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我国电气化铁路普遍采用牵引变电所换相连接的形式,即在牵引变电所出口处设置电分相或电分段。长期以来,电分相是整个系统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已成为制约我国电气化铁路进一步向高速、重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化铁道供电;新技术;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建设和发展形式转变,针对铁路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铁路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中,对电气化工作的开展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铁路工程电气化工作实施,能够提高现有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可以为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优化提供帮助。
1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在国内铁路建设发展中,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尚未形成统一的、完整的系统体系,其管理流程基本属于分散管理状态。铁路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整体不高,缺乏统筹性。通过现场实际调研后发现,项目现场信息保存、收集和汇总方式较为落后,现场资料制作与归档仍然采取传统的office系列产品进行编写,在文件传递方面采用即时通讯工具(主要为QQ和微信),随用随传,缺乏统一管理,且后期追溯查找都较为困难。显然,铁路工程管理亟需转型,提高铁路建设项目的管理效率。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项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成了必然的趋势。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让质量监督机制、内业资料收集、现场信息回馈等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自动化展开,为统一工程项目管理创造了条件。
2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施工技术要点
2.1接触线放线
既有铁路承导线更换作业中接触线放线,放线宜采用小张力放线,张力宜控制在2~3kN,架线车速度宜控制在3~5km/h匀速运行,无特殊情况作业车不允许急停;接触线架设应合理安排与其余锚段放线顺序,尽量避免穿线,如无法避免时穿线首先考虑起锚侧穿线,穿线时回转半径不得小于线盘半径,防止线索产生硬弯。
2.2关键零部件安装
接触网关键零部件安装如定位线夹等,必须针对产品说明书及施工工序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并严格卡控措施,确保安装到位。供电线上网点等处铝线与铜线连接时采用铜铝过渡线夹。
3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
电气化供电系统中的新型接触网技术,在未来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使用中,新的接触网技术将新型材料绝缘体用作接触网使用材料,从而避免了瓷绝缘子的破损问题。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接触网新技术绝缘子的材料选择有严格的要求,应使用计算机的模拟软件测试选定绝缘子材料性能,并模拟相应绝缘子材料的使用。预测材料的环境,测试污染水平和实际使用情况,选择适当的科学绝缘材料作为接触网络。在新接触网技术的机械设备连接导线材料的选择期间,考虑成本和材料性能,选择钢-铝导线等高质量材料作为接触网的连接导线。
4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施工策略
4.1全天作业,科学分配
为了在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中提高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需要针对工程施工管理作业方式作出科学的改进。通过对现有工程施工研究分析后得出,在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全天作业方式应用,能够为工程施工管理进度规划提供帮助。且在全天候作业过程中,相关人员能够按照线路施工管理工作实施需求,将全天候作业管理机制优化,以此为工程线路优化提供帮助。例如,按照线路优化设计需求,将工程优化的方案制定作出科学的规划,以此提高工程规划效果。
4.2科学沟通,精准分工
由于在铁路工程线路施工工作开展中,涉及到的工序众多,因而科学的沟通对提高铁路工程线路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帮助。所以作为铁路工程线路施工管理人员,应该针对线路施工管理的沟通机制建设进行科学的分析,改变传统线路施工沟通管理方式,对施工过程中的分工精细化处置,提高分工精细化处置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帮助。例如,按照线路工程施工需求,建立三级工程施工指挥平台,针对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作出分析,提高施工分配科学性,以此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和优化提供帮助。
5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施工质量控制点
电气连接质量控制,施工中严格按技术台账进行安装,盯控人员按照安装台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封锁点毕前进行检查复核。电力复合脂如有必要在封锁点开始前专人盯控涂抹到位,从根源上杜绝作业人员偷懒不按要求涂抹,或象征性涂抹的现象发生。
6电气化铁道供电安全监测系统的设立
现阶段的电气化铁路对电力供应的安全可能有一定的危险,因此,还必须建立适合电力铁路的科学的电力安全监控系统。利用监控系统控制电气化铁路供电机械设备的运行。建设铁路电力监控系统时,要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合理的建设,使系统运行时监控效果好。要在电气化铁路电力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实现具体的使用效果,主要需要建立以下结构配置,在电力监控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构建供电综合调度子系统的结构配置,在子系统下再建立三个自动化系统,创建以下具体的监控模块。通过部署子系统,可以极大地保证监视系统可以自行运行的状态,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从而具有良好的操作效果。此外,在部署子系统时,必须部署具有自动监视功能的自动系统。这样,您就可以在子系统运行时执行自动监视,并及时提供有关子系统运行错误的警报。
7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新技术的主要研究基础是确保铁路交通运行安全,同时提供高质量的绿色电力运输服务。因此,在研究电气化供电系统的新技术时,应把铁路的安全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考虑节能、减排、减少消费的问题。此外,现阶段我国的电气化铁路网发展呈现出密集的趋势,与一些通信间互通,因此,要避免供电系统对通信设备的影响,积极利用先进的电力供应系统新技术,缓解两者之间的干扰,使电气化铁路电力供应系统新技术向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另外随着对电气化供电系统新技术领域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供电系统新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积极培养专门研究人员和团队,研究供电系统新技术,进而促进中国电气化供电系统新技术研究和电气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施工管理中,为了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应该按照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实施需求,将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施工特点和难点明确,然后依照现有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实施需求,及时的调整工程施工管理方式。并且需要按照工程施工工作实施需求,将施工策略应用落实,这样才能满足工程需求。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后,将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施工策略归纳为以下几点,即全天作业,科学分配、提前准备,熟悉施工、科学沟通,精准分工和过渡措施,安全施工等四方面,只有完善了以上四方面施工策略应用,这样才能为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策略应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范旋.神朔电气化重载铁路长供电臂末端网压提升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85-86.
[2]敬小刚.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施工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6):262-263.
[3]《电气化铁道》期刊[J].电气化铁道,2019,30(S1):212.
[4]吴昊.电气化铁路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5]白瑞敏.基于图像处理的接触网吊弦和受电弓滑板的检测与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