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运用 张伟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张伟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防洪、灌溉等作用,其本身具有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四川省  610000
        摘要:水利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防洪、灌溉等作用,其本身具有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些水利工程在规划与设计中,由于其没有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等产生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因此,当前背景下,要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必须在规划与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
        关键词:绿色生态理念;水利工程设计;运用
        1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
        生态理念不容忽视,因为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完整的生态环境建立于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理念之上,它维系着人类、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平衡。过去的发展经验显示,一个缺失、不完整的生态理念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沙尘暴等严重自然灾害,因而生态理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水利工程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越发完善的建设工程,从本质上讲,水利工程学由水文学与工程学组成,在实际建设中,常常由于不能准确预知未来的生态危机,因此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就很容易被忽视。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首先应转变观念,将生态理念放在首要地位,把水利工程视为生态水利工程。既要保障水利工程的现实作用,又要重视水利工程的生态理念。
        2水利工程设计中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设计中采用原材的环保问题
        为了确保绿色环保目标的顺利实现,设计人员在开展水利工程设计时,必须全面的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使用的原材料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另外,石头也是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必需的原材料之一,但是施工企业主要是通过挖掘山体的方式获取水利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石头的,这种方式不仅对山体的植被造成了严重的薄厚,严重的还会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对水利工程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和影响。
        2.2施工后期环境恢复不理想
        设计人员在开始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前,必须对环保和水保等各方面的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如果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应用绿色设计理念的价值,那么不但会影响到后续水保措施实施的效果,同时也无法达到在短期内恢复被破坏生态环境的目的。
        3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实地考察水文环境
        在水利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要融入生态理念,实现良好的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效果。相关人员在项目规划与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区域内环境的特殊性,做好区域水文地质等自然地理条件的考察。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全面收集区域内的水文地质资料,保持水文资料等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并对这些资料加以分析,全面把控区域内的水文情况,使得其水利工程的设计中,能够充分以区域内的水文条件为基础。如果相关的设计人员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等了解不全面,在规划与设计中仅仅根据工程的建设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划与设计,就会导致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建设过程中无法实现工程功能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兼顾,在水利工程的实施中会造成严重的区域生态破坏。为避免出现此类问题,相关的规划设计人员需要与水文监测单位等加强合作,充分利用水文监测单位所提供的资料与数据,在勘察过程中,分配专业人员进行勘察,保证这些勘察人员能够获得较为完整、全面、准确的水文地质信息。在勘察过程中,要重视对先进勘察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建立水文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水利工程区域环境内的自然地理信息。


        3.2做好水土保持设计工作
        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废弃土对方等工序往往会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破坏施工现场周边的地表植物。随着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施工企业可以采取植树种草与工程施工紧密结合的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不仅达到了美化环境的目的,而且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比如,传统水利工程设计中土方开挖面经常因为处置不当而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如果使用绿色设计理念的话,施工企业只需要在开挖面上设计草皮护坡结构,就可以达到提高水土流失防护效果的目的。设计人员在运用绿色设计理念时,采取分区域规划设计,统一管理的方式,通过种草的方式有效预防水土流失问题,不但美化了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施工现场的气候,净化了空气质量,而且体现出了绿色设计理念的特点。
        3.3经济发展与可持续生态统一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即立足于水利工程的经济与社会特性,用最低的成本,构筑最优质的生态水利工程。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本质上就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尤其在国内面临污染严重、资源短缺的前提下注入生态理念,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破坏环境,从而減少资源浪费。在技术创新的带领下,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建设必将迅速发展,水利工程不仅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构筑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
        3.4大力推广环保材料使用
        水利工程中生态环保理念的体现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环保材料的使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环保材料涌现,合理地将这些环保材料利用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既保证了水利工程设计的经济效益,又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生态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首先需要设计者根深蒂固的环保理念,其次,需要设计者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环保材料有较为充分的了解,掌握不同材料的适用范围与施工要求等,在满足施工设计质量要求和经济收益的基础上,最大的限度选取具有环境友好性,有利于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的环保材料。实际施工中,常选用石笼、植草专用砖等环保材料进行护岸的防护工作,对于护岸的植被,常铺设膜袋等材料保护其健康成长。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对护岸及其植被进行保护,还可利用钢坝闸、翻板闸等技术不断强化水利工程的保护。
        3.5重视堤岸设计
        对水利规划与设计而言,其包含的内容较多,堤岸设计也是生态理念下需要重视的问题。堤岸在水利工程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河道与陆地生态的有效结合,如果在堤岸设计中遵循生态理念,可以建立完善的河道与陆地生态系统,保证生物多样性,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提供重要的条件。生态理念下,相关的规划与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河道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堤岸的防护性要求,并做好堤岸的绿化,提升堤岸结构的稳固性。比如以某地区堤岸设计为例,将活树桩夯入土壤中,堆积块石,使得活树桩成活以后,根系可以与树干等将块石与土壤形成统一的整体,提升堤岸结构的稳固性,并提升其景观效果。
        结论
        总之,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能源消耗,减少了电力以及其他相关资源的损耗。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开展工程设计工作时,必须严格地按照科学发展的原则和要求,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充分发挥绿色设计理念的优势,弥补传统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才能在提高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水平和质量的同时,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蕾.水利工程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10):9~10+96.
        [2]袁坷.探究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运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8:199~200.
        [3]王震.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框架思路构建[J].四川水泥,2019(5):97.
        [4]欧阳明,丁吉庚.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和研究[J].农家参谋,2018(24):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