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李丹阳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期   作者:李丹阳
[导读] 摘要:低压配电系统的升级是目前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随着路径优化的算法升级,研究人员能够在众多自动化应用算法中找到最合适的类型。

        (国网黑龙江东宁市电业局有限公司  157200)
        摘要:低压配电系统的升级是目前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随着路径优化的算法升级,研究人员能够在众多自动化应用算法中找到最合适的类型。硬件角度来分析,随着自动化观念的普及,自动化系统的基础设施构件型号规格越来越全面。在低压配电网络中加入自动化技术有助于更好的发挥系统运行资源作用,节约能源消耗,提升低压配电系统的现代化水平。从本文对低压配电系统与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之间的组合进行介绍,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从业人员更好的理解,如何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运用自动控制系统,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精准程度。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应用
        电力系统对于支持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电力系统而言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其稳定性。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电力行业的高速普及,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更适应于当前电力行业所面临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节约资源,提高电力使用效率,精准把握各节点的用电需求,对于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改进有重要的帮助,能够更好的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的高效运转和控制管理。
        1.电力自动控制的内涵和重要性
        自动化控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和相关传感设施,以及统一的操作系统,对原有的电力工程系统进行嵌入在电力工程各节点,构建运转过程中,及时收集其关键的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中央控制节点[1]。电力工程的自动控制主要包括配电管理和电子计算机系统,两大类配电管理系统是整个配电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完成配电工作的基本构建,而电子计算机系统是基于高速网络和数据处理系统为一体的控制体系,它对于现有的配电系统进行嵌入和管理。
        2.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作用
        2.1组成结构
        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分为自动化工控机,数字测控设备,电力仪表,有源总线的机械器和自动化监控系统,除此之外还要有联系各结构的通信模块。自动化电控系统分为分层结构和分布式结构两种多功能电表采用串口式通讯方式推进控制系统自动连接项目,分散于各节点的部件组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对信息进行更好的收集和进行指令下达。
        2.2作用
        工控机是在自动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扫描分析处理,将各节点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参数进行解读,实现数字化控制,并对一些关键数据进行检测储存,以便系统中留有相应的处理记录,公控机还能够记录和直接进行画面显示,帮助控制人员更好的了解到各节点当前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变化情况,及时的将故障参数显示,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整个系统在长时间下都能处于稳定可控的状态[2]。
        数字化电力测控装置是针对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流,电压频率以及功率等数据进行监测控制的,同时对各系统的开关量进行实时监督,一旦发现系统数据波动异常,出现超过负荷的情况,就会自动对工作人员进行告警,该电力测控装置还会实时的对继电器出口和应答式通信功能进行嵌入,以实现更强的拓展性,在基础设施方面保证系统配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多功能的电力仪表不仅可以实现对电能电表的量化测量实现,对相关数据更准确的捕捉和收集,同时也能够将这些数据结果直接与系统网络进行连接,实现对系统的初级处理捕捉和上传。



        3.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力自动控制
        3.1电力故障问题的分析和高精度测量
        自动控制系统在运行状态中与分布在各节点的传感器进行连接传感器实时对当前构建运行状态参数进行传输,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比照发现其中的异常数据,如果异常数据的某些特征符合故障特征,那么就会初步判定为该区域出现了某种类型的故障,自动控制系统会加入更多的资源来进行运算,提高运算的精度和效率,具体分析是否真正出现了故障,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基于自动化数据传输和高速的信息计算能力,系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异常数据进行比对,并在此基础上确认是否发现了故障,并能根据故障参数的特征提示相关人员,可能是某种类型的故障,故障具体的发生区域起因,这样一来整个控制系统对于故障的反应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反应效率提高,一方面可以使得故障影响的范围得到最快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相关检修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在进入现场之后即可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减少反馈时间延长而导致故障,影响不断指数化升级的情况,同时可以通过自动切断相邻区域的非主要功能,实现区域故障不向外扩展,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3.2.完善的自检能力
        自动控制系统的完善自检能力是基于分布广泛的传感设施以及基于低压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类姿态的参数特征进行的经验总结,以及依附于两者之上进行的深度嵌入和针对化设计[3]。提出引进电力自动控制系统,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系统自检能力,在过去的人工检查方式中,由于对故障区域无法及时发掘,所以反馈时间较长,故障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衍生出其他危害,系统缺乏自检能力也缺乏告警能力。
        3.2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其运行的目的就是稳定高效的给各终端传输相应的电能保证电能的正确输出,虽然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网的建设规模和发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目前大多数的电力生产依然是通过损耗不可再生资源所获得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在配电网络运行过程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控制,是资源的应用效率达到最大化,这就需要系统能够对终端的用电需求,用电规模,用电特征进行及时的掌握,并进行模型推演,对各区域根据其功能特点和使用规律提早做好配合方案,并且在配电系统正常工作过程中,通过各节点的信息传输进行动态的数据更新,及时作出相应调整,确保资源供应始终能够具有针对性。
        结束语:
        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必然是未来低压配电系统升级改造的方向,通过加入了自动控制系统,能够使得电力系统的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备和调整,并且能够实时对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督管理,对特征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发现出现的故障区域和特点,点及时进行告警提示相关维修人员或者通过系统自己的修复能力来实现对故障点的清除。
        参考文献:
        [1]许智强.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9,(34):183.
        [2]吴英男.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9,(29):104.
        [3]何宁一,彭志华.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