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给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6期   作者:尉辉
[导读] 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各项功能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文章主要根据个人工地施工感受从建筑给水系统安装及节水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有效提高给排水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水系统   安装   技术
        我们都知道,建筑给排水施工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影响较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在给水系统的可靠性、防噪声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建筑给水预留、预埋孔洞施工
        主要包括地下室、屋面防水套管及穿墙套管,卫生洁具排水预留洞,设备基础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等。预埋预留对安装工程至关重要,在施工准备期间,应该认真熟悉图纸、结合现场测绘草图、找出所有预埋预留点、并统一编号,同时与其他专业沟通,以避免今后安装有冲突、交叉打架现象发生,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按标准图集加工制作的防水套管、穿墙套管,套管管径及长度按机构施工图尺寸确定,套管预留时通常用比通过管径大一至二号的套管预留。保温管道应按保温管道外径考虑。穿楼板套管上端应高出地面20mm,卫生间穿楼板套管上应高出地面50mm,过墙部分与墙饰面相平,穿防水楼面应做防水处理。当预留孔洞不能适应工程安装需要时,应告知土建须进行机械或手打孔,并对孔洞进行处理。
二、建筑给水管道支、吊架制作安装
        所有管道的支吊架须符合规范要求并按照标准图集中的要求制作安装。管道支架或管卡应固定在楼板上或承重结构上,应按设计要求或国家标准图集中对管道固定支架的型式进行选择。在墙体(标准砖、多孔砖)或轻型隔断墙等处不宜用膨胀螺栓式管卡。安装时在墙体中打孔洞后,按设计标准高计算出两端管底高度,放出坡线,按间距画出支托架位置标记,剔凿墙洞,清理孔洞,将水泥砂浆填入洞深的一半,再将预制好的型钢托架插入孔洞内,用水泥砂浆把孔洞填实抹平。在轻型隔墙体中可采用先把管卡焊在扁钢(或根据支架荷载大小及墙体进度选用不同的钢板)上,然后再用一块扁钢(或钢板)前后用螺栓紧固并埋设于轻型隔板墙体中。
三、建筑给水干管、立管安装
        3.1建筑给水干管安装:首先确定干管位置、标高、管径等,正确地按图示位置、管间支墩的间距、标高确定支墩的安装位置。水平支墩位置的确定和分配,先按图纸要求测出一端的标高,并根据管段长度和坡度定出另一端的标高,两端标高确定之后,再用拉线的方法确定出管道中心线的位置,然后按图纸要求及支墩间距的规定来确定和分配管道支墩。管道在 地面进行拼装、调整,拼装长度以适合吊装为宜,室内管道吊装后应马上固定好,室内管道试压后及时进行隐蔽。当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当管道水平平行或垂直平行时,曲线部分的管子间间距应与直线部分保持一致;当管道水平上下并行安装时,曲率半径应相等。管中心与管中心之间,管中心与墙面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以便安装及维修方便。所有管道全长在25m以上,其横向弯曲允许偏差应不超过25mm。成排横管段和成排阀门在同一平面上的间距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3mm.
        3.2建筑给水立管安装:首先根据图纸要求确定支管的高度和位置,在墙面上画出横线,再用线坠从上到下吊在立管的位置上,确定支架的安装位置。再根据干管和支管横线测出各立管的实际尺寸进行编号记录,在地面统一进行预制和组装。在检查和调直后方可进行安装。立管安装前应做好穿楼板套管,给水立管一般设在房间的墙角或沿墙、柱垂直敷设。立管应不穿过污水池壁,不得靠近小便槽、大便槽敷设。

立管一般在始端应设阀门,阀门设置高度距楼(地)面150mm为宜,并应安装可拆卸接头。冷、热水立管并行安装时,宜将热水管敷设在冷水管左侧。立管安装应垂直,成排立管段和成排阀门在同一平面上间距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3mm。安装在卫生间内的套管高出装修地面50mm,其他楼板处高出装修地面20mm,套管底部与楼板相平,立立管时上下配合,要注意立管三通方向,上好的立管要进行最后检查,保证垂直度和离墙距离,使其正面和侧面都在同一垂直线上,最后把管卡锁紧,支管甩口均要做临时封堵。
四、 建筑给水系统的节水施工技术。
        4.1 设置给水超压减压装置,避免超压出流,以减少“隐形”水量浪费。超压出流是指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力大于流出水头时,其实际流量大于额定流量的现象,超出额定流量的那部分流量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是浪费的流量且这种流量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把它称作“隐形”水量浪费,对这种超压出流造成的水量浪费,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在给水支管上安装孔板、压力调节阀或减压阀等手段,将其压力减到配水龙头的出流量为额定流量所需压力为止,为用户提供适宜的服务水龙头,使竖向分区的水压分布更加均匀。
        4.2 推广使用优质管材,节水节能型卫生器具和配件。由于管道及阀门泄露问题,应根据建筑和给水性质,在设计中首选节能节水型设备。使用节水龙头,试验表明:节水龙头和普通水龙头在全开状态下,前者的出流量均小于后者的出流量,也即在同一压力下,节水龙头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一般在20%一30%之间;使用节水型便器;使用节水型淋浴设施和使用优质水表,满足水量要求的同时,减压限流,不漏水,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4.3 热水供应系统的节水节能设计。
        4.3.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应减少管线的长度,并进行管道保温。我国现有住宅大多采用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且不设回水管。对于一户多卫生间的住宅来说,当家用燃气热水器的设置点与卫生间相距较远时,每次洗浴都需放掉管内滞留的大量冷水,这种热水管线越长,水量浪费越大。又因为热水管几乎都未采取保温措施暗敷,管中水流散热较快,因此在洗浴过程中,当关闭淋浴器后再次开启时,又要放掉一些低温水,造成严重的水量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建筑设计中除考虑建筑功能和建筑布局外,还应考虑节水因素,尽量减少热水管线长度,对管道进行保温,以减少无效水耗。
        4.3.2完善集中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减少无效冷水的排放。热水系统的循环方式直接决定了开启热水装置后放掉冷水量的多少。《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将热水供应系统按其循环的方式分为干管循环、立管循环和支管循环3种循环方式。同一建筑采用各种循环方式的节水效果,其优劣依次为支管循环、立管循环、干管循环,而按此顺序各回水系统的工程成本却是由高到低。因此,新建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选择循环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根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地区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方式或立管循环方式,尽可能减少或消除无效冷水。 此外对于各机关、厂矿、学校中现有的无循环定时热水供应系统,应增设热水回水管。减少无效水量的浪费。
        结束语:总的说来,为有效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使城市给排水施工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必须给排水安装技术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以有效避免渗漏和污染,促进给排水工程建设的质量得到提高,并最终实现工程建设中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1] 原妙丽.对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2] 朱江.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与优化技术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