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信息化、多元化和开放化的世界,中国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新时代、新形势,迫切要求班主任树立全新的育人和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级管理工作。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心智尚不成熟,心理生理发展正处在成长期,具有典型的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求成性等相互交错的特点,处于不断成熟的过程,变化性和可塑性很大,另外,农村家庭的孩子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方面还是和城里同学有一定差距的,差距也意味着教育的契机。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提出“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可以说,将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系的构建,置于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班主任核心素养,是指胜任班主任工作的各种要素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要素,反映了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知识、能力、态度的统一,是班主任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格精神的综合作用。班主任的核心素养是在了解研究学生、有效沟通交流等基本能力基础上,所具备的班?管理、学生教育、心理疏通、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方面相关的特殊能力。结合农村初中学校学生的特点,我认为班主任起码应具备这样几项核心素养:
(1)过硬的专业学科素养,这是教师成为一个好班主任的必要条件。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初中生会更多地关注老师的学科教学水平,教师的威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知识的教学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应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此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成为学校的骄傲。”所以,班主任对所教学科知识的掌握要精深和广博;既懂得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还要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例如,有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实验知识以及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能把本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术造诣,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应该把自己有关的知识、学校里的资料、演示材料、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知识背景等结合起来。
(2)深厚的教育专业素养。作为农村的初中班主任,要管理一个来自各种情况家长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的背景的孩子们组成的班级,既要掌握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心理学、学校教育管理心理学、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起来才会游刃有余。
(3)高超的组织能力。班主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级活动的效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要建设优秀健康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拥有与时俱进获取新知创新使用的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组织班级管理、文化建设和各项活动的能力,机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等。
(4)健康的心理品质。班主任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所以自己首先要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其次还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给予每个人学生相同的爱,尊重孩子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面对未成熟孩子的各种冒犯和幼稚行为不贴标签不进行反攻倒算打击报复,要有一颗宽容心,用发展眼光看待这样的学生,岁月终究会使同学们逐渐成熟懂事。
(5)明细准确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班主任工作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不断与人沟通的工作,与学生、家长、科任老师、领导等沟通。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是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必备条件,是班主任的基本能力++++素质。一个干练的班主任教育学生,如同琴师操琴一样,触动着人类灵魂的心弦,刺激之、兴奋之、鼓励之、安慰之。由于班主任多数是直接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显得特别重要。正如夸美纽斯所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这就要求班主任的语言要言之有物、真实可信,富有针对性;要言之有理,充满着哲理情趣,富有教育性;要情理交融、声情并茂,富有启发性;要用语恰当、观点正确,富有引导性。
那么,从哪些方面去提升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呢? 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多途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教育素养。
(1)将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相结合。首先,我们都知道,本着树德立人的理念和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需要,学校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如开展团建活动、邀请专家讲座、优秀学校班主任工作实地考察等。真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各种组织的各种活动,班主任们都应创造条件积极参加,认真听讲,适当做好笔记以备过后学习之需。另外,我们也要根据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班级班级管理经验、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班干部培训等方面的欠缺来进行补习、补习要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重点之处要多加揣摩和反思。掌握的理论越多越充裕用来开展班级管理和建设时才会越加得心应手。
(2)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我国有句古话讲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听讲座、学专著等是属于理论学习。理论知识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到底可不可适用于自己的班级管理,还要与自己的班情、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总结摸索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
(3)将学习与反思、总结结合起来。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们各种途径的学习、实践,都需要反思、小结、改进、再实践、再小结……这样一个螺旋式进步的过程。
2,多渠道修炼提升自己的亲和力,注重情感疏通与链接。“亲其师方信其道”道破了一个道理,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中,相互认识、交流、影响而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愿意相信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一切,这样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为此:(1)班主任要播洒可贵的爱心。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班级管理工作,主动提升班级管理效能。平时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悦纳每一个性格各异的同学;课堂沟通或评语时多给与学生正面、积极和引导性的评价;在学生遇到挫折、困难、迷茫时给予有力的帮助;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因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2)多专研,练就过硬教学素质。身正为范,要博览群书博。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崇拜和喜爱。另外为他们创设一个轻松,和谐,趣味,愉快的课堂、人文的课堂,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上课时,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3)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扬长避短,改进各种不足,尤其性格缺陷,把握好与学生的亲和度。性格过于急躁的老师、对人过于苛求严肃的老师、学生一犯错就重惩罚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还是比较远的,有的远的只剩学生对你的畏惧与抗拒;反之,有的老师与学生相处时过于没有原则,过于迁就学生,对有个性的孩子不敢管,与大部分学生情感关系会不错,但是往往会纵容出几个“班霸”出来,过分的还会严重影响班风的建设。因此,我们班主任要认识自己的性格缺陷,通过自我调适或借助班委会、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来弥补不足,保持与学生适度的情感距离。
3,注重全方位借力,提升班级管理实效。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并不是一个人在孤独地“战斗”,学校、科任教师、家长、班干部、社会力量等都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注重全方位借力,要善于整合不同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不断取得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实现对于学生全方位的教育,促进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善于借力于家长。平时就应该尊重、理解所有的家长,尤其我们淳朴的农村家长;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体谅家长某些过激的言行;要和家长们保持经常性的积极沟通和联系;要勤做家访;要给予家长们丰富的家庭教育技巧和经验;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其次,借力于科任老师。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老师们不同的人格魅力,使我们的科任老师都会拥有自己的一些“超级粉丝”。所以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建立同盟关系,形成教育共同体。任课教师是班主任最亲密的同盟军,一方面班主任应积极维护任课教师的权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教育力量,另一方面要与任课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为实现班级管理的优化奠定基础。再次,班主任要努力选好班干部,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陶行知先生就主张要教育学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要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就需要选好班干部,充分分解班级管理任务,使人人有事做,强化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后,我们要善于借力于社会。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环境对初中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因此,我们有的时候可以带领孩子们到社区、医院、敬老院等地方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也可以采访或邀请当地的名人、优秀党员等给同学们讲讲各种励志故事、人生感悟。
4,掌握了解班级和学生的科学方法。(1)资料分析法,现成可用的有学生的学籍资料、班级日志,同学们之间的相互评价,老师也可以通过观察、积累同学们的新的资料;(2)观察法,通过长时间的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随意不定向和定向跟踪观察。具体可用察言观色、辨声析音、洞悉举止行为法。(3)问卷调查法。对于一些简单的或具体的事实性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开放性或封闭性问卷的方式来了解班级和学生的思想状况、要求、愿望、情绪、兴趣、追求等。(4)陶冶教育法。通过使用表扬奖励、批评惩罚起到扶持正气、打击歪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可以创造人人争相进取的氛围。陶冶教育法,可以是①班主任的感化。它包括班主任给予学生满腔爱的情感感化和班主任的人格感化。也可以是②环境陶冶。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就是这个道理。古人强调的“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孟母三迁”更是历代相传的佳话。或者是③艺术的熏陶。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雕塑、诗歌、文学、影视等,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形象概括,寓意深厚。学生能从中获得美感,受到启迪,从而明辨事理,感悟人生。(5)心理疏导法。班主任要学会运用心理测试、心理调整、心理会谈等方法,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了解自己与环境,增进身心健康,获得良好的适应。
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对整个班集体建设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因此注重提升班主任的核心素养,督促和引领班主任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是一个非常现实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当前,我们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状态下,也要重视提升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确保他们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这对于优化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章和书目
1,《浅谈提升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策略》
https://wenku.baidu.com/view/f92aa13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a.html
2,《浅谈“亲其师,信其道”》董燕;《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19期。
3,《班主任与班级管理》刘岩、王萍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