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空安全飞行是民航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天气因素是影响航班安全飞行的主要因子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航空安全飞行的一些气象要素,并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航空飞行安全;气象要素;应对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民航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极大变化。飞机已逐渐成为公众经常选择的交通工具之一。与此同时,航空安全也成为民航领域以及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航空飞行安全和气象要素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气候是复杂多样的,涉及到雷雨、大风、低云、低能见度、积冰等各类复杂气候现象,这些复杂气候因子时常会给航空安全飞行带来不利影响,轻则导致航班延误,重则引发安全事故。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影响航空安全飞行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可能降低航班延误率和安全事故发生率。
1.影响航空安全飞行的气象要素分析
1.1雷雨
雷雨是在空气极端不稳定的情况下形成的极端天气现象。普通降水往往会影响机场的能见度以及云底高,但是雷雨不仅会造成低能见度和低云,而且还伴随着雷电、风切变、强颠簸等复杂天气现象。如果在飞行过程中飞机意外进入积雨云,强烈的气流会造成颠簸。如果特别严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飞机的飞行高度瞬间下降或上升数十米甚至数百米。如果飞机进入雷暴区域,则极有可能遭受雷击。一旦飞机被雷电击中,则可能会造成飞机机体受到损坏、部分导航设备失去性能亦或者系统设备受损,从而导致飞机失去控制。如果雷电流穿透飞机,将引起电源问题,严重威胁机组人员以及广大乘客的安全。此外,雷电还会造成特别强的瞬变电磁场,这将对飞机着陆、仪表和通信系统和其他相关电子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最终会影响航空飞行安全。
1.2大风
在航班运行中,大风对航班起飞、着陆、爬升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逆风能够获得特别大的升力以及阻力,并使得滑跑距离有所缩短,因此大多数飞机均会选择逆风起飞和降落。当飞机逆风起飞的时候,它常常会带来额外的进气,以确保航班的稳定性以及可操作性。逆风着陆对于航向的调整与瞄准跑道比较有利,并减少对地面的影响。侧风不能太大,不然会对航班起降造成不利影响。航班逆风飞行的时候会使得载重量增加,并且会耗费更多燃料;顺风飞行过程中的飞机能够减少有效载荷,节省燃油,还可以使飞行加速,减少飞行时间。风切变导致航空飞行事故的概率较大,风切变中经常会有湍流以及漩涡。风切变愈大,湍流愈强。槽内强风切变所产生的湍流不仅会导致飞机发生颠簸,而且还对航班的起降安全构成威胁。
1.3低云
一般而言,距离地面高度低于2000m的云称为低云,而低于300m的低云对航空安全飞行的危害最大。如果机场的云底与地面相距的高度过低,在最低安全高度的情况下,航班若依然在云中亦或者云上飞行,这势必会导致飞行员识别地面目标的难度有所增加,进而造成航班没有办法正常着陆。如果一意孤行,盲目降落,势必会造成航空安全事故。除此之外,低云中往往有积雨云,气流强烈上升或下沉,云中还可存在不安全的气象因子,例如积冰、颠簸、闪电,等,这种类型的云不允许飞机进入。假如误入此类低云中,势必会导致机毁人亡。
1.4 低能见度
低能见度现象在航空气象上一般指的是能见度不超过1公里的现象,导致低能见度现象形成的天气现象涉及到降水、扬沙、烟、雾、烟等各类天气,特别是大雾、强降水天气形成低能见度天气的概率最高。航空飞行与能见度之间联系密切,且决定了机场是否可以正常开放、航班是否可以起飞着陆的。低能见度对于航班飞行十分不利,会增加目视飞行困难,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所说飞机上已经采取了许多现代化的仪表设备能够助力机长在复杂天气条件下着陆。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暴雨、大雾等极端复杂天气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此外,不同的机型对天气标准的要求也有所差异、机长的驾驶水平也参差不齐 ,由复杂天气引起的低能见度天气对航空飞行的影响仍旧非常显著,几乎每年各大机场均会因为不同程度的低能见度天气,导致航班没有办法正常起降。
1.5积冰
当飞机飞行处于零摄氏度以下的高空时,一旦航班进入过冷的水滴云团,当过冷的水滴和机身碰撞时,可能会结冰。一般飞行速度愈高,结冰就愈快,飞机机体结冰往往会对航班安全飞行造成不利影响。首先,若冰积聚在机翼以及机尾上,则飞机飞行特性势必会遭受一些损害。与此同时,流线型部件的形状也将发生变化,这势必会增加飞机的重量,并使飞机的重心发生变化,这很容易导致飞机失控并引发安全事故。此外,积冰会对仪器和通信带来不利影响。天线上的结冰可能会终止通信信号,并导致无线电设备出现故障。空速管的结冰会影响重要的仪器并导致仪器指示失真。还有机翼前缘、尾翼前缘、发动机进气口前缘等均会受积冰影响而引发航空安全事故。
2.应对措施
2.1雷雨天气应对措施
为了更好地应对雷雨天气,机组应在起飞前掌握飞行区域的天气情况,尤其需要获悉雷暴的发生、持续时间以及发展趋势等天气情况。 根据雷雨天气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绕行方案。航班进入起飞跑道后,必须及时开启天气雷达,以观察雷暴的位置并检查是否会对起飞产生不利影响。 若需要更改计划,则需要与管制部门及时沟通,避免航班被雷击。
2.2大风天气应对措施
针对大风天气,飞行前需要获悉航线的天气预报以及天气状况,仔细观察风切变的可能高度位置,并且熟练掌握风切变的应对技巧。通过采科学有效措施来应对风切变,确保航空安全飞行。
2.3低云天气应对措施
针对低云天气,应注重对气象要素资料的监测,提前做好低云等恶劣天气现象的预报预警,同时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达至各个航空部门,以便及时应对,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4低能见度应对措施
对于低能见度的天气,应加强机场能见度方面的信息的关注,若发现机场能见度同飞机飞行的最低能见度标准比较接近时,应尽快做好地面保障工作,适时启动相关助航设备,确保航班的正常、安全运行。
2.5积冰应对措施
针对积冰,需要加强积冰的预报和处理,飞行人员平时应加强积冰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飞行过程中对积冰有效处理。在地面起飞之前,机组人员需要查看飞机是否结冰,即使布置了空中除冰装置的飞机也应该在其起飞之前进行除冰。飞机在积冰时应该操作平稳。着陆时勿将油门收光,避免飞机失速现象,确保航班安全飞行。
3.结语
总之,航空飞行安全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十分密切,特别是雷雨、大风、低云、低能见度、积冰等复杂气候时常会对航班安全造成不利影响,轻则导致航班延误,重则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平时各个机场需要气象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天气情况,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保障航班安全飞行。
参考文献:
[1]王于.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气象要素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22).
[2]杨春凤,王荣,李新泉. 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气象要素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01): 297 ~298.
[3]刘家第.影响飞机安全飞行的气象要素分析[J].科研,2016(7):169.
作者简介:赵广来(1964-)男,汉族,山东省龙口市人,本科学历,
高级工程师,从事航空气象预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