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要点李军峰 刘毅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24期   作者:李军峰 刘毅
[导读] 本文首先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关键问题进行阐述

         摘要:本文首先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关键问题进行阐述,然后结合实际的输电线路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旨在为促进我国电力企业提高电力输送效果提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应用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问题
         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对于整体电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电力设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电力设计过程智能化程度较低、设计方案与实际电力输送情况不匹配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电力企业有效的开展输电线路安全设计,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技术应用问题
         随着社会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在进行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对于智能化、科技化的施工技术未形成足够重视,使得其施工效率低下,对我国相关电力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造成了阻碍。
2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2.1特高压输电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根据超高压输电技术进行优化改进,通过1000千伏及以上的高电压等级为各个偏远地区和用户设备输送电能,降低了传统输电技术的局限性。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与优势,能够节约在输送电能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线路受损情况,输送过程快捷,同时在保护环境相关能源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电气企业运行成本。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改进,特高压输电逐步形成了联合性的电力系统。
??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输送条件不同将输送方式分为两类,即高压直流输电和高压交流输电。不同的输电方式导致供电电压的级别不同。此外,特高压输电技术在进行输电时,供电电压等级不得低于1000kV。针对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主要有机外绝缘技术、电磁环境控制技术、高压稳定性仿真技术等。
2.2柔性输电技术
??柔性输电技术可以从技术类型上分为直流柔性和交流柔性,电力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力检修情况,进行选择应用。其中交流柔性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功率、大容器的电子设备检修过程中,能有效提升输送电能的质量,减少输送过程中故障的发生。柔性输电技术能够根据实际故障情况,及时调整电力系统的相关数据,为电力系统长期平稳运行提供保障。虽然柔性输电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柔性输电技术在我国电网输电检修中应用较少,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2.3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
??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的核心技术在于“紧凑”,通过多根分裂导线的应用,使每一根导线的位置进行优化,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改善电力的结构。智能化技术在电网输电检修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能够帮助减少线路之间的输送距离,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目前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在我国多个城市中得到有效应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天津的智能电网系统。天津智能电网系统通过对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将线路之间的距离降低,同时减小线路的占用走廊效果,使得线路运行更加紧凑和密集。虽热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仍存在诸多缺陷,但是它在我国电网智能输电检修过程中作用明显。
2.4 新型智能专家系统
         新型智能专家系统是将国内相关智能电气设备领域专家知识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化智能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将电网输电中发生的故障输入到专家系统中,系统根据丰富的知识储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划分故障类型,提出故障解决方案。工作人员根据解决方案能高效的解决出现的故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专家系统还能与相应的电力运行设备进行连接,对电力设备的运行参数实时记录并存储,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防患于未然。这种专家系统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和可视化,大大释放了人力,为企业节约了人工成本。

因为智能专家系统是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为运行基础的,所以在解决电网输电检修过程中更加科学性和高效性。除了对电力设备故障进行检测外,还能应用在对电力运行周围的环境、电气火灾条件等监控中,加强对电网系统的整体把控,综合提高电力运行安全。具体的智能专家系统可以被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变压器的评价。变压器是电网输电过程中的核心部位。电力整体输电运行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直接取决于变压器设备状态是否优良。传统的变压器评价技术已远远不能顺应目前电网输电运行对于电压器的要求,运用智能专家系统来评价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就是其价值的体现。
         ②变压器故障诊断。影响变压器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很多,如时间、温度、电流量等。变压器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对电力运行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相关操作人员伤亡等情况出现,严重损害企业利益。因此,利用智能化专家系统能加强对变压器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维修和故障减少的研究,不仅能提高相关电力设备运行效率,还能节约电力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运行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③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线路故障是电力输电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一般表现为设备线路短路或开关跳闸等。输电线路故障的出现会对相关电力设备的运行、控制效果等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电网运行系统无法工作。
2.5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输电过程中,光纤通信技术是智能技术的突出应用代表之一。光纤通信技术能将所传递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激光器发出光束信号,将电信号输送出去。由于光纤通信技术具有更加高速的光波频率,所以光纤通信技术比传统的通信技术的电能容量更大,输送效果更加快捷。并且光纤表面有石英结构的绝缘保护层,会产生更低的电能输送损耗,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光纤通信数据传输的有效时长,减少外部环境对其腐蚀和破坏。现代化光纤通信技术的信号传输过程被严密的光波导结构限制,增强了电力传输效果,避免其他信号的负面干扰。该技术能够在电力系统的各种输电技术中得到良好应用,比如超高压输电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等,降低传统输电技术的局限性,促进在输送电能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节能,降低线路受损情况。比如针对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其核心技术在于“紧凑”,即多根分裂导线的应用,使每一根导线的位置进行优化,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改善电力的结构。智能技术使得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中各个线路之间的输送距离和速度更加快捷,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2.6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在整体智能输电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电力输送数据、电能数据、电压数据等,这些复杂的数据对于电力系统输电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对输电过程中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比如在特殊地区安装无线通信传感器,实现对智能输电网的动态化监测。除此之外,还可以因地制宜的选择其zigbee技术、蓝牙技术等,提高输电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高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中的电力输送效率和安全,相关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对于电力输送过程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应用现代化的智能施工技术,不断提高电力输送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科学性,为我国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庄炜维. 浅析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8(12).
[2]唐大为. 关于电网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6):168-168.
[3]肖丽春.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2).
[4]李俸祺. 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解析[J]. 建材与装饰, 2019(16).
[5]李庆森. 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1).
[6]路万朋. 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J]. 名城绘, 2018(1):198-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