评估是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判定设备健康状况的过程,它是在线监测系统最后的功能,同时也是与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环。
3.3组建便携机系统
当设备维修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设备维修时,往往需要参考各种数据信息。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在到达故障设备现场后的第一时间很难获得如此大量的数据信息。这需要开发一个便携式机器系统,作为电力传输和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枢纽,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利用服务器实时下载所需的数据信息,对现场的工作条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此外,将实际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后,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使设备状态评估报告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结语
总之,信息化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设备状态检修的效率与准确性。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中国不少电力企业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重视度,使其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最大限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海峰.刍议信息化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运用[J].机电信息,2014(9):83,85.
[2]卢敏.金华热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