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北方铀业有限公司 辽宁省 125000
摘要: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之路的必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现代化的建设,农村人口为了支持城市建设和发展不断涌来,但我国是农业大国的现实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扶贫帮困工作依然很严峻。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扶贫帮困工作,以促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够自食其力,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本论文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研究扶贫帮困工作机制,以求对工作的开展给予指导。
关键词:扶贫帮困;新形势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如果说“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是新征程的关键一步,那么扶贫帮困工作就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是摆在企业工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1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的重要意义
1.1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习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中指出:“消除贫穷,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目标的激励下,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新形势下,深入贫困基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是当下一项基本实践方式。同时,解决贫困地区的生计困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求。
1.2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是扶贫的务实之举
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是实现自给自足、有效整合资源的务实之举。尤其是按照当下扶贫的要求可以对有限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高效率的使用,可以提高扶贫的效率和针对性。为了增强区域间的互动,缩小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同时进一步发挥人口的优势,实现特色化发展。
1.3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是扶贫工作实施的重要载体
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是实现服务人民的重要工作,尤其是选派到贫困地区的干部而言,更是如此锻炼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只有深入基层,了解贫困地区的地形、地貌和人口状况,才能更好的发挥优势,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
2扶贫帮困工作的一些问题
2.1贫困地区自身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发展模式单一、地区经济基础比较差或者实际劳动力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导致新时期与城市经济发展差距大的趋势。地区自身存在的问题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效率。同时,有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规划,导致有些资源没有得到对应的整合,也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
2.2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
新形势下,某些偏远地区,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力度,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政策、资源的限制,也制约了地区的经济。由于有一些地区缺乏优惠政策,导致整合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当然由于当地教育程度比较低,一些先进技术的流向也无法到位。
2.3帮扶工作本身的问题
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原因,按理说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匹配相对应的人员,也要有相对应的资源,这就加大了扶贫工作的难度。另外,有时扶贫工作并没有建立考核机制,也就造成有些工作并不能很好开展的原因。
2.4无法彻底解决贫困户困难
对因为患大重病、长期患病致困的员工,无法彻底解决员工困难。治疗大重病所耗费的医疗费用,虽然可以通过社保报销一部分,但不在报销范围内的费用,也使部分员工感觉负担颇重。虽然我们建立有帮扶机制,但只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能“救急不救困”。单亲离异家庭也是造成员工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企业工会无法包办解决各项费用。
3提高扶贫帮困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措施
3.1高度重视扶贫帮困工作
组织上高度重视是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的前提。俗话说,群众困难无小事。群众的困难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头等大事。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将情绪发泄到工作中.生活中,从而对工作安全.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努力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坚持定期对困难职工进行入户调查。要根据各基层单位工会反映的情况,结合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每年对困难职工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登记造册,信息数据库、包保情况及时更新,确保真正将他们的思想疏导、困难帮扶工作做到“不少一人,不漏一户”.保证各类人员亲身感受组织的关怀。对于困难群体“协、离、困"人员这些最需要安抚的群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付诸于行动,及时的走访慰问,送上组织上的慰问资金和物质,争取做到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职工,依照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扶助,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要定期对困难职工家庭的成员情况、经济状况、具体困难进行核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困难家庭,坚决取消帮扶资格。
3.2思想上正确引导
思想上正确引导是扶贫帮困工作的重要环节。扶贫帮困的资金有限,也不是有钱就灵,使困难人员最终走向自立是帮扶工作的根本目标。有些困难人员并不是收人少的困难户,而精神.上存在困境的人员。比如,吸毒赌博人员.精神疾病人员等,要把这类思想上贫穷、问题人员,定为扶贫帮困的重点人。这类重点人普遍存在着思想上爱钻牛角尖、易激动,行为上易冲动等特征,对此,要定专人“贴近”交朋友做工作,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行为动态,及时信息上报,在一如既往地关注他们的生活,尽量帮助解决家庭困难的基础上定期和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政策宣讲.形势任务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要引导培养重点人的正当的兴趣爱好,减少其思想上钻牛角尖。行为上失控的时间,使其思想得到转化,能积极工作。
3.3建立长效机制
时间上建立长效机制是扶贫帮困工作的保证。扶贫帮困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才能将帮扶工作做得扎实有效。要针对种种困难群体的实情和帮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实际.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帮扶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正常化。通过建立日常工作制度,公告职工困难救助相关的政策、信息,使困难职工可以对照标准及时申报;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帮困专题工作会议,听取企业工会组织上报的困难职工的情况,研究需解决的问题,使困难职工能得到及时的、有效的得到帮扶;要建立公开.监督制度。对帮扶的对象、申报程序、金额分别予以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每笔帮扶资金落实到位,使帮扶工作规范化,从而全面推进企业和谐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
3.4深入贫困地区,解决实际问题
政府机关对扶贫工作有清醒而明确的认知,那就要把真正导致贫困的原因搞清楚,尤其是有些地区穷根已久,更要发掘其发展的潜力,真正在开展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工作开展才能有的放矢。
3.5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还和地区发展相关,因此政府方面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尤其对于那些想发展却苦于没有机会的企业或者个人,政府应该积极努力寻求对应的资源,以带动周边居民共同致富。另外,还需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看适合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从而制定相关的产业计划,按步骤开展相对应的扶贫工作。
3.6派驻有特色的团队
贫困地区的穷根都有自己的特色,由于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是不相同的,对项目的需求和资源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因此,要满足不同的地区的需要,就要有特点的项目,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帮扶工作。例如,有些农村有旅游资源,就需要选择一些懂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人员,到贫困地区去扶贫。这样有特色的工作资源的投入,就需要上级对贫困地区的发展有一定了解,这样才会有针对性。
4结语
扶贫帮困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在新时期顺势而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彻执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紧密联系分公司实际情况,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扶贫帮困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促进和谐发展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张桂玲,如何做好企业工会扶贫帮困工作[J].卷宗,2015(2):300.4.
[2]蒋德新.浅论如何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扶贫帮困工作[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