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市政工程的工程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关乎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因素。引发工程质量以及安全问题的原因较为繁多,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之中,不同环节之中均存在着影响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安全的因素,所以,对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安全控制因素进行分析,是把控市政工程项目质量以及安全的有效方法,对加强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1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基本内容
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以控制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囊括了劳动主体、劳动对象、施工机械、施工工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为了对如此庞大繁复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制定计划,加强督导,细致检查,科学引导,严格纠正,使其在施工过程之中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明确目标,这在工程承包合同之中有着细致全面的规定,应化简为繁,将总体目标分化为多个小目标,并拟定实施步骤;再者,明确控制主体,由项目经理依照工程具体情况,组织相关监管人员,全权负责工程的监督、检查、指导以及验收;最后,务必遵照预定的计划以及技术标准进行工程建设,对施工过程之中的实际情况与预定计划、技术标准进行科学的比照,评估偏差是否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有无采取整改的必要。
2城市市政工程质量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工程施工质量思想概念不彻底
有些施工单位口口声声讲质量第一,但只是说说而已,不曾付诸实施。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往往非常重视项目的进度和能否产生更多的利润,但与之相对的或多或少地忽视了质量管理。这些施工单位没有真正理解“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石”的真正含义,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对外宣传口号。当这种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时,通常会使管理者和施工操作人员下意识地让质量责任目标变得模糊,进一步造成最终的工程质量的下降。
2.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尚未符合标准
市政工程事务的施工过程可以细分成多个流程,子工程等,同样施工质量管理也是由这些流程和子工程的质量管理构成的。确保本工程的质量管理标准,第一要做好过程的控制,规范工序上各个部分的质量标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对各工序流程的质量控制没能达到标准,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质量检查不尽职,未能准确实施质量控制点的掌控,质量考核不符合规范科学等。
2.3质量管理的能力不足
市政府主持的工程必须经受得住任何考验,这些考验包括馈赠,形象,政绩,民众支持,妥协等诸多方面。项目实施后,出现了注重政治、施工时长、承诺,轻视质量、技术、监管等现象。特别是与城市房屋等建筑和构筑物的质量监督管理相比,“一面强硬,一面软弱”的问题更为常见,城市建设不仅是从建设工程质量的各个方面负责的主体的质量行为,还是工程实体的质量,这两者都大大赶不上房屋建设工程。正是在这方面的考虑不周,才给城市建设工程和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的质量带来了质量问题的潜在危险。
2.4政府的管理当局对某些罪行的处罚相对较轻
在部分施工公司看来,通过违法行为获得的利益比通过违法行为获得的罚款更高。对于非法外包这种不当行为,我国对行业资质制裁措施不够严厉。行业资质管理部门有必要提高管理能力,对借用资格已经达到违法转包的双方给予强有力的处罚,情节恶劣的,可以对违法组织的资格降级处理,撤销借出资格当事人的从事本行业的资格。
3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3.1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与控制人员负起责任
一方面,要从意识上明确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性,真正了解到肩负管理与控制任务的艰巨性,明白市政工程本身建设对本市人民和国家社会的意义,从而增强责任感和落实动力;另一方面,政府和施工单位应各自安排专门人员组成质量管理与控制小组,实时监管各个阶段的建设质量,及时沟通和解决质量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推进工程进程,确保工程质量。
3.2保证材料合理采购、正确存储、优化使用
(1)合理挑选和采购原材料。首先,根据工程建设实际需要列出所需原材料清单,在预算范围内按质按量挑选和采购相应的原材料,不盲目、不缩减、不以次充好。其次,采购要多考虑材料质量、性能和价格等要素,经过多家筛选和比较,选取性价比较高的厂家作为合作方,并要求其提交质量说明书、订制采购合同,以免后续出现材料质量问题难以对应责任主体。最后,为了减少中饱私囊、吃回扣现象出现,应从不同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采购团,避免一人决策。(2)正确存储材料。主要根据材料本身的特性来存储,不管是温度、湿度,都要安排到位,保证材料不会受潮、生锈、被燃、被腐蚀等,避免对之后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造成威胁和安全隐患。(3)优化使用材料。优化使用材料重点在于合理进行材料配比,这样才能保证市政工程建设是合格的。材料配比必须精准,所以要经过严格称量,同时检查材料的性能是正常的。另外,每种材料要应用到相应的位置,不能随意替代,避免材料衔接不合理出现安全隐患。
3.3施工设备发挥真正作用
一方面,要及时维修维护和更新施工设备,以应对大型市政工程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操作施工设备。这样不仅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同时降低因设备老旧、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3.4优化和提升技术水平
第一,为保证技术真正有效落实,需制定卓越的技术方案,在此之前,必须做好技术考察工作,应多次进行、多人进行,最终确定合理全面技术方案。另外,技术方案要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以在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补充和调整,使技术方案更加优良、符合建设实际。第二,持续学习和借鉴,不分国界引进先进建设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节约成本和施工时间,保证质量,又能够使建筑同时兼具本土和国际特色。
3.5综合考虑和确定建设选址
市政工程建设最终目的在于便利公众,因此其选择除了要考虑地理、人文、土质、水质等条件,也要考虑交通、生活等因素。遵循自然和人文条件,才能避免施工建设半途而废、劳民伤财、浪费资源、破坏当地文化和地理条件,更重要的是确保建筑设施拥有高质量。
3.6做好相应的养护管理
市政工程的服役年限相对较长,如地下管线工程的服役年限都在年限都在50年以上年以上,为了减少后续维护过程的经济成本投入,企业应该做好工程投入使用之后的养护管理,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理,做好故障检查和维修。对于每次的养护管理做好记录工作,定期进行汇总,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养护管理周期,从而提升整个养护管理工作的有序性。
结束语:市政工程较之常规工程项目存在较为独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于工程质量以及安全性的要求。目前,随着市政工程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张,上述要求定会随之不断提高,传统工程建设管理方式已难以符合当下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需求。因此,应当做到与时俱进,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强管理质量以及控制体系的建设,以推动市政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剑.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20-221.
[2]李如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3):112-113.
[3]杨长勤.浅谈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5):130-131.
[4]郑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质量探索,2016,13(01):68-69.
[5]沐爱铭.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4(05):18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