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乐清 3256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管理中核心内容,是保证工程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想要基础设施在建筑行业中脱颖而出,那就要降低建筑的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价值,但是想要降低工程建筑的成本要考虑更多的问题,由此可见,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想要降低建设的成本就要做好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这样才能更加有序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且稳定的发展,就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说明,旨在为优化造价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参考。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建筑行业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工程造价管理能力与现阶段社会经济情况之间的差距较大,受到信息技术水平低下、行业标准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对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所以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BIM技术,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稳定提升。
一、BIM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通过BIM技术,可以为整个建筑工程提供一个降低成本且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优化作用,也可以说BIM就是建筑信息的模式,通过对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数据的整合,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并且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效率,控制成本。当然BIM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特点也是很清晰的,它能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建筑各项数据和信息的整合,帮助设计师协调解决工程施工前后出现的碰撞问题及设置问题,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对建筑物的前期模拟,使一些细节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比如说紧急疏散的模拟等等,都是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模拟设置,最后BIM技术还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优化性,它能够有效的优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所有的施工设计问题及运营方面的问题。
二、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BIM的重要意义
首先,BIM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的提升工程量计算的效率,造价人员可以通过对BIM建模软件中内置的参数化构件的调用,来对构件的规格、尺寸等信息进行正确赋值,进而以此建立三维模型,而模型则可以通过关联性运算,来对工程量进行正确输出,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大减轻人工计算的时间与成本。另外,造价人员还可将BIM模型形成的标准格式文件直接导入造价软件中,造价人员只需要根据构件项目特征选取正确的计算规则,汇总相应的工程量。同时,标准文件可以被多个建筑环节分享使用,如此就可以避免手动计算的错误以及二次输入的错误概率,有效的提升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目前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不足
1.信息处理效率较差
在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清单子目列项,五要素等包含了海量的信息量,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传统方式很容易发生失误,人工处理数据难度较大,工程量计算速度也较为迟缓,导致概算结果设计准确性下降。另外,由于实际施工过程十分复杂,信息不够透明,以至于建设单位对于成本控制难度增加,施工阶段中对于工程进度核算难度增加,进度款项支付依据不够明晰,全过程信息无法完整收集,信息处理的速度也较为缓慢,影响整体的精细化管理效果。
2.计算模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
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和计算模式还沿用传统定额计价模式(基本公式:定额+费用+文件规定),这种方式计算得到的信息数据与市场发展的情况不吻合,信息内容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不符合现阶段市场快速变换的形式。另一方面受到不同地区发生状况不同的影响,工程项目开展消耗的费用无法与当地生产力水平一致,所以在工程造价计算时不能单单运用套用公式的形式,为了使计算结果准确化、科学化,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充分衡量。
3.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共享意识
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是比较繁琐的,并且在整个工程造价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也有很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具有很大的挑战,因此想要成为市场经济的佼佼者,市场中多家建筑企业都不愿意把信息资源共享,造成资源信息单一化。另外,企业内部会存在一些机密性文件,这些文件都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就导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不能密切的共享展开,这样一来就对数据管理以及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展开大打折扣。
四、改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1.BIM技术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工程施工前,造价管理人员应运用BIM的信息模型制定出不同施工节点的造价成本控制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现场的造价控制人员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成本控制,如出现与计划不符的情况,应及时组织调整,以此来实现对施工现场成本的实时控制。例如,借助BIM技术可以快速导出材料使用计划,做好材料的限额领料工作,现场的工作人员只需将现实领料情况与计划材料使用计划进行对比,即可查出与计划使用是否有差异,在差异出现时及时改正,进而有效控制建设成本。传统的造价控制模式下,工程量等信息都在二维图纸上体现,并且整个施工的进度、质量、变更情况的控制都依靠现场工作人员的控制,其他部门不能对现场的具体情况详细掌握。因此,在进度款申报时,经常会出现资料不对等的情况,为确保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符,造价管理人员需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调查与核对,加大了工作强度。而运用BIM模型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将施工进度随时传递到系统,通过数据库的更新,将实时数据及时分享至各参建方手中,参建方的工作人员利用所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准确计算出当前时间节点的工程量数据,了解施工进度情况,按照实际工程量给付工程进度款。
2.让信息传递更加完整、真实
建筑工程建设周期往往较长,在各个阶段工作主体不尽相同,包括设计主体,施工主体,管理主体,监理主体等等,不同主体使用的软件不同会导致数据信息沟通不畅,在数据信息传递过程中还容易导致信息流失。而采用BIM模型后,项目信息能够整合到同一个模型当中,有利于多方信息的整合,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将建筑单位设计意图和施工单位施工情况传递给各个单位,且这种信息传递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避免信息流失带来的损失,更加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实现精细化管理。
3.改善传统设计整合滞后情况
从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中,管理人员对数据的调取多数采用以往数据的分析进行工程造价的估算,一方面给管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数据准确度,因此利用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的估算,减少了人工的成本,也能够加深对数据提取的效率,并且BIM技术可以在计算机处理的运算中,选出施工的最佳方案,这就是科技时代下的BIM技术的作用。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尤为重要,而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更是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因此,工程项目的所有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数字模型随时收集施工各阶段的信息,有效的对施工工程进行监督,当建筑模型出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BIM及时的修改。总而言之,BIM这种工程项目中的精细化管理策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日后的发展中,一定会被更多的企业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桂梅.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158.
[2]聂春龙,汪萍萍,刘雪洋,等.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精细化管理实例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02):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