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现代化高等级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建成,公路里程的进一步增加,对公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将大大降低路面使用功能。如路面使用性能降至极限,应选用合理、有效的养护措施快速修复。在路面养护施工时,应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养护施工的效率,降低成本,全面提高路面质量,确保车辆行驶安全,满足交通运行的需要。
关键词:公路工程;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应用条件
1公路工程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条件
针对公路工程的养护,在使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的时候,一定要重点关注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首先,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当地的温度应当在10℃以上;其次,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并不适用于降雨天气时公路的养护;最后,如果公路路面有积水,或者湿度较大,就需要先清除干净积水,再使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另外,在应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原路面条件:(1)如果原路面存在裂缝,要先对裂缝进行妥善的处理,再对公路进行养护;如果裂缝在6mm以上,要使用灌缝、填充以及混合料铺设路面的方式处理裂缝;(2)如果原路面的结构遭到破坏,那么就要先进行结构修复,再对公路进行养护;(3)如果原路面有坑,要先对这些坑进行修补,再对公路进行养护;(4)针对存在15mm以下车辙的路面,要先使用超级微表进行填补处理;(5)如果原路面存在泛油现象,那么也要先对泛油程度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进行预处理,如中度泛油和高度泛油需要采取填补处理措施;(6)如果原路面存在渗水、麻面等小型病害,也可以直接进行微表处养护。
2公路工程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应用
2.1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路段总长度为147km,起讫桩号K0+000~K147+000,属于干线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路面宽度分别为14m、21m,道路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路面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如车辙、裂缝、坑槽等。为保证路面质量,必须在评价路面状况的前提下,采取微表处养护技术进行路面养护维修。
.png)
2.2施工前准备
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环节,应该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对沥青路面进行全面清洗,保证其清洁度达到要求,且待表面干燥后才能开始养护。如果沥青路面出现病害问题,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提升其平整性。一般来说,路面存在的病害问题主要包括裂缝、坑槽、车辙等。在施工开始前,需要采取措施处理病害,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部位,要进行灌缝施工。微表处技术应用前,要根据工程需要计算工程量,采用半封闭的方式进行施工,单次施工的路段长度确定为1km,以更好地降低对交通运行的影响。
2.3材料准备
微表处养护施工需要准备一下材料:第一,矿料的准备。结合有关试验规程要求,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矿料的级配,包括矿料粒径,如果矿料粒径比较大,则需要将其直接筛分,防止超粒径石料对后续施工产生不利影响。矿料过筛后,有关检验人员重点检验其含水量与级配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满足规定标准要求后,方可用于日后使用。矿料放置环节,尽可能选取干净场地,防止杂物混入到矿料之中。第二,改性乳化沥青的准备。在准备此种施工作业材料时,要全面考虑其稳定性,每隔24h需要进行一次搅拌。在应用改性乳化沥青之前,要对筛上的剩余量进行严格检测,并开展相应的试验,试验结果满足有关规定标准要求后,方可投入到使用中。第三,填料的准备。检验人员需要全面检验填料的细度与含水量,避免填料中包含大量杂质,并将其存放到干燥环境之中,防止出现结块现象。第四,准备充足的水。在实际施工环节,需要使用无毒害的饮用水。
2.4混合料拌和
按照室内试验,确定施工现场材料配合比,即集料:改性乳化沥青:水泥:水=100:11.1:2:7,保证满足施工现场要求。微表处施工,应筛除大粒径混合料时,为此在拌和施工中不得采用大粒径材料。按照相关规定,需合理设置搅拌站,要充分考虑到搅拌站和施工场地之间的距离问题,避免运输过程中混合料出现离析等情况。此外,要保证搅拌站排水设施完善,防止积水现象。待混合料搅拌均匀,所有沥青结合料均被矿料颗粒裹覆的情况下,即可停止拌和施工,一般可在60s左右控制整体拌和时间。
2.5微表处摊铺
按照路幅全宽进行放样划线,并对摊铺箱宽度做适当调整,确保施工摊铺次数为整数。按照指定宽度由路缘处放样,并设走向控制线。待摊铺机装好料之后,应与走向控制线对准,并做好摊铺箱螺旋分料器调整工作。随后操作人员应再次对所有料门高度、开度等参数加以确定,确定无误后,即可开启摊铺机,并将各料门打开,保证混合料能够喷出。为保证微表处稀浆稠度满足规定要求,在整个过程中,应做好水量调节工作。当摊铺工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还要检验摊铺工作质量,确认是否铺平。检验的重点之处可以集中在起点、终点、接缝处以及不平之处。如果发现粒径偏大的矿料,还要进行及时的清除以及填平。
2.6微表处碾压
摊铺施工后,必须碾压微表处填充车辙带,待碾压施工后,才能进行上层罩面施工。一般情况下,可根据车辙带具体位置,合理确定碾压遍数,如边缘位置设4~6遍,中间位置设1~2遍。此外,还需做好碾压速度控制工作,一般为1.5~3.0km/h,保证碾压到位,不留死角。
2.7开放交通
待完成上述施工之后,需在微表处铺筑面前方设减速标志,开放交通后,应做好车辆行驶速度控制工作,严控在60km/h以内。待质量满足规定后,即可移走各类交通管制标志。
3结束语
微表处原材料选择控制与配比设计是否可以满足公路路面基本使用功能要求,并适应摊铺施工需要,是路面微表处养护技术的关键所在,也是施工取得成功的根本;此外,摊铺机械设备使用性能、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施工现场是否将环境变化作为根据及时对技术方案进行调整,是微表处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微表处养护技术与施工方法[J].赖蓉娟.交通世界.2019(35)
[2]谈微表处工程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杨彤,梁磊,王卓.居舍.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