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巩固、教学设计、不确定因素的应对处理等方面,运用策略调控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堂行为调控;策略研究。
新课标指出:学生应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是实际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学生对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10-15分钟,其余的时间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巩固策略
1、小学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一堂课下来很少有学生是整堂课认真听下来的。半数以上的学生上课15分钟后开始出现做小动作、发呆、说空话等系列行为表现。
【策略尝试】 我在一年级课堂教学时,每过10分钟左右就提醒一次学生的坐姿,重点表扬几个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的学生,表扬形式也尽可能多样,除了口头表扬还可以有奖励小红花、全班鼓掌等形式,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我会尝试着用一些琅琅上口的小口号,例如:“一二三、手摆正”,“四五六、坐端正”,“小嘴巴、不说话”等等,在学生纪律松懈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时经常使用,使学生在对口号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将注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来。
2、在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忽视教师提出的要求而自行摆弄学具,比如计数器,小棒,立体图形模型等,并没有做到带着问题去进行操作,这样一来小组合作就成了学生在课堂上玩耍学具的情景,失去了应有的教学作用和意义。而且学生在小组合作结束后也容易被学具影响,上课的注意力转移到摆弄学具上。
【策略尝试】 在开展小组合作前,教师应把合作的要求讲述清楚,并请几个学生来复述要求,让学生明确要求、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就不会去玩弄学具了。另外,将使用后的学具暂交给小组长保管,贪玩好动的学生就失去了玩弄学具的机会,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一些,课堂教学也自然会更有效。谚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这可以说明人的行为、习惯、性格在人的一生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严谨巧妙的教学设计策略
1、小学低年级学生充满童真,非常喜欢猜谜、小游戏等环节,也非常喜欢动手操作,常规的课堂导入、复习导入等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乘法口诀、笔算除法的书写规则等数学知识的记忆,多数学生会死记硬背,常常会遗忘,而且学生对于枯燥的记忆提不起学习兴趣。
【策略尝试】 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
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我设置了一个“猜一猜”的环节,把每一个图形中间都用一个小纸片给遮住了,学生根据露出的角的个数猜是什么图形,从而自然引出“角”的概念。如此,导入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学生反应也比较热烈,为接下来的环节奠定了基础。
在探究新知的活动环节设置时,本着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动脑的原则,我组织学生拿圆片折角,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比较角有什么不同,在轻松愉悦的操作氛围中学生体验了角有大小之分,比直接讲授效果要好很多,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
2、作业设计时,我利用小学生好奇、争强、乐胜心理,适当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如“夺红花”、“比比谁最聪明”、“闯关小游戏”…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以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策略尝试】 以《10的分与合》为例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10的分与合这一课非常关键,奠定了以后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多数教师新授课时会用分小棒的方法引导学生记忆,课后让学生自己背诵记忆。这样单纯的记忆其实效果不佳,因此,我在教学的时候利用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课堂上我鼓励同桌之间边做拍手游戏,边朗诵来帮助学生记忆10的分与合。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似乎更加受用,而且很乐意背诵儿歌,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记忆也更加深刻,学习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基于教学预案下不确定因素的应对处理策略
有时精彩巧妙的设计在调动学习气氛的同时还会增加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部分活跃的学生会更多沉浸在有趣的学习气氛中而忽略了知识点本身,一些学生好胜的性格致使他们上课随意发言。
【尝试策略】 以《角的度量》为例
在一次常规展示课活动上,教师非常擅长调动学习气氛,学生对于本课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求学欲望。在教师给出一个角度要求学生动脑用现有的工具(直尺、三角板、圆形纸片)进行测量时,多数学生是按老师的思路来回答,结果有个学生站起来出其不意:“可以用量角器啊”。当时教师立马制止:“这位同学,你违规了”,教师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恰到好处。本课原先的设计就是先让学生感知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引出量角器的概念。教师的教学机智把课堂节奏又拉回到了正轨上,同时又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教师而言,每上一堂课就相当于打一场未知的战役。你不知道在课堂上学生会出现什么状况,但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让学生专注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课堂行为调控的策略还有很多,面对一系列已发现和尚未发现的难题,我们会通过查阅专业书刊、参加教研培训和请教专家等学习方式来不断探究、积微成著,为更深入研究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惠.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有效课堂调控的策略.考试周刊.2011年36期。
2.张丽莉.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探究.教学与管理.2019年4期。
3.陈惠惠.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行为管理的优化. 教学与管理.2016年15期。
4.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教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