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简述 崔江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崔江
[导读] 摘要:长周期和大体积是建筑物的两个主要特征。
        天津国际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天津  300191
        摘要:长周期和大体积是建筑物的两个主要特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许多不利因素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例如人员,物料流和资本投资。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建设公司应当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进行合理的监督。在查看公司的施工空间时,许多建筑公司没有注意施工项目的管理和建筑物的质量,这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安全隐患。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
        前言:
        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对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的质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最终实用性。如果要提高建设项目和建设管理的整体质量,则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当前项目管理和建设质量方面的差距,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1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行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国民的广泛关注,然而从建筑行业内部形势来看,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难以解决。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整体建筑的建造质量,也降低了人们的居住水平,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建筑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机制,其建筑的施工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1.1工程管理
        分包管理机制是建筑工程内部常见的管理机制,所谓分包管理即是将工程承包给外部的施工团队,再由外部的施工团队分派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各项施工操作。这种管理机制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经济成本,但是其存在的弊端更为明显。这种管理机制将各个流程拆分进行,分版块施工的模式容易遗漏步骤,施工方也难以统筹管理施工团队。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存在违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等现象,从而拉低了施工质量,阻碍了整体建造水平的提升。
        1.2施工技术
        现今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筑行业也迎合时代要求,以原有的建筑施工为基础,融入了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衍生出了渐进性建筑施工技术。这些渐进性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体现,而应用这些技术施工的建筑彰显着人们对建筑的高标准要求。现在创新出的施工技术均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所采用的技术也都是对原有技术的叠加,因此,可以看到现今的施工工艺仍存有原有工艺的身影,与原有建筑施工的操作步骤本质相同,建筑工人不可摒弃以往的施工技术,仍要熟练掌握原有的基础性施工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在施工中熟能生巧。而建筑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力,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其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就直接上岗,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无法攻克时,往往直接忽略,这难以维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也无法保障建筑物的建造质量,因而加强对工人的岗前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1.3监督体制
        我国建筑工程实行终检验收制,很多建筑问题都出现在工程竣工及居民入住建筑之后,虽然承包方会做事后诸葛亮对房屋进行补救,但是已对社会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直接降低了人们居住房屋的幸福感。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相关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监督机制,因而在对建筑进行质量监管时,缺乏科学性的理论指导,管理人员无法明确自己所应行使的职责。这种责任缺失感会直接体现在其对建筑的监管力度上,最终造成建筑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标准。
        1.4不合格建筑材料
        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直接导致不合格的建筑质量,这意味着工程师的工作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建筑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这会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应该对结构质量重点关注。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措施
        2.1树立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意识
        建筑企业若想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建造水平,将内部的管理工作做到极致,就必须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本质,只有对其本质有精准的认识,施工方才能真正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所规定的内容,最终树立起正确的施工理念。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从两点入手去制定相应的措施:第一,应该向施工人员大力宣传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让施工员工了解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建造出的建筑质量水平更高,也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施工人员只有切身体会到了这两方面工作产生的积极意义,才更愿意接受管理。第二,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做好自身的工作,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力度,并不断对管理的内容进行改进,保证管理内容落实起来的可行性更强。最好的方式是创建与管理工作有关的小组,并让小组成员深入基层,对建筑工人存在的不合理行为进行指导,以保证管理工作落实到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
        2.2创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体制
        不少建筑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大同小异,就是其内部仍沿袭以往的管理控制模式,而原有的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进程,落实的管理控制模式势必面临着淘汰,可很多建筑企业仍然故步自封。这就导致现行修订的管理控制模式的规章制度与原有的管理内容相冲突,因此,现行的管理控制模式在落实时就会存在困难。除此之外,面临的另一困难就是与管理控制有关的制度落实不到位。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机制,但是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建筑企业很难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机制,首要任务应该是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创建起与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并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及施工队伍的现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书面的形式整理健全的管理机制,让施工人员作为参考,以摆正自身工作态度。同时,管理人员在制定相关管理机制时要从各方面进行考量,从安全质量控制内容、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到员工自身的奖惩制度应该一应俱全,保证各项建筑工作均能稳步运行。
        除此之外,团队中的安全也相当重要,必须加强管理,并确保由谁管理和由谁负责,确保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履行职责,并履行义务。必须规范所有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这是保证员工责任心和热情的唯一途径,也是加强监督管理的唯一途径。由此,达到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3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建筑企业应该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以让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建筑企业应该定期聘请专业的管理导师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授课,主要授课内容为提升内部人员管理水平的一些措施,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除此之外,还应定期地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在这种强压之下,管理者才愿意自主地投入管理工作中。
        2.4加强对工艺技术的控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适当的过程技术控制:(1)在实际建设项目之前,有必要根据以下事项充分确定适当的过程技术计划和适当的管理要点。实际项目条件和相关合同标准,有必要控制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和施工质量。将技术和质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确保目的统一,并在很大程度上地,防止由于过程和技术故障而对建设项目造成的潜在威胁。(2)有必要根据实际结构确定建设项目过程中技术控制和管理要点的目标,并在技术水平上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以确保结构效果。并避免结构质量管理中的典型问题。有必要从全球角度重新思考问题,掌握工艺技术的关键要素,并不断优化制造商和机器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工艺技术具有专业性和标准化,不断完善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控制工作直接影响了建筑的整体建造水平,因此,建筑企业应该正视起来,分析出现阶段建筑管理控制机制所存在的不足,并制定相应的举措,以将面临的问题加以解决,建筑企业可以将上文举措作为参考,促进自身企业长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大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1):78-79.
        [2]胡敏杰.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居舍,2018(23):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