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工会工作方法创新初探 高丹蕾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高丹蕾
[导读] 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宁夏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在给经济领域带来变革的同时,也开辟了网上网下深度融合、互联互动的工会工作新模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会如何运用“互联网+”更好地提升工作和服务水平,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工会;方法创新
        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企业网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基础。所以,充分发挥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加快现代企业工会工作升级的步伐,不仅为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同时也为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1“互联网+”工会工作的优越性
        “互联网+”工会,是指工会组织把互联网当作载体,把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及工会工作相互融合,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借助自身组织创新与会员间的互动交流,应用全新的方法实施便捷、高效的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应用平台。它可以拓展工会工作的空间,丰富工会工作的形式,提高工会工作的效率。
        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更加成熟,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工会管理工作中,其优越性愈发明显;其一,在具体管理中,加强互联网与工会工作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促进管理中决策阶段的科学化和信息传递的效率化;具体说来就是我国传统工会工作存在很大的一个弊病,就是工会、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平台,从而使沟通成为企业或工会之间最大的问题,工会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员工的需求,降低了工会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使得所有人都能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确保了工会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其二、在传统的工会工作中,其通常采取纸质报表上交各种材料,这也是决策制定实施的主要根据。而这些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效性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严重影响了工会工作的效率。
        互联网+工会工作的开展,使工会工作进入到了电子化状态,利用系统、规范的互联网历程,有效地提高了工会工作效率,此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子平台创新应用的监管过程更直接;提高了工会工作运作的专业性和责任感,为工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基础。
        2“互联网+”企业工会工作模式的问题
        2.1工会干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工会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基层工会干部业务水平普遍偏低,使得他们不能深入理解工会的信息化要求与当今时代信息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进而导致基层工会基本观念没有确定。一些工会领导干部忽视了工会“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会“互联网”没有被落实到实处。特别是进行数字化办公后,很多工会的工作人员和干部没能及时转变观念,跟上节奏,缺少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
        2.2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
        互联网技术可以使工会实现信息覆盖,但也使工会工作面临一些发展难题。一切工会的干部在想法认知以及情绪上都产生了转变,由于部分工会工作不够完善,一些不良传言难免会传播出来,导致企业员工的生产工作和生活受到干扰。还有部分虚假新闻为了吸引群众的注意力,散布虚假信息,给广大企业职工带来很多不良影响,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2.3工会特色不够明确
        我国独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企业工会来说,企业工会无论是应用传统的还是“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都应该以我国经济制度为依托。与此同时,当今时代的工会在构建“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自己行业的特征,从而建设具有我国特色、行业特色的现代化工会工作管理模式,当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发展形势。

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国在工业化方面的建设没有形成足够的创新氛围,长期以来都是多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同时因为互联网技术没有在企业工会工作中没有得到广泛系统的应用,使“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应用更加趋于模式化,没有充分融合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从而缺乏科学性、高效性,因此,必须进行“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的深化优化和改革。
        3推进“互联网+工会”工作创新的有效探索
        3.1优化“互联网+工会”的工作思维
        所谓的“互联网+工会”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为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的支持,以便于工会更好的为普通职工提供服务。这就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必须深刻的意识到“互联网+工会”的重要性,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脚步,转变传统的以人为主的工会管理方式,合理的利用信息数据在工会工作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树立正确的“互联网+工会”工作思维,为工会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另外,各级工会组织还应积极的利用互联思维进行工会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才能在确保各级工会组织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3.2建立“互联网+”工会的工作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工会的工作内容、形式、方法等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在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工会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将工会工作与互联网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互联网+工会的工作模式,这已成为工会工程创新的关键点。第一、工会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纽带,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联系员工、服务职工,能够确保职工基本利益,团结职工,将其拧成一股绳。第二、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活动;例如利用互联网建设职工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对职工工作动态的掌控,收集职工对工会的建议,再以收集到的信息为依据调整工会的服务内容或工作方式。
        线下活动主要包含:建立企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做好推广与维护工作,及时更新工会发展动态。加强和推进“网上工会”建设工作,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工会工作新格局,运用互联网手段对工会传统工作方式的有益补充和升级,是在“互联网+”时代密切联系职工、更好服务职工的创新实践。
        为了改变工会网上工作覆盖面窄、服务手段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互联网+工会”服务职工新载体的有效方式,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打造网上工会就显得尤为重要,“网上工会”主要包括微信公众号基础功能、新媒体管理平台、省级职工网上互动活动平台。形成省级工会网上宣传支持体系;形成统一规范、功能互补、协同互助、有粘性的工会网站、微信等新媒体矩阵。通过意识转变、模式创新、品牌重塑、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切实增强职工的满意度、归属感、获得感,助推工会服务的高效化、常态化和精准化、普惠化。
        3.3利用互联网,建立现代化工会工作平台
        利用互联网,建立起现代化的网络工会工作平台是提升工作工作水平,创新工作工作方法的重要举措。通过纵横交错、联络广泛的网络,工会工作人员能全面收集企业、员工的各项动态信息,并根据动态信息对工会的工作及时作出调整。同时,工会也可以通过此工作信息平台,听取员工的真实声音,挑选有益于工会工作的信息,为企业、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另外,工会也可以通过此工作平台与企业职工开展互动,以企业员工为灵感,不断寻找工会工作的创新点,实现管理模式、工作模式的转型升级。
        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在工会组织建设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为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建立“互联网+工会”组织模式的方式,帮助企业职工维护自身的利益,将企业职工凝聚在工会的周围,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笑君,伍卓深.关于“互联网+”工会研究——高校工会如何创新工作[J].江苏商论,2018(12):140-141.
        [2]薛天磊.“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工会工作方法创新初探[J].现代国企研究,2018(22):20.
        [3]盛丽.“互联网+服务”理念下工会工作品牌创新路径探究[J].广东蚕业,2018,52(10):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