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5期   作者:史志明
[导读] 高速公路的隧道施工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
        摘 要:高速公路的隧道施工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很高,施工环境复杂,风险系数高,使隧道的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对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和控制要点的研究可以为隧道的施工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保证高速公路的隧道工程质量。因此,每一个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应该密切配合,对隧道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技术的严格把控,使先进的技术能完美地应用在工程建设中,保障隧道施工工程的进度和質量。相关人员也要不断进行研究、探索,使高效、可行的隧道施工新技术不断涌现、广泛推广,使隧道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所提升,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工程现代化建设进程,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一、控制隧道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虽然在公路建设工程中一直有“金遂银桥”的说法,但专业从事隧道施工的人员都知道,隧道施工条件复杂,安全性低,隧道越长,面临的突发状况就越多,危险系数也越高,这就对隧道施工的管理和技术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每次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地质、水文、瓦斯等状况的考察,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山体地质状况的不同,如果支护技术没有实施到位,就容易引发山体塌方,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隧道工程不是简单的独立施工工程,隐蔽工程较多,洞口支护、洞身的挖掘和整体隧道的排水建设等环节互相关联,环环相扣,一旦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技术没得到良好的掌控,就会对后续的施工进程造成影响。施工项目较强的关联性就要求施工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控施工技术,确保每一项目的施工质量。
         二、隧道项目的关键施工技术和控制要点
         (一)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应该认真分析隧道施工的设计图纸,严格检查施工材料,确保材料的规格、质量都符合国家的高速公路的隧道施工标准。准备齐全的施工设备,并在施工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能正常运转。钻孔空隙、大小,注浆配合比都要以施工现场调查的地质、水文、瓦斯状况为依据,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严禁自行更改、应付了事。另外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重”的施工理念,选择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组成安全小组,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培训,明确安全施工的要求。还要通过签订安全保证书的形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落实施工安全责任,从物力、人力资源等全方面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边仰坡和明洞施工技术
         隧道的边仰坡和隧道明洞的工程施工之前就要做好测量放线的工作,确保放线的位置准确,并确定好截水沟的位置。隧道分层的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对隧道进行自上往下的分层开挖。同时,在钻孔过程中要做好边仰坡的防护,利用中空锚杆施工技术来增强边仰坡的稳定性,使边仰坡的裸露时间控制在最短时间内。山体里的软石要先用风钻打眼,然后用设计中要求的火药剂量使软石软化,进行爆破开挖,在这个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隧道的沉降程度,实时监测沉降数据,保障施工工程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土方的开挖要用专业的挖掘机,与人工挖坡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为之后的隧道施工奠定坚实的工程基础。
         (三)洞口施工和支护技术
         在隧道洞口的施工中,也要按照从上到下的施工顺序分层开挖。洞口开挖的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爆破技术,保证洞口地层的稳定,先用挖掘机开挖,然后用专业公路装载机和推土机做好洞口的压实工作。

如果洞口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了特别坚硬的石头、地层,要用先进的钻爆技术,但必须要用控制爆破技术,而不能采取集中爆破的技术,避免洞口土层受到干扰危害,在完成爆破后应该做好表面的清理工作,使隧道的光面参数符合设计标准,防止洞口、边仰坡土质受到杂质影响。对钻爆技术,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引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细致的钻爆模拟,以确保钻爆施工的安全。对洞口的边仰坡也要注重防护措施,主要运用挂网喷锚防护技术,在洞口边坡坡面顶部外侧10cm处设置截水沟,再用1:3的水泥砂浆比例将锚杆和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进行紧密的联合,防止边坡受风化侵蚀或者雨水冲刷出现塌方现象。施工的过程中还要把控好隧道内部明洞和相邻的墙、拱的衬砌工作,确保它们都符合施工要求。将洞口的排水系统与洞外的排水系统连接在一起,避免地表水对隧道造成冲刷。洞口的支护可以利用热轧无缝钢管技术,选择长度、厚度以及半径合适的钢管进行管端制作,一端做成锥头,另一端进行钢箍焊接,保证钢管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都符合钢管支护技术的要求。而钢管周围的隧道钻孔必须沿钢管管壁的四周进行,保证两孔之间的间距符合技术要求,以此方便之后的注浆孔的制作工作,通过牛角泵对注浆孔进行注浆,使洞口真正做到无缝支护。
         (四)洞身开挖技术
         中导洞的开挖要在成洞面的施工结束之后,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利用开挖循环进尺的技术进行中导洞的开挖,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好循环进尺技术与围岩级别的贴合程度,如果是三级围岩,循环进尺的范围就控制在三至四米,如果围岩级别为五级,只允许循环范围在0.5到1米之间。中导洞开挖成型后要做好严密的工程检查,最后用混凝土进行浇筑,通过在拱架的对接处插接U型钢筋的技术来增强拱架的强度。左右洞的开挖要在中导洞墙壁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拱架墙壁的强度达到71%之后,可以利用两台阶开挖的技术来进行同样的洞身开挖,施工流程也是先测量,然后进行上、下台阶的测量放线,台阶钻孔、爆破、和初期支护,最后通过严密的监控检测,再进行下一步的循环施工。
         (五)隧道整体的防水、排水技术
         因为地质、水文条件对隧道施工的限制,隧道内经常会出现渗水、地表水冲刷等现象,因此必须要做好隧道施工中的防水、排水技术的应用。隧道防排水的施工可以采用结构防水排水技术,按照顺畅排水、严密预防和杜绝堵塞相结合的施工原则,根据隧道地质结构和水文结构的特点、按照施工要求认真施工,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就做好岩石内部缝隙的存水防治工作,解决裂缝产生造成的渗水现象,建设一个完整、统一的隧道排水系统,做好边仰坡、中心的水沟设置深埋工作,使地下水能及时排出,同时做好水沟内管道、设备的保暖工作,确保寒冷天气水沟里的水流不会被冰冻,从而对排水设施造成损害。对刚刚完成挖掘施工工作的隧道墙壁要进行混凝土喷涂,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好喷射的厚度,使厚度在三到五厘米之间,增强岩石的稳定性和防水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高速公路的隧道施工技术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总结了技术应用质控要点,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隧道工程施工实践来说,常用的施工技术较多,包括支护技术,开挖技术等,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复杂而且具有系统性特点,增加了施工作业的难度。若想保证技术的应用效果和质量,做好控制要点的把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做出分析。
         参考文献:
         [1] 段志刚.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2017(11).
         [2] 冯劭博.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7).
         [3]王庭.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1):32~33.
         [4]李美娘.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3):121~122.
         [5]慈刚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7):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