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蓬莱市委党校 山东蓬莱 265600
摘要: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有效化解好盾、协调利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解决新形势下群众的信访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对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保障。。
关键词:信访工作;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创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访工作制度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在反映民情民意、为何群众合法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新形势下群众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信访制度表现出诸多误区,导致各种问题与矛盾相互交错。
(一)从执法部门视角看
1.对待信访工作的责任意识增强,但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果尚需进一步提升。对上级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和越级信访案件重视程度较高,结服速度较快。但对到本级反映问题的信访案件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案件的结服工作不够细致,导致出现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
2.处理信访问题创新性不足。面对新形势,有的部门和单位在解决信访问题时,习惯于因循守旧,对新政策、新方法缺乏研究,过多拘泥于条条框框,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延误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导致工作中出现被动,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成本。
3.部分单位之间缺乏处理问题的合力。对一些案情复杂、处理难度较大的信访案件,涉及到多个部门共同处理,个别单位对此不是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而是推诿扯皮,导致案件化解工作迟迟没有进展,引发群众重复上访,甚至越级上访。
(二)从信访群众视角看
1.不少信访群众认为通过以上压下的方式进行信访,可以促使信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这类信访群众始终坚信,无论什么问题,找的机关级别越高,找的主要领导职务越高,由他们给下级责任部门或主管领导施加压力,信访问题就越容易得到解决。
2.部分信访群众认为在国家政治敏感时段上访,可以增加上访成功率。大部分群众认为,在国家政治敏感时段上访是信访问题得以解决的“最大希望”,上访问题会引起相关领导和责任部门的高度重视,就算是自己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也一定会多少会得到一些好处。
3.些许信访群众认为“人多力量大”,人越多,信访问题就越能解决。这类人的普遍观点是“所谓政策,只是一种推辞,上访的人数越多,规模越大,次数越频繁,就越容易‘逼迫’相关领导重新调整政策”。
二、探索新形势下群众信访问题途径
(一)夯实基础,在畅通渠道中强化服务效能。
一是健全市、镇、村三级信访网络,将信访工作触角延伸到村居,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重点发挥村两委干部在信访工作中的作用,确保村内发生的问题不出村。二是整合信访工作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镇街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群众工作站,进一步完善以信访、综治、司法、民政、公安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接访机制,采取集中会商、协调办理、信访听证等工作手段,真正建立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工作体系。三是积极拓宽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推进群众来信“绿色邮政”、“市长公开电话”、“网上民声”和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等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诉求表达平台。
(二)源头预防,在仔细排查中规避信访风险。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每周对本部门、本单位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一次排查,全面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要逐个搞好分析研究、制定化解措施,并逐一落实到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坚持关口前移、程序前置,对有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城市管理等有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维稳、信访和职能部门都应提前介入,进行深入调研,对可能发生的矛盾进行分析预测,从源头上防范各类矛盾的产生。
(三)标本兼治,在因案施策中推动“事要解决”。当前,信访问题较为集中,土地征占、城建拆迁、劳动社保、农村农业、涉法涉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呈多发趋势。只有把解决问题作为信访工作的核心,想方设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才能有效减少不和谐因素。对待每个信访问题,都要深入细致、依法应对、妥善处置、不留尾巴、不留后患,特别是对群众的初信初访,要及时就地化解,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难。要加大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力度,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和上级交办的案件,按照“一个问题、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的方法,采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综合处理的办法,加大调处力度,解决信访引起的土地征用、城镇拆迁、房地产开发、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四)创新思路,在完善机制中落实信访责任。一是完善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下访机制。采取定期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和领导包案“四访一包”形式,着力解决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加大对领导接访案件的跟踪督办力度,确保取得实效。二是完善部门配合联动机制。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体系,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要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多渠道分流化解矛盾。三是完善信访责任追究机制。要落实好“首问责任制”、“首办责任制”,建立对来信来访事项的受理、交办、转办、检查催办、督办及回复、结案存档立卷等工作制度。对违反信访工作纪律的,按照中央“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党纪政纪处分两个规定”要求,认真履行“给予处分”建议职责,在全市树立“谁制造问题,谁承担责任,谁受到追究”的工作导向。
参考文献
[1]王建中,建立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机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崔文胜,在信访工作中要善于借力,《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作者简介
张同波(1980--),女,山东蓬莱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