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研究 彭雷冲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彭雷冲
[导读] 摘要: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过程非常复杂,工作人员在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疏漏,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身份证号码:13018319890912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过程非常复杂,工作人员在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疏漏,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由于我国企业在建筑工程主体的检测方面的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建筑企业没有对建筑工程主体质量检测负责的部门,监督人员也没有在监督建筑工程主体质量上发挥最大作用。因此应当加强检测机构对于主体结构的检测力度,优化现场管理措施,出具精准的检测报告,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达标,从而直接带动建筑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应不断的进行质量检测研究。本文根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进行研究,供参考。
        关键词:主体结构;质量检测问题;检测对策
        引言
        由于建筑工程主体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项目建成以后的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在对样本进行检测的时候,应当严格依照检测的过程进行执行,确保检测的结果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工作人员在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检测的时候,应当结合我国关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有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用于检测的方法满足国家要求。虽然建筑企业相对重视主体结构质量这项工作,但由于检测过程往往存在着各项问题,导致最终的结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建筑产业不断地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重点产业之一。当前建筑行业市场内部的竞争压力也不断的扩大,为了在建筑市场内部赢得一定的市场地位,同时为了满足当下建设的需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建筑质量,以高质量打响行业内部的招牌。在进行建筑物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主体检测力度的加强,能有效的为建筑物的质量打下基础,因此质量检测机构应当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从细节处做起,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我国建筑施工的主体结构建造具有复杂性,因此对于检测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很多检测机构过于关注建筑需求量增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关注在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工作,导致了施工手段存在漏洞,没有按照严格的检测流程进行施工质量的把控,容易造成质量问题的出现,从而造成建筑企业出现质量问题。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力度不够,造成了建筑物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漏洞,亟需解决。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
        2.1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到位
        技术人员是进行建筑物施工的基础,是保证建筑物的质量的前提。因此,在进行主体结构检测的过程中对于检测人员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建筑项目通常周期性长,投入量大,需要进行的事务较多,同时主体结构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工作的繁多导致了相关的质量检测人员难以厘清检测工作的重点。同时应当提升检测人员的职业素质,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当前我国检测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懈怠状态,如对于实体质量检查和主体分部工程的观感质量检查没有有效的进行,导致了检测工作存在疏漏,亟需解决。
        2.2没有规范的质量检测体系
        当下很多检测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数量要求进行检测,同时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进行相关的步骤,导致了检测的手段并不规范。如在进行各类管道的预埋工作中,对于位置尺寸的测量,没有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检测,导致了检测工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没有进行抽查工作,从而没有突出强制性检查的力度,导致了作业面的建设质量可能不达标。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主体结构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当前建筑项目工期较长的,从而使得项目的主体结构建设过程中的纠错需求不断的上涨,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质量检测标准,导致了很多检测人员无从下手,更是难以统一检测行为,导致了对于建筑施工的主体结构监管工作无法全面进行。检测人员难以厘清自身的职责,导致了检测的手段难以统一,导致了质量检测管理工作有难度,造成了工程质量的不确定。


        2.3对于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视程度较低
        当前,建筑施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导致了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关心的是如何获取经济效益,没有认识到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对于整个施工的重要性,没有聘请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查,从而导致了主体结构检测工作流于表面。同时,很多检测机构没有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没有将主体结构检测工作进行贯彻落实。当前我国认识程度不到位,是造成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在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的各个阶段中,由于没有专业的监督部门和具体化制度,导致了进行检测的人员不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岗位缺失,在检测过程中工作态度懈怠,导致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严重的威胁了工程的建设质量。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3.1结构实体检测
        应当结合工程的实际要求,认识到主体检测的重要。做好结构检测工作,在主体结构质量验收前,由各个机构对于结构实体的各个部分进行测量,如管道的铺设工作、主体分部工程、楼层标高设计等,确保验证现场的质量,保证主体结构建设的质量。借助当下新型的自动化设备,对于主体建设的质量进行测量,对于保护层的厚度、楼板厚度等进行检测,保证其精准程度。其次在检测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于机械设备的按时检定,避免设备管理人员存在懈怠心理,影响了后续的检测结果,定期对于所使用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的完好,避免在进行主体结构建设的过程中发展误差,从而影响整个检测的质量。最后,可以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对检测活动和报告进行统一,保证对检测机构和检测业务进行强有力的监管,从而提升检测工作的质量。
        3.2混凝土质量检测
        在进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检测机构应当对于施工所用的混凝土进行重点检查,是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所必不可少的最为重要的原材料,可以说混凝土的质量对于建筑项目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科学性息息相关,应当不断进行检测技术的完善。可以适当的使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来进行检测,通过计算超声回弹的速度,进行声速回弹的数值,从而进行数据的分析,了解到主体结构建设过程中各个部位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判断主体结构建设的承载力度是否达标。
        3.3提升对于主体检测的重视程度
        在进行建筑物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提升对于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将质量检测工作进行贯彻落实。应当委派专业的人才进行监管。相关的检测人员应当提高责任意识,严格的按照检测的流程,结合主体工程的实施方法、材料性能等进行检测。检测机构应当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对主体结构的检测制度和流程进行完善,为检测人员的行为树立标准,使其明确具有应当进行什么部位的检测,正确的检测方式等。不定期的进行主体结构的检查工作,保证建筑物建设的质量能够达标。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不仅能够保障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还能够提升建筑企业的品牌形象,在获得人们信赖和社会认可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收入的增加。因此,要将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当做建筑工程建设环节的重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努力提升质量检测水平,为建筑企业未来的良好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苏英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居舍,2019(08):3.
        [2]罗运兴.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47-48.
        [3]程燕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J].居舍,2018(30):8.
        [4]韩斌,祝文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途径分析[J].河南科技,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