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时代背景下的未来城市模式构想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许婉婷
[导读] 当前城市存在诸多危机,亟需转变发展模式

         摘要:当前城市存在诸多危机,亟需转变发展模式,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新时代人们普遍崇尚个性化,“定制化”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未来城市模式的构想。未来城市人人都是设计师和生产者,具有可定制的模块化社区、定制化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全方位立体化的智能交通,并且以人为本,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关怀。
         关键词:定制化、未来城市、定制化社区、新型城市公共空间、未来交通

1.绪论
         当前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危机,如交通拥堵、用地紧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等,且城市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以至于缺乏可选择性的空间,人本关怀不足导致社会问题严峻,亟需转变当前城市发展模式,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新时代,人们普遍崇尚个性化和定制化,人人都是设计师和生产者,那么如果城市也可自由定制呢?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未来城市模式构想,未来城市住宅、景观、交通均可灵活选择自由定制,具有可定制的模块化社区、集约化穿插式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全方位立体化的智能交通,并且提供24h与全生命周期的关怀。
        
2.定制化社区
2.1可定制居住模块
         现有社区建设中存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建筑、功能、场景服务的单一化,若未来居住模块可以随住户兴趣自由定制,并自由装配,可完美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居住模块应该是模数化建造的,例如以3为基本尺寸定制宜居的长方体模块,利于多角度个性拼装;其次,居住模块应该支持自主建造,在数字时代架设一个自定义社区平台,用户可定义自己想居住的位置,想要的居住模块尺寸等,实现全数字化“生产”住宅社区;最后,居住组团应具备“生长”的可能性,模块围绕核心交通轴装配并预留拼装空间,实现居住组团向上、向四周的无限生长。
         以往社区居住、服务、娱乐功能分区明确,而未来居住组团应该是高度混合式的,一栋居住建筑不应只具备居住功能,而是多种功能的混合体。除居住模块外,穿插装配社区餐厅、社区医院、休闲酒吧、创客空间、青年公寓等模块,一定程度上实现医养结合、居家办公与娱居一体化。
2.2可定制社区环境
         未来的社区环境也是可定制的,住户可选择居住于生态型或集约型社区组团中,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生态型组团注重景观的打造,住户可按需打造宅间绿化、穿插绿化与空中花园,实现层间穿绿、处处透绿;集约型组团模块集中布置,并以众创空间等未来创新型空间为核心,同时配备综合服务核,满足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效智能居家办公体系。
         除了住宅与环境的定制,未来社区也可实现“择邻而居”。住户可选择自己邻居的爱好与职业,与当今邻里间闭门不识的冷漠关系不同,如果跟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在一起居住,那么社区一定会充满活力,未来的生活一定会非常美好。
        
3.定制化新型城市公共空间
    提起公共空间,人们往往会想起大尺度的城市广场与大规模的综合体,但这种大空间常常是威严的,没有从人的视角出发,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没有体现人文关怀。未来城市空间应该以人的活动为核心,打造小型化、瘦身化、穿插式、集约式的新型公共空间。
3.1社区穿插式空间
         由于居住模块装配的随机性与可生长性,宅间可能会形成诸多穿插式空间。小尺度的空间促使住户相互交流并拉近彼此的距离,从而使得社区更娱乐化、更亲密,住户漫步于社区中,就像漫步于十九世纪的摩洛哥露天市场。穿插式空间可布置快闪小店,这种开放式的微型商业空间构成社区中一个个活力节点,吸引住户来此驻足与娱乐交流,带动整个社区的活力。
    新型城市公共空间还应该具有多种可能性,一天内的不同时段,同一个空间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在交通繁忙的时段,公共空间发挥交通功能;在下午或夜晚交通压力不大的时段,公共空间则作为商业、娱乐空间,搭建流动商铺、街头表演舞台等,丰富社区生活乐趣。
3.2集约式空间——商娱综合体
         针对当前出现的城市用地紧张、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未来还可能出现极度混合利用的空间,即商娱综合体,达到土地集约利用的目的。商娱综合体同样采用装配式定制,并围绕核心交通轴拼装,与以往的大尺度商业中心不同,综合体通过横向瘦身节约占地,通过纵向生长集合多种功能,实现资源与功能集约。商娱综合体集商业空间、办公空间、娱乐空间于一体,且隔层布置空中花园,实现立体绿化的同时也可避免城市建筑立面过于单调。
        
4.定制化未来交通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交通一定是智能化且全方位立体化的,精准定位的无人驾驶技术与可定制班次的空中巴士或许会成为未来交通主流。
4.1无人驾驶交通
         现如今无人驾驶已经从充满未来主义色彩的憧憬变成近在咫尺的应用技术,加之窄街区密路网与开放街区会成为未来城市道路的主要形式,因此适宜短距离精准定位出行的无人驾驶车辆最有可能发展成未来智慧交通的主流。无人驾驶实现精准定位,车辆可通过智能终端智慧控制,精准定位往返路线,精准识别行驶障碍,提供安全的陆上交通环境。此外,因无人驾驶技术高效精准,未来城市道路形态可能会发生变化。首先是道路柔化,传统车道完全硬化、高容错、高浪费,无人驾驶车道将80%的路面都用作绿化铺地,实现高精准、定线化、高绿化;其次是路权柔化,传统车道路权固定、浪费,无人驾驶车道根据道路流量变化合理分配路权,例如流量少时将部分车道变为散步道,或布置流动商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使用。
4.2定制空中巴士
         未来交通全方位立体化发展,交通必将延伸至空中,开发当今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近空空间,空中巴士或许会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空中巴士应该是可定制班次的,用户从智慧终端预定班次,设定往返目的地,即可乘坐空中巴士班次快速到达目的地。空中巴士与陆上、水上交通不同,陆上交通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距离长速度慢;而空中巴士相对自由,路线短速度快,提高交通通行效率的同时缓解陆上交通的压力。
        
5.24h城市构想——全生命周期的关怀
         人是城市的核心,未来城市一定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未来城市要重视夜间经济,要打造“24h城市”,让无论何时漫步其中的居民都感受到活力与幸福。未来城市也需要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关怀:儿童对娱乐场地的要求较高,因此居住地可能更靠近游乐场等;成人需要工作因此希望居住地靠近办公场地,实现“居家办公”;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较高,因此希望居住地靠近医疗场地,实现“医养结合”。因此,城市需要考虑到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人的需求并为其打造适合其居住的环境,同时城市应兼具可移动性,居民可根据自身喜好移动到合适居住地。
        
6.结语
         未来城市模式下,居民可灵活选择城市形态,自由定制住宅、景观、空间;空间的集约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资源集约、绿享大地;交通全方位立体化运行,精准高效、无缝接驳;城市中万物互联,智能共享,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未来城市还具有多种可能性,等待你我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勇刚.浅谈未来城市与智慧城市理念的发展[J].低碳世界,2019,9(10):310-311.
[2]罗亚丹.从交通基础设施到绿色基础设施——无人驾驶城市中的柔性未来道路[J].景观设计学,2019,7(02):92-99.
[3]陈仕印. 未来城市是24小时城市[N]. 成都日报,2019-08-21(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