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富源水务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6300
摘要: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完善,致使很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非常依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防汛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此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是解决洪水灾害问题科学方式。本文从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入手,紧紧围绕水利防汛信息技术展开阐述,针对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进行全面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防汛信息;水利工程
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建设,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也不例外,尤其是各种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更是在水利工程防汛方面充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缓解重大洪水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明显的改善,下面文章重点从水利工程防汛信息技术角度阐述。
1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传统水利防汛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近年来,我国整体生态环境恶化,雨水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种状况下,提高了洪水发生的频率,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水利工程防汛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有效解决洪水频发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信息技术在各个建设环节中被广泛运用,尤其对水利防汛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也是开展防汛工作的重要途径。
2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内涵
现代水利防汛信息技术是利用智能云计算和智能云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水情信息进行的统一汇总处理、总结分析而得出的进行水利防汛工作所需要的有价值意义的信息。总体来说,将智能化技术结合起来在水利防汛工作中进行综合应用是水利防汛成功的基础。我国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气体的大量排放,极易形成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等异常气候,导致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降水增加,从而导致洪水灾害更为频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大量经济财产损失。洪灾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灾害,因此对水利工程建设和防汛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肃、紧迫。只有通过先进云技术的海量存储、远程控制等提供大量、准确的信息,才能做到对信息数据及时分析,及时掌握相关区域内的天气和降水等状况,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给洪水灾害预留充足的反应时间,提升防控能力,大幅度提高水利防汛工作的工作效率,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因此,智能云技术应用于现代水利防汛工作意义重大。
3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3.1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与传统技术进行比较,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能够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与网络连接后,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所需数据的精准性与时效性,并且可以向我国各个区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心传输与整合数据,还可以为水利防汛工作提供网络技术支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满足水利防汛工作需求的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防汛问题,可以通过该数据库调取数据,从而快速制定治理措施。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实际建设进度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在保障数据信息真实性的同时,全面提升水利防汛工作的工作质量。
3.2积极运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水文信息技术是依据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发展产生的,其在水利防汛工作中的应用要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各级单位要积极进行水文系统网络建设,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水文信息进行共享,而水文系统局域网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外联络网络;二是水利防汛专项网络系统。水利防汛专项网络同样也包括两大部分:一个分中心以下的“中心一卫星”型的汛情播报网,加上一个分中心以上的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这两个层级的水利防汛网络在分中心实现汇接,分中心经过光纤线路传输到各级水情信息中心,省级水情中心经过光纤与国家水利信息主干网络来实现连接,进而构成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水利防讯专网。
3.3积极运用水文信息数据库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各个地区的重要流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水文观测数据信息。
与此同时,我国水利监测站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使水文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在逐渐增多。水利工程水文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对水利工程防汛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具体作用为:在开展防汛工作期间,要根据最初的水文信息确认具体的水位、雨量和流量等相关数据,然后将具体结果与预测的信息相,通过对排涝工作内容的分析,为水利工程防汛工作提供更有实际意义的指导意见。现阶段,我国在建设水文数据库信息方面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逐渐建立了联网的数据信息库,对后续高效率地开展防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4积极运用防汛视频会商系统
当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因为其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优点,所以研究人员加快了其应用于水利防汛工作的速度,并通过互联网建立了相关的远程防汛会商系统。所谓会商系统,即将信息以图片、视频或音乐等方式利用超文本信息系统集合成为会商信息并展示出来。它具有交互、便携、动态等特性。视频会商系统就是以远程视频为传播手段,通过宽带网络连接为纽带,将每一个节点内的水量、水位、降水等水情用文本、音频或图像等方式传输出去,于是在每一个节点的工作人员、决策人员或专家便可以通过视频进行远程讨论、交流、决策或指导,充分解决了必须亲临现场等弊端,大幅度提高了决策效率。因此,将视频会商系统应用于水利防汛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使防汛工作布局更合理、更科学,减少了洪汛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
3.5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水利防汛指挥、决策系统中的运用
在水利防汛工程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准确采集防汛工程建设的大量信息,将多种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后进行具体分析。此外,在水利工程防汛工作中,应积极运用监测技术对防汛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根据不同的状况运用不同的防汛措施,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帮助施工人员减少工作量,简化工作难度,这也是现阶段水利防汛工作顺利开展的要求。
4水利防汛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培养信息化人才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作为施工作业中的重要主体,人在进行施工作业中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好坏。所以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防汛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同时加强其培训。利用学习交流的机会,定期对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加强信息化方面的建设与培养,同时加强防汛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及操作手法,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人才的建立。
4.2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
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信息技术必然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可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以广泛使用,同时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普及也将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中可以大大提高防汛的监测结果,进而不断创新一种新的模式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良好发展。
4.3不断创新信息技术
从信息技术的应用结果来看,每项水利工程建设在不同区域、不同情况下都对水利工程信息技术有着较为特殊的要求,所以不能千篇一律,采取同一种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从实际出发。依据水利工程建设的防汛信息进行合理判断,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加以创新。所以,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必须明确其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依据不同提供有效的实施策略,真正意义上充分发信息技术在防汛中的重要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发展进步,对社会中各个行业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开展水利防汛工作时,将实际工作状况与防汛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根据防汛工程不同的需求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这样在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同时,也能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洪戬.水利防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8(10):71.
[2]黄开春.微探信息化系统在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1):159.
[3]王海亮,袁秀伟.水利防汛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7,3(1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