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下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基本,以学生为核心,促使学生综合进步及发展,这也是学校少先队工作中的关键所在。本文深入分析及探索了开展小学少先队活动的有效方法及意义,为举办少先队活动提供指示意义。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兴趣培养;课程革新;辅导员
少先队可根据事先制定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专题活动,进而对少先队员实行行之有效及目的性强的教育活动。活动规模一般不受约束,不过最好人数设置有一定的上限,因为参与人数越少,队员的亲身参与性越强,每一名少先队员可以针对性的得到有效的训练。
一、举办小学少先队活动的价值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进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教育对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展望,为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少先队需要紧密结合新课程革新的脚步。所以,少先队要创新性、针对性地开展相应活动,活动深受少先队员的热爱是每一名老师都应积极探索的方向。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只有变更固有的工作策略及方式方法,创新自身思想,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实施少先队工作,凸显本校优势及特点。
少先队员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21世纪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及创造者。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校园生活的丰富性,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素养及思想道德水平,所以,开展少先队活动意义重大。
二、举办小学少先队活动的有效方法
我们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在现有的有限资源中发现更多可用的资源,进而高效举办少先队活动。
(一)从学校实际着手,挖掘地方资源
我们要善于发现特色化的教育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特点鲜明的少先队活动。针对学生喜欢玩的本质,学校可以在活动中加入游戏,如针对端午节吃粽子、清明扫墓等习俗开展有较强教育意义的少先队活动,会得到少先队员的推崇及热爱。将实践课融入新课程中可以为少先队活动举办提供台阶,有利于提高活动的广度及深度。从实际出发,可让少先队员协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与农作物交流,去田间观察实践,学习农作物的知识,从中体会少先队活动的意义。为了促进少先队员的爱国爱家情怀,促进其综合发展,可指导少先队员开展参观家乡活动。在此之前,老师可针对性地制定有关线路,起到引导少先队员探索目的,并在中间进行一些必要的讲解,促使少先队员理解的深入。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少先队员感受家乡美丽景观的同时,体会家乡的不断进步。参观完成后,老师可组织少先队员发表此次活动的感想及对家乡的领悟,促使其更有效地了解家乡。
(二)筑爱留守儿童,实行有效帮扶任务
学校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贫困生及留守儿童。小学少先队要针对这一情况有序开展活动,帮助扶持该特殊人群的茁壮发展,所以,学校少先队要充分发挥统领组织的功效,鼓励所有力量投身于筑爱学困生及留守儿童的工作中。
由于留守儿童存在各种生活、学习的困难,且他们缺乏亲情及陪伴,与他人沟通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少先队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学习教育、情感陪伴、生活帮助、安全保护”等多样性的活动,使得少先队员可以一对一地帮扶留守儿童,解决其在生活及学习等方面的困难,培养其自立自强的人格及与人沟通能力。
(三)加强少先队活动的服务意识,促进全面实践水平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的少先队活动不仅仅要脚踏实地地举办,建设和谐机构,还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力,发挥其服务本质。少先队活动要紧密结合及使用社会化教育资源,促使队员参与到更多的社会活动中去,从中汲取知识,增长能力,提高适应水平。注重活动育人的功效,促进少先队员团结合作、自强不息、自尊自爱的优秀品质,并全方面提升自身的水平。同时,倡导少先队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开创校园新文明,促进学校教育发展。
(四)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性,成为课堂的核心
我们要充分塑造少先队员的应变水平及实践本领,发挥其主体性,让少先队员成为阳光体育活动课的主题,积极发挥其无限潜力,在实践中探索。通过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促进少先队员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及热情,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少先队员自己的活动课,阳光体育活动课可有效提升少先队员的主观学习意识、创新能力,促使少先队员积极合作,寻求有效方法策略,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无压力地投入到活动中,展现自身的特色。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及创造力,还能充分发挥其主观地位,在活动中获得满足及成就感,提升自身的信心。
(五)科学制定节目,加强少先队员的参与热情
少先队员在阳光体育活动课上,需要提前对体育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程设置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参与,更应关注少先队员的积极性,只有对体育活动产生充分的热情及兴趣,才能更好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中。所以,我们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发现少先队教育活动的核心及重点,针对学校的特色及学生的心理、生活、学习及安全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促进少先队员投身于活动的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都能充分展现自身的风采,进而促进学校少先队活动的稳步发展。
结论: 总而言之,少先队发展与生活及活动紧密结合,教育培养少先队员的最核心方法及策略即是开展有效的活动,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特色及最根本的组成内容,一所优秀学校的发展与专题活动的举办是分不开的。选取合适的时间举办活动也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成效,促使少先队员在实际活动及生活中学习知识及实践经验,促进队员综合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少先队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邱红霞.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7(03)
[2]论利用少先队活动推动少先队组织教育[J]. 范留琴,吴霞红. 成才之路. 2019(31)
[3]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与少先队活动课程优化策略[J]. 柯英,高瑞芳,郭学行.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7(02)
[4]论现代荣誉观及当代少先队员荣誉感的培养问题[J]. 卜玉华. 少年儿童研究. 2019(12)
[5]新时代优秀少先队员成长的逻辑、机制与经验[J]. 刘东海,杨迎春,孙婕.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04)